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光伏发电及电量计量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太阳能发电并网的系统构成,并着重分析了光伏并网中逆变器控制策略及电流环、锁相环的作用;分析了光伏发电对电网网损的影响,并得出电站容量与配电网有功损耗直接相关,容量较小时应接入线路末端,容量较大时,应接入线路首端;探讨了双向电量计量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将产生诸多影响,通过理论推导研究了光伏发电在不同接入位置、不同接入容量时对系统电压以及网损的影响的变化规律,并采用系统电压改善程度、有功损耗改善程度指标来评价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系统电压和网损的影响程度。通过某地实际电网的仿真实验,全面总结了光伏在接入位置、出力和布局变化时电压及网络损耗的变化规律,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汽车充电站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把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微型燃气轮机3种常见的分布式电源和汽车充电站分别接入交流微电网和直流微电网,从电能质量和网损的角度,对比分析2种不同接入方式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为汽车充电站的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并为智能电网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疆与西北750 kV联网工程、甘肃千万kW级风电一期外送工程建成投运以及直流外送能力的大幅提升,对西北电网跨区跨省交易网损分摊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国内外电力市场及西北电网的网损分摊机制进行了归纳研究;计算分析了新疆电力外送及河西风电大规模上网对西北电网网损的影响;定义了交易功率的额外平均网损系数,验证了此系数应用于转运网损分摊的合理性;对西北电网网损管理在疆电与河西风电外送情况下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有益的补充办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陇东能源基地煤炭、水资源情况,以及陇东地区电源建设规划,分析了陇东本地电网建设方案、陇东直流换流站及配套外送电源接入系统方案。重点论证了直流网侧交流电压、换流站站址、配套外送电源接入系统电压方案、站与地区电网的衔接等主要问题,提出直流网侧电压750 kV方案和330 kV方案各有优势,而配套外送电源建议主要考虑以直流网侧交流电压直接接入换流站。可为今后陇东地区电源电网建设及直流工程开展进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可再生能源接入对系统网损的影响因素,结合广西的风电、光伏运行特性,针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接入广西典型配电网展开讨论,从理论上分析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接入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并以广西某典型工业园区为实例,分析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接入的位置、功率因数以及负荷波动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最后,对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接入广西电网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光伏发电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运行的主要影响,包括配电网的继电保护、可靠性,电能质量、网损等方面,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深入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能发电、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电源并网将改变地区原有电力系统的特性。文章就分布式电源并网对地区电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贵州电网为例,从配电网节点电压分布、网损影响、暂态稳定性等方面研究了DG接入贵州地区电网的影响;同时探讨了DG在提升电网冰灾支撑能力方面的作用,为DG接入后电网抗击冰灾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发电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给配电网的运行、控制带来巨大挑战。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东北地区实际配电网后电压及网损的变化情况进行仿真计算,确定分布式电源的容量选择原则。通过分析不同出力、不同位置情况下电压及网损的变化情况,对实际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定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线损是综合反映电力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青海省集中式大规模光伏接入对电网网损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某电网典型历史代表日24个整点理论线损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典型方式及不同开机组合方式下新能源出力对线损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出新能源出力变化对线损影响的变化规律,为研究大规模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魁北克电网进行了简要介绍,结合湖北电网实际,介绍大容量长距离输电、负荷高密集区供电给电网带来的电压无功及稳定问题、“8·14”北美大停电事故教训等,提出了借鉴的经验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3年8月14日美加大停电中电网安全协调员对电网运行情况恶化并没有做出及时反应,调整电网运行机构,这是发生大停电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此,探讨了调度在处理电网事故中如何采取措施及在运行中调度需要掌握电网运行裕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法国电网电能质量承诺和电能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法国电网的电能质量承诺,包括输电运营商(TSO)的质量承诺和配电运营商(DSO)的质量承诺。TSO和DS0在作出电能质量承诺的同时,还利用入网规则以协议的方式来考虑和限制每个客户的负荷和分布式电源对电能质量的影响。这些协议的实施表明,只有遵守承诺,加上电网运营商与用户双方共同作出努力,才能获得全面良好的电能质量。对于电网干扰评估,建议使用基波潮流计算与多相谐波注入相结合的方法。这个方法利用很短的计算时间就能对非线性负荷建模情形给出可接受的结果。所提议的频域方法的要点在于,将每个谐波源逐一地同时作为扰动源和受扰者来考察,以便计及扰动源之间的相互作用。研发了一个即插即用的HVDC组件并将其用在文章最后部分实例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风电大规模并网对电网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结合河北省南部电网风电场实际运行数据,从波动性、随机性、相关性和互补性等方面分析河北南部地区风电出力特性,比较内陆风风电场与海风风电场的功率特性,为电网大规模接入风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周达山 《湖北电力》2002,26(4):12-14,81
三峡电站电力电量巨大,发电特性复杂多变,以三峡为中心全国联网,湖北从区城电网中心进一步发展与几个大电网的多方位交直流联网。作为吸纳三峡电量最多的三个省网之一,处于三峡电网的发端和全国联网的中心,获得大量清洁和价值合理的能源,现有重大问题的解决和进一步的发展有赖于三峡电网的建设,复杂的联网关系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为多用巧用三峡电能,湖北电源结构的优化,调峰,调压能力提高及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电网稳定措施,电力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管理信息系统与生产控制系统间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在分析南方电网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电网信息模型。详细介绍了统一电网信息模型的逻辑和物理构成,以解决主网模型、配电网模型、客户模型难以统一的问题。结合南方电网信息系统建设实践,通过综合停电、状态检修、综合调度等高级业务应用的案例说明了统一电网信息模型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影响电网发展的因素不断增加,规划条件和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城市电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本文针对天津电网长期以来存在的电力平衡问题、热稳定问题、暂态稳定问题、电压稳定问题,以"十二五"未来三年为水平年,对天津电网规划的主网架进行了网架结构和安全性分析,对规划投产的特高压工程、主要500 kV输变电工程建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所暴露出来的电网中的薄弱环节,文章针对性的提出了网络结构优化建议以及重点工程建设时序建议,有效提高了电网规划方案适应性,对天津电网未来几年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所提出的适应性研究方法对其他网省公司开展类似研究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鲁西背靠背直流与观音岩直流工程是云南电网与南方电网主网异步联网的依托工程,分析了因两回直流逆变侧均为弱交流系统,且两回直流之间电气距离较近,存在交流故障导致直流不够稳定,以及无功小组容量偏小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交流系统、控制直流之间的电气距离、加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组合并利用柔性直流提供动态无功补偿等的综合解决方案,电磁暂态仿真证明了该综合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网的发展,电力系统在高一级电压网络尚未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获取最大网络传输功率,以及满足用户对用电的要求,形成了高低压电磁环网。通过分析冀北电网的具体结构和电磁环网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唐山、承德、秦皇岛(简称“唐承秦”)地区的分区供电方案。“唐承秦”地区存在较多的500/220 kV电磁环网结构,加之地区负荷较重,考虑到安全供电,“唐承秦”地区有必要实行分区供电运行。结合冀北地区500 kV和220 kV发输变电工程的建设项目,将唐山电网分为5个220 kV供电区域的分区供电方案。通过计算和分析电网的电力平衡关系、短路电流、可靠性并进行稳定校核,证明分区供电方案的可行性,以期为冀北电网及其他地区分区供电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7年国务院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投入运行的核电装机容量达4.5×109?kW(届时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达1.2×109?kW。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发展内陆核电势在必行。对青海核电建设的必要性论述及对我国目前内陆核电厂址选择条件结合青海实情,并借鉴欧洲国家内陆核电建设成功的先进经验,为内陆核电在青海省的突破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