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通过对竹原织物及其他四种麻型织物的KES系统的评价结果与消费者的感官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研究KES系统的评价结果用于新产品开发的参考价值。发现主观评价对不同感觉的评价方法很难进行统一,可作为产品的生产和买卖过程中的参考。但数据可比性差,很难与生产结合以改善织物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用羊毛脂对其进行整理,以FTT织物触感测试仪中触感等级为表征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并探究了整理工艺中羊毛脂浓度、助剂浓度、处理温度对表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苎麻织物综合触感等级随着羊毛脂浓度、助剂浓度、处理温度的增加而提升。当羊毛脂浓度为10g/L、助剂为0.5g/L、处理温度为80℃时,其测得平滑等级为5、柔软等级为4、综合触感等级为5,整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5.
6.
苎麻作为中国一种特有的天然纤维作物,苎麻纤维因其独特的吸湿透气等舒适性能和抑菌防霉等功能性而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领域和各类纺织卫生保健用品.同时,因为纤维结构刚性较大,与人体接触时会感到刺痒,通过对苎麻织物刺痒感的系统评价,对改进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9.
织物悬垂性客观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研究了动态悬垂旋转速度对悬浮垂性影响的理论方程,并得到实验验证,提出表达动态悬垂活泼程度的指标,同时,对织物悬垂形态参数进行主因子分析,得到表达物悬垂美感的综合指标,因子得分图的使用,可将100种织物样品进行分类和鉴别,为客观评价织物悬垂美感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证明了用客观评价方法预测人们对织物的主观感受的可行性,论证了表面纤维的形态对精纺毛织物触感的重要性。为了量化表面纤维的形态,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开发了一套测试分析外层纤维的技术,该技术还可以确定纤维的集合长度(lA)。通过计算织物厚度的平均偏差可以得到织物的表面几何粗糙度(SMD)。织物的主观评价由20人完成,根据参考试样定出9个分值尺度。在客观评价21块织物表面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织物柔软度和温暖感的判别函数,并用另一组10块织物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模型中引入表面纤维的形态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这一判别模型对柔软感和温暖感的正辩率分别是75%和80%。 相似文献
11.
机织物沿任意方向弯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对机织物沿任意方向的弯曲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推导获得了机织物斜向弯曲刚度Ba的简明计算公式,当织物沿任意方向弯曲时,共弯曲刚度的最大值为经向弯曲刚度,最小值为纬向弯曲刚度,八种织物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公式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的主观实验,分别对采用1~5级和0~10级2种评分标尺,和采用前臂、臂肩和颈背3个不同的身体部位对织物刺痒感评价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2种评分标尺的评价结果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但是采用1~5级评价标尺时,刺痒感评价结果的稳定性明显好于采用0~10级评价标尺;采用前臂、臂肩和颈背3个不同的身体部位的刺痒感评价结果之间也有着很好的相关性,三者刺痒感评价结果的稳定性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15.
为获得一种具有冰爽舒适性能的针织面料,采用纤维素酶处理棉针织物,然后用冰爽硅油对织物进行整理。通过红外光谱、热重、KES织物风格、毛细效应、透气性、透湿性、热阻、湿阻的测试分析,研究了触感清凉棉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触感清凉棉织物剪切刚度为0.74 cN/(cm?(°) ),弯曲刚度为0.0073 cN?cm,悬垂系数为30.7%,30 min 毛细效应为12.3 cm, 透气性为352.3 L/(m2?s), 透湿性为4.012 g/ (m2?d), 热阻为0.019 1 m2?°C/W,湿阻为4.687 Pa?m2。经纤维素酶和冰爽硅油处理后,棉织物表面柔软度和滑爽度增加,动摩擦因数为0.206,摩擦因数平均偏差为0.006 2,表面粗糙度为2.250。红外谱图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纤维分子结构中引入了硅油基团。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触感清凉棉织物初始分解温度为247.7°C,热稳定性能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6.
17.
用自制的一套针对机织物的隔声测试装置,对8块机织物试样进行了隔声测试。结果表明,机织物的隔声性能与其厚度、平方米重、盖覆紧度等结构参数有关。而且相同织物对不同频率声波的隔声效果是不一样的,不同织物对不同频率声波具有选择性吸收或反射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19.
对纯兔毛机织物及兔/羊毛混纺机织物进行了服用性能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兔/羊毛机织物中兔毛含量愈多,其保暖性和吸湿透汽性愈好,手感愈光滑,但抗折皱弹性愈差,因而兔/羊毛机织物作为外衣用料只能适于裙类或宽松类服装。 相似文献
20.
印刷质量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果说产品质量定义为对于特定标准和客户需要的满足,那么印刷品质量就是对于印刷标准和客户需求的满足,必须通过评价过程才能得出结论。大多数工业产品质量建立在客观评价基础上,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由售后服务等非生产性环节实现。然而,印刷品的特殊性却决定了不能仅仅靠客观评价得出结论,主观评价或许更重要,可见印刷质量评价应分成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大类。主观评价的必要性表现在印刷品是提供给人看的,因而印刷质量也应该由人通过主观上的判断评价。不过,主观评价结果却往往受观看条件、观察者以往的经验、图像类型以及眼睛疲劳等因素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