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北 《中国生漆》2011,30(1):44-47
以台北故宫、台湾文献馆和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为代表,本文向读者举例详细描绘了台湾漆器典藏的特点;通过对台湾漆艺专题场馆、漆艺教育、漆艺创作、漆器企业与私人工坊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介绍了台湾漆艺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漆》2017,(4):32-36
作者在台湾艺术大学访学期间,通过田野调查,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台湾漆艺发展近况,在前辈学者对台湾漆艺的历史、漆艺家及典藏机构介绍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研究。文章结合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文创理念,深入分析了传统漆艺在台湾的传承与精进、生活工艺导向、品牌化与时尚化、工艺文化的大众体验与传播等多元化路径,工艺生活化,生活工艺化的产业目标使得台湾漆艺形成鲜明生活化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进而阐述了海峡两岸加强漆艺的交流与合作对复兴中华漆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漆艺历史悠久。从国内其他省市漆艺术发展的进度和高涨气势比较来看,云南漆艺术氛围还尚未成形,从事漆艺创作的人员也甚少。具有彝族古老漆艺文化历史的云南,在漆艺发展方面不仅存在着丰富的底蕴,而且有着一定的可塑空间和现有可发展资源。本文针对云南当前漆艺已有的现状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发展的建议和看法,供漆艺爱好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漆》2017,(1):10-15
朝鲜半岛自古便是东亚的漆艺重地之一,与中国、日本一道成为远东最为著名的漆艺输出国。三地之间的漆艺技术又互相交流传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有别于集大成于一身的中国漆艺,朝鲜半岛特别在螺钿镶嵌方面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成就了其悠久而富有地方色彩的螺钿漆艺传统。通过比照相关的文献资料与出土文物,可以看到朝鲜半岛的漆艺在不同历史阶段中逐渐塑造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长北 《中国生漆》2011,30(2):40-43
本文按艺术风格的不同,将我国现代漆器归为七大类,分类介绍其历史沿革、工艺特色、漆艺名人。  相似文献   

6.
长北 《中国生漆》2010,29(2):38-43
本文按艺术风格的不同,将我国现代漆器归为七大类,分类介绍其历史沿革、工艺特色、漆艺名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生漆》2015,(1):30-35
大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纷纷走上艺术化的发展道路。就漆艺而言,传统漆艺并未如现代漆艺一样,依照学术分科思维来对平面漆艺、立体漆艺等加以区分。在古代中国,漆一直与器密切相连,并植根于礼乐文明,以此来延展自身的发展空间。所谓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漆艺髹饰了中华文明的律动,而器用为本更是道出了漆艺乃至整个工艺文化传承与沿革的密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文化、生产及至人们的思—行方式都将面临深刻转变。文化环境与礼仪空间的更化,匠人营国与艺术家创作间的身份耽溺,手艺之魂与工业化生产中的因缘和矛盾……这些久于中国工艺发展历程中徘徊的议题都将纷至沓来。籍此,本文提出品级化的理念,探讨当代漆艺文化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文光 《中国生漆》2009,28(2):40-42
髹漆文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漆艺为中国传统技艺瑰宝,漆艺髹饰文化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漆》2016,(2):16-25
作为与中国一样具有悠久漆艺历史的日本,在东亚漆艺文化圈中举足轻重。自绳文时代起至今七千多年,日本漆艺在吸收外来文化与技术的营养下逐渐发展出了自有的特色,并且享誉世界。有关日本漆艺发展历程的中文论述,已有诸家作过不少译介和研究。本文便在诸前辈学者的研介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一些新的发现和成果,对日本的漆艺历史以编年的方式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长北 《中国生漆》2012,31(1):40-42,49
本文按艺术风格的不同,将我国现代漆器归为七大类,分类介绍其历史沿革、工艺特色、漆艺名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漆》2017,(4):40-42
本文根据学习金漆镶嵌时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从过敏、审美、记录和文献整理等角度对目前漆器技艺传承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今后漆器传承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生漆》2019,(4):13-16
随着"大漆"这一媒介在当代艺术中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漆画在绘画界中越来越重要的前提下,通过分析中国当代漆艺的发展历程,研究世界当代艺术家们如何利用"大漆"这一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并且在这一背景下结合笔者的漆艺创作,利用波普艺术的手法,试图探索一条漆艺创作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3.
江文 《中国生漆》2011,30(1):41-43,53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民族,中国古代漆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美术史、工艺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曾经是中国人观照自然、器以栽道的传统艺术,在20世纪文化主流化进程的迅猛变化和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正面临着形式与内涵观念的缺失、异化,如何能使漆艺创作在当代语境之下寻求和建构当代价值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漆》2017,(1):1-9
在漆艺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民间力量总是毫不退让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从晋商沃土到河东大地,每一种漆艺的表达方式,都牢牢打上属于各自的烙印,这既是地域选择的必然,也是历史选择的必然。作为山西漆艺与漆画的见证者及参与者,作者在全文回顾了山西传统漆艺与漆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漆》2016,(2):30-34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过程就是不断当代化的过程,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的弘扬,重要的是结合现实形成潜意识的当代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启迪产业化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研究漆艺的发展历程,从中发现漆艺产生的成因,结合现实经过走心的思考立论。根据社会民众的需求,选用社会可提供的资源,巧用科技生产力,创造性地发展漆艺。让漆艺适用于产业化,服务于生活化。逐步形成新时代人文元素特色的漆艺文化业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漆》2015,(1):39-44
本文探讨了自建国以来我国生漆市场在经济体制、产销量、出口、价格、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广东地处五岭之南,自古便是岭南一地的核心区域。早在汉代以前,广东所出产的漆器已十分精美。历经2000年的发展嬗变,广东人以其兼容并包、融会贯通的艺术创新精神,得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域色彩的濡染,逐渐形成独树一炽的岭南漆艺术,成为中国地方漆艺谱系里的重要一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七十年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朱漆木碗为研究对象,对朱漆木碗的挖掘过程、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等进行阐述。朱漆木碗反映了中华远古先民对大漆的性能认识、使用探索和审美意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杰出智慧。研究朱漆木碗,旨在启迪大众传承传统大漆文化,实现对传统大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进一步坚定中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生漆》2016,(2):35-40
漆画做为新兴画种,一直没有形成自身稳定的参照体系和评价标准,存在一些对已有图像复制模仿的问题。本文希望从传统漆画中找寻依据,以绘画的最基本单位——线,作为出发点,探索属于漆画独有的形式。文章从线的重要性,线的造型规律和漆画用线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证,并结合漆画界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作品,再通过个人实践探索,梳理和总结线在漆画创作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线的自觉运用,在模仿的基础上,寻求绘画写意性的突破,对漆画的发展成熟将有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论东亚漆艺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艺文化是最能体现东亚文化特质的样式之一。从古至今,东亚的漆艺文化交流源源不绝。本文以中国为视角,考察东亚漆艺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历史,将其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提出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并对每个阶段状况作以概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东亚漆艺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