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保护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对于传承地域文化和村落肌理特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阳泉市辛庄传统村落为例,分别从村落选址、总体布局、街巷以及公共空间、院落组群四个方面分析了辛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对空间形态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辛庄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提出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空间是村民生产和生活的集合,它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也是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作用的结果。本文以萝卜寨为例,从村落形成环境、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建筑布局特色三个方面建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认知分析方法,解读羌族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是地域特色文化和乡土建筑风貌的重要载体,其空间形态是人与地域环境长期互动交融的结果。湘西地区自然资源丰厚、民族文化多元,选取湘西地区传统村落为样本,基于ArcGIS空间分析、空间类型分析等,提炼分析湘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和普适性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解析村落山、水、林、田、宅空间格局,空间结构,空间组织和建筑群体组团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湘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在地性表达模式,构建空间形态特征图谱,深化对传统村落的认识,为传统村落在地性保护与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村落空间形态诠释着乡情、宗亲、落叶归根等民族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通过对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因果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应立足于维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乡土重建.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我国开始研究与发扬古村落文化,传统村落发展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与传统文明的不断进步。传统村落展现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风貌,同时反映出村落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从空间句法的角度,运用数字化分析对大梁江村落的空间形态进行梳理,包括村落公共空间形态和建筑功能与空间构成的关系,得出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及空间结构与人类的行为活动和建筑所具备的功能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安徽建筑》2019,(10):28-31
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地域文化和哲学思想。文章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以休宁县祖源村为例,从水口空间、街巷空间、广场空间和居住空间四个方面,分析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以及徽州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提炼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传统村落正面临着风貌特色消失、传统文化遗失等问题,在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营造与发展策略,以文化空间为着力点带动传统村落发展,保护传统村落特色风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通过解析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基本内涵、文旅融合与村落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当前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屯村为例,从整体格局、节点、建筑三个层面识别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针对其现状问题提出空间营造方案,并围绕文化空间的功能结构打造、多方主体参与、提高文化空间输出三个维度提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发展策略,以期营造出能够满足村民需要与游客享受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福建西部(简称闽西)因客家的聚居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是在客家文化和闽西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所形成的物质空间,对其进行研究可填补福建传统村落区域群体类型的研究空白,并促进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区域保护与利用。【方法】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空间分维值和边界形状指数2种空间形态分析方法,通过民居类型、地形坡度、海拔高度、河流特征、村落空间、村落形态等村落特征信息,对闽西138个客家传统村落进行群体性研究。【结果】发现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呈现地理空间分异状态。并从3个方面进一步揭示客家文化与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的关联性:村落对自然环境空间的被动适应体现了迁徙属性;村落空间的高致密化体现了移垦属性;村落形态的强凝聚性体现了宗族属性。【结论】揭示了客家文化影响下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和形成逻辑,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推动福建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区域群体保护的发展,并构建一个均衡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化冲击下,作为乡村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的传统村落在空间形态、功能组织与文化传承方面均面临着剥夺和衰落的风险。该文引入织补理论与共生理论,基于尼巴村现状肌理缺乏协调、功能空间破碎、交通系统割裂、历史文脉延续性差等问题,从村落肌理识别、织补要素提取、分层织补修复三个层面展开传统村落共生路径探索,以期为同类型村落的共生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蒋明凯 《住宅科技》2021,(2):45-47,62
桂林漓江流域分布着一批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选取四个传统村落,采用空间句法对村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空间形态间的差异性,为地域性传统村落的分析研究提供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场空间是村落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体现着村落的规划思想及空间格局特色。本文以北京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广场空间的形态、功能文化及活力进行横向比较研究。从物质空间角度解析广场空间的可达性、形态特征、空间尺度及构成要素,分析传统村落广场空间场地环境本身的构造规律。按照功能及文化特征分为入口广场、社会广场、生活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四类。通过分析使用者在广场空间中的活动表现,探究传统村落广场空间与村民现代公共生活的适应情况,进而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传统村落广场空间改造优化,以实现空间的物态传承更新、人气蓬勃兴旺。  相似文献   

12.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结构是村落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它作为村落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村落的空间形态.文章以血缘型传统村落光村为例,把家族结构与村落空间形态两个系统要素进行关联性分析,探究家族结构与村落形态在空间维度的耦合与时间维度的变迁关系,揭示家族结构对村落的内部结构网络以及村落空间肌理演变的影响,希望为主姓家族传统村落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一种新的解析途径.  相似文献   

13.
干晓宇  胡昂  唐静 《华中建筑》2020,38(1):101-105
了解族群文化对其生活空间形态的影响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前提。该文以滇西地区最大的回族村落——永平县曲硐村为研究对象,以其族群文化内涵及村落空间形态为研究重点,从村落历史溯源中寻找族群文化的根源,并从村落物质空间形态中发掘族群文化的影响痕迹,探讨族群文化与村落空间形态的关系。结果发现,曲硐村族群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对村落的形态结构形成了显著影响。将村落结构中的文化内涵抽象化和符号化,是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村落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的景观文化基因承载着村落方方面面的历史,是村落地域性景观文化的载体,在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鄂西复杂的山丘地形孕育了许多优秀的村落文化,也让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较好保存下来。以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的土家族传统村落鱼木寨为例,通过对鱼木寨景观基因的挖掘提取,总结了鱼木寨传统村落生态环境、聚落格局、公共空间和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景观特征,并提出了公共空间保护和更新的可持续性策略,为鄂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构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村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存留着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保护价值。本文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以贵州黔东南地区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五批共409个传统村落为数据来源,以民族类别作为主要依据,将该地区传统村落划分为5类,并从民族、水域、交通3个因素分析其对黔东南传统村落分布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承载空间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研究了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承载空间,从功能属性上,将其分为仪式空间、教育空间、表演空间、商业空间、生产空间以及生活空间六类。此外,从形态上,将其归纳为微观、中观、宏观三层次以及点状、线状、面状三种形态的空间特性。据此,提出了社区营造,延续承载空间文化内涵;整体性保护,梳理承载空间的组成;原真性保护,维护承载空间的形态的保护思路与措施关键词 传统村落保护;非物质文化;承  相似文献   

17.
《华中建筑》2021,39(4)
传统村落形态研究一直是古村落保护规划中的重点内容,近年来空间句法被广泛应用于传统村落形态量化研究方面。以赣闽浙三省交界边贸型古村官溪传统村落为例,梳理其历史文化脉络及价值;在此基础上,采用轴线分析、视域分析、凸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官溪古村的全局形态、传统街巷、院落空间内部等三个尺度进行量化分析,对其功能特征、形态特征、社会特征作进一步剖析与验证,有利于揭示官溪古村的形成机制,为构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量化体系研究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18.
选取黄土高原地区陕北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基础,明确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基础特征,提取 与村落空间形态密切相关的八个特征项,借助 SPSS19.0 分析其相互关联度,得出该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各相关特征与地形地貌关系 最密切的结论。基于此,以村落所处地形地貌为划分依据,将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为河谷川地型、坡麓台地型、梁顶坡地型 三类,分别对其空间形态的五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归纳其空间形态特征,并探析清涧河流域地域环境特征与村落空间形态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的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的存续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在当代全球化与城镇化进程的综合影响下,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基于福建省漳州市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本文以文化变迁为理论视角,从其时间维度下的历史脉络、空间维度下的驱动因素与复合维度下的机制博弈三个方面入手,系统地解析了建国后漳州传统村落演变的时空特征与内在机制,期待为传统村落理论系统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是特定区域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缩影。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正面临着风貌消失、地域文化特色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1。街巷作为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内的支撑框架,既是当地村民生产生活、交通往来空间,也反映了当地传统村落整体空间风貌特色和历史文化。因此街巷空间形态的研究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