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随着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用电设备越来越向薄型、小型化发展,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更高要求,电池的尺寸空间也越来越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稍有气胀现象就会影响用电器使用,降低电池性能,严重时将会撑破包装铝箔,造成漏液腐蚀危险,因此了解电池胀气产生的原因掌握抑制胀气方法,对保证电池性能,提高其循环寿命及安全性能有重要意义.对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胀气类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材料体系优化及工艺控制等方面给出了抑制产气发生的相关措施,对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程优化和产品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硅基负极材料由于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替代商业化石墨或碳负极的材料.然而,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量迅速衰减阻碍了硅负极在商业上的使用.主要介绍了近年来硅基负极材料(硅单质、硅氧化物、硅复合物以及采用不同的粘结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和先进电子设备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硅的理论比容量能够达到4 200 mAh/g,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硅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300%)导致容量迅速衰减.近年来,研究者们采用不同方法改善了其循环性能,主要有:制备硅基复合材料;制备特殊形貌的硅基材料;选用更加合适的粘结剂、电解液、集流体和控制电压窗口.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硅作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小东  李雪鹏  孙占波  宋晓平 《电池》2007,37(2):161-163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合金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铝基、锡基以及硅基合金负极材料;对合金负极材料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贮锂机制进行了分析.活性粒子纳米化、多重缓冲结构和多组分复合方式是合金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石墨材料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充放电平台安全平稳等优点,仍将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主流。但随着工业和产业化的升级转型,天然石墨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等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对于天然石墨改性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将决定其未来的应用方向和市场格局。综述了石墨负极材料改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种改性技术的优缺点,复合改性技术对性能可能会有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低温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低温锂离子电池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溶剂、电解质及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同时也讨论了低温环境中电极结构与表面反应对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综合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指出了低温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是消费者考量电池质量的主要指标。依据ST/SG/AC.10/11/Rev.438.3《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标准和试验手册》的要求,对5个型号的笔记本电脑电池进行循环测试,有1个型号的笔记本电脑电池在第2或第3个循环时失效,无法正常充放电。通过拆解电池和内部电池芯,研究电池循环性能失效的原因。说明部份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从制备方法及改性研究两方面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 PO4进行了介绍。综述了LiMn PO4的制备方法,分析了这些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橄榄石型结构的LiMn PO4与LiFe PO4具有比较接近的理论比容量,而LiMn PO4的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约4.10 V(vs.Li/Li+),同样条件下能够提供较高的比能量。但LiMn PO4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较低,直接导致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研究人员采取了表面包覆、纳米化、体相掺杂等方式进行改性,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徐帅  刘雨辰  周飞 《电源技术》2021,45(2):263-269
深度学习的日益流行和不断的突破,积极地推动了估算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新方法的研发.常用于文本翻译、语音识别等领域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已开始应用在电池SOC估算领域.概述了几种常用于电池SOC估算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并根据结构复杂度将其分为简单、深度以及扩展循环神经网络算法.此外,从模型输入变量、数据预处理、循环神...  相似文献   

11.
改性石墨用作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致远  吴菲 《电源技术》2006,30(2):155-161
由于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多种多样,所以重点探讨了什么样的方法更有效更可行。在论述各类改性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改性的内在原因,指出每种方法的不足之处;阐述了从中得到的一些启示;讨论了石墨选材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在对比所述各种方法后,认为掺杂或共改性是相对更好的改性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旭  杨续来 《电源技术》2016,(1):218-220
按照锂离子电池对电解液的要求,即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良好的热稳定性、较低的化学活性和优良的环境适应性,总结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无机锂盐和有机锂盐的研究进展,对未来的锂盐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讨论了各种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和嵌锂机理 ,特别是最新研制的、除普通石墨和高度石墨化碳材料以外的改性石墨和可逆容量大于 372mAh/g的其它负极材料 ,包括无序碳 (5 5 0~ 90 0mAh/g)、多并苯半导体(PAS ,85 0mAh/g)、锂过渡金属氮化物 (90 0mAh/g)、非晶态锡基复合氧化物 (ATCO ,6 0 0mAh/g)和表面改性锂金属等材料。认为以PAS为代表的热解碳 (低于 80 0℃ ) ,ATCO ,以Li Co N系化合物为代表的Li3 N型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和表面改性锂金属将是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其安全性指标也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研究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评价体系,重点分析了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评价,为系统评估动力电池设计缺陷和潜在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电动车与航天用锂离子蓄电池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锂离子蓄电池作为一种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先进蓄电池,具有高比能量、高电压、长寿命和无记忆效应等特点,七年来的商品应用表明,电池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均好。根据大容量电池近年来的试验结果与分析,液体电解质常温锂离子蓄电池很有可能被选为电动车、航天和储能用电源,并显示其优异的特性。本文收集并报道了国内外研究机构、电池厂商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也简单介绍了中国天津电源研究所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资助下,对电动车用大容量锂离子蓄电池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6.
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电池设计对锂离子电池放电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研究了电极活性物质与导电剂、粘结剂的配比,电极片的面密度、压实密度对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一种高倍率放电性能良好的锂离子电池,该电池放电容量高,放电平台平滑,平台电压较高,循环性能较好,且电池放电时表面温度不高。分析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循环曲线时发现了放电容量变化的一个规律,给出了针对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的一种充、放电制度。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快速充电基本原理,对锂离子电池的传统充电方法——五阶恒流充电方法和快速充电方法——五阶恒流快速充电方法进行了分析.按照连续正交技术确定了五阶恒流充电的最优充电模式,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五阶恒流快速充电的充电模式,并对两种充电方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充电方法都能够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加入放电脉冲可以增大充电电流的大小,增长大电流持续时间,从而实现了快速充电.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LiFePO4的充放电性能,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0.98M0.02FePO4/C(M=Cr、W)及Li1.03M0.02Fe0.98PO4/C(M=Zr、Ni)两类橄榄石型正极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能量散射X射线谱(EDX)和电化学测试对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0.98Cr0.02FePO4/C的放电比容量最高达到157.3mAh/g,且多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无衰减;在大电流充放电倍率下,材料依然能保持优良的循环性能,Li0.98W0.02FePO4/C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30.2mAh/g,1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7%。离子掺杂和碳包覆改性能有效地提高LiFePO4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过充添加剂的过充保护机理,论述了上述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并对过充保护添加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极耳尺寸大小以及极耳引出方式对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锂电池放电倍率和极耳尺寸大小的关系,并找到了极耳的一种合理的引出方式,使锂电池放电倍率尽可能好而且能够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