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视媒体介入旅游从而所产生的互利影响,不仅是当下休闲文化发展的一种现象,更是旅游和影视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和新形式.历史文化旅游和以历史文化为题材的影视媒体,具有共同的文化特质,都以历史文化作为开发资源,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2.
庞博  李天成 《包装工程》2021,42(4):224-230
目的 通过城市IP形象的设计解决国内城市形象"千城一面"的现状.方法 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结合赤峰市旅游定位、地域特点等,对IP形象进行精准设计和规划,为构建城市旅游IP形象,助推文化旅游发展作出贡献.结果 当今人们正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城市旅游IP形象是知识创新的产物,它既是对一座城市内在文化的抽象化展现,又是对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具象化表达.通过对赤峰市城市旅游IP形象设计总结研究,得出了IP形象设计的"5C原则".结论 城市旅游IP形象作为城市形象认知物,在代表城市个性、体现城市调性的同时,又蕴藏着城市文化旅游的核心价值.城市旅游IP形象时代的到来为助推文化旅游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民宿是大众旅游时代市场需求多元化的现实体现。作为一个新兴住宿业态市场,民宿满载着浓浓的乡情,通过自媒体、美图、美文的传播,演化为一种城市人向往的生活;另一方面,住在当地人家里,通过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深度体验当地文化的旅游方式吸引着众多游客。民宿赋予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民宿,游客既可以选择体验古老的乡土文化,也可以选择具有现代时尚气息的文创空间。  相似文献   

4.
任莉  陈洁伊 《包装工程》2019,40(24):345-351
目的从全球范围来看,具有文化地标形象的世界中心城市在旅游文化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针对这一现象,期望在打造京津冀地区三位一体的旅游文化地标、树立京津冀区域代表性文化符号和专属标签等方面寻求设计思路与研究方法,从而响应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方法通过对京津冀区域文化脉络进行挖掘和梳理,依托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并从天津地域文化创新的优秀案例入手,探究旅游文化地标构建与树立区域文化新格局的内在联系,关注其设计开发潜能和经济价值。结论京津冀旅游文化地标的构建在于从文化性、关联性、全局性等角度出发提升整体区域形象,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强化人们对京津冀城市的识别度,从而搭建三地交流平台,形成优势资源互补,激发文化创意产业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凌云 《包装世界》2013,(2):85-87
城市的公共交通展现的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而公共交通中的公共艺术呈现的则是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交通公共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门类。本文面向地铁在空间、受众、运营等方面的特性,综合分析,从满足审美、空间调整、城市文化、强化场所、调动互动方面提出了地铁公共艺术的功用性框架。同时结合杭州这座文化积淀深厚的旅游城市新近开通的地铁中公共艺术墙,进行了案例分析,试图探索一个理论框架指导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庙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文化之一,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与一般的风景名胜景观相比,庙会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质,具有时令的确定性,空间的结节性,主体的广泛性,内容的复合性和精神上的慰籍作用等特点.并且指出在开发庙会旅游产品时,艺术设计无论是作为一种创意思维还是一种包装方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视野下的宁波旅游纪念地图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超  高晨晖 《包装工程》2014,35(24):104-107
目的从宣扬城市文化的角度提升宁波旅游形象。方法挖掘宁波城市文化的商贸特征,再结合艺术设计的形式法则和技术手段,运用图形化的语言,设计出直观典型的宁波城市旅游纪念地图。结论城市文化的旅游纪念地图是游客了解一座城市面貌和地域风土人情的有效手段,是当地百姓回顾城市历史时寻求情感共鸣的现实载体,是城市旅游业运用设计手段提升行业规范的有力途径,是运用图形方式宣传城市的直观方法。以宁波旅游纪念地图设计为例,为城市旅游形象推广及旅游纪念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8.
李红超  王昕宇  李维钰 《包装工程》2021,42(12):263-271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旅游纪念品的符号开发与设计策略.方法 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旅游纪念品现状进行调研,同时引入符号学的观点,提炼北京地区的特色旅游文化符号,并对北京地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结果 北京地区旅游纪念品设计应把握市场性、文化性、系统性、创新性、艺术性、实用性和绿色设计的策略,通过创新不断提高北京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水准,为游客带来更佳消费体验的同时,不断推动北京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结论 北京旅游纪念品设计应通过对城市文化符号的提炼,将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充分展现出来.在设计研发时应制定合理有效的设计策略,建立完善、具有系统性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艳婷  王楚崴 《包装工程》2019,40(22):270-274
目的通过对唐山工业遗产文化的调查研究,提出全媒体视觉传播下的工业遗产旅游推广策略研究,以此来提升民众对工业遗产文化的认知,并推进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方法根据唐山不同时期工业遗产的发展进程,总结城市工业遗产的相关特征,以多媒体化与全媒体化为传播媒介,用全新的旅游推广模式引导人们进行互动,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更深层次的工业遗产价值理念。结果形成了具有鲜明唐山工业遗产建筑特色与科技价值的视觉文化,以智慧城市为落脚点,通过多方面的思考,研究出了一种紧随当下时代发展的新型态服务设计,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结论以全媒体视觉传播下的唐山工业遗产旅游推广策略为研究导向,通过传承城市工业文化、宣传城市品牌形象等有效策略,为唐山乃至全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决策。  相似文献   

10.
锦州城市旅游工艺品资源创新研发之文化解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杨晨 《包装工程》2014,35(8):109-112
目的研究锦州城市特色文化在锦州旅游工艺品资源创新开发与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引入具有代表性的锦州满族文化及海洋文化两大区域主流文化资源,对旅游工艺品创新研发中的图案、材质、形质等设计元素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对其设计应用进行解读。结论提出了城市旅游工艺品需要地域化、品牌化、开放化、时尚化设计;文化的交融、碰撞、对接为城市旅游工艺精品品牌开发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其地域性的文化资源将促进旅游工艺精品对城市商业文明品牌的重识与再造。  相似文献   

11.
一种适用于成都市内旅游线的悬挂式单轨车造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晨  支锦亦  向泽锐  徐伯初  董石羽 《包装工程》2016,37(8):126-129,177
目的对适用于成都市内旅游线的悬挂式单轨车造型进行设计研究。方法以成都的轨道交通现状为基础,分析交通与城市旅游的关系,对适用于城市内的几种轨道交通型式进行比较,明确了每种型式的优、缺点;然后将车辆造型与城市地域文化元素相结合,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旅游线轨道交通车辆造型设计。结论得出悬挂式单轨车更适合用于城市内的观光线路,并提出在成都市内几个重要旅游景点间建设一条悬挂式单轨旅游线路,以成都元素熊猫为题材,设计出一款具有成都地域特色,适合市内旅游线路专用的悬挂式单轨概念车。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这句广告语很简练的诠释了兰州拥有便利的交通以及富饶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是相辅相成的,旅游产品是旅游所在地的一张名片,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也是间接推广其影响力的一种方式。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分析,通过对兰州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的介绍,并结合兰州本土旅游产品案例分析兰州旅游纪念品包装的现状,旨在进一步了解兰州地域文化、分析旅游纪念品包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随之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完善,吃饱穿暖不再是人们的唯一追求,取而代之的吃好喝好玩好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旅游就成为人们精神追求的表现之一[1-2].青州市作为山东省潍坊市下辖市,它曾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荣誉称号,青州市是有着古老的乡村文明的城市.盲盒事实上是一种没有任何样式提醒的、纸盒包装成的精美礼盒,盲盒潮流深受年轻人和动漫爱好者的喜爱,从泡泡玛特爆红开始,盲盒热度便一路飙升,去年以盲盒为代表的潮流玩具已达到千亿市场[3].积极探索新方式,希望能将古老的乡村文明更好的融入新兴文化中,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品是对本土文化的高度概括,对传播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横向以泰国旅游产品为参照,泰国旅游产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采用本土的文化元素、材料和民间工艺;纵向以重庆码头文化调研分析为依据,重庆码头文化具有生动、诙谐、鲜活、世俗等特征.充分挖掘重庆本土资源,构建本土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策略,抛砖引玉,从而带动国内庞大的旅游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5.
张力 《包装世界》2005,(3):74-78
中国的园林设计发展经过了漫长的阶段,而其中的水景设计则是历代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3000多年的沿袭,发展成了一套传统而独具个性,着重强调自然山水景观特征的体系.它提炼和再现对自然形态的表现,突出"虽为人开,宛如天成"的意境.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与东西方文化与技术的交流,水景的设计与应用更加广泛,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设计者只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国外的水景设计,忽略了本地的环境特点与民族文化内涵,使得水景景观不伦不类,与周围环境大相径庭.本文从东西方水景设计的形式,继承和发展入手,探求当代城市水景设计的形式与文化内涵,以求创作出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水景作品.  相似文献   

16.
《设计新潮》2014,(2):42-43
曾经主持过”灵山胜境”、内蒙古“阿尔山.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稻城亚丁文化生态旅游区域等文化旅游项目的文化生态社会独立学者刘建华.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项目规划经验。他以“文化生态学派“为主张·强调文化生态在城市规期中的重要性·强调城市的文化性、生态性、系统性。在兴元新区项目中.刘建华担任了文化规划与文化设计总统筹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李白文化对绵阳市来说是极其珍贵和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李白文化进行充分的、有深度的挖掘,将李白文化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已成为绵阳市扩展旅游市场和打造优质旅游品牌的突破口和重要策略。当前李白文化旅游开发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发李白文化旅游资源。对做大做强绵阳市旅游产业,对推动绵阳城市发展和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翔  何人可  季铁 《包装工程》2022,43(16):380-384
目的 研究我国海洋城市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路径,促进我国进一步向海洋强国、文化强国发展。方法 概述海洋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及目的,分析我国目前海洋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若干瓶颈,运用文献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法,对韩国海洋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进行分析,借鉴其发展经验,研究出适用于我国海洋城市文旅融合的战略路径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结论 合理规划海洋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我国海洋城市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深化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打造我国海洋旅游城市的文化品牌,扩大对我国海洋城市旅游发展的投入和宣传,加强国际文化旅游的交流与合作,是我国海洋城市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煜 《中国科技博览》2012,(10):118-118,129
一个旅游城市的文化所形成的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文明好客的城市居民、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对突出旅游城市的特色,提高旅游城市吸引力,实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衡阳市拥有着自己的本土特色文化——湖湘文化,所以为了实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本文就衡阳湖湘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市民素质决定着一座城市的现实发展水平,同时也决定着城市的未来追求和发展走向,决定着城市形象的创新.承德是一座旅游城市,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市民整体素质的关系极为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