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为例,在综合分析灌区现状基础上,从灌溉节水系统、灌区环境质量、灌区生态资源、社会经济效应、服务管理体系及人文生态环境6个方面开展节水型生态灌区综合评价,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骨干建设任务工程量完成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等19个灌区评价指标,引入加速遗传算法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可确定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及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同时采用改进的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评价模型解决了2个以上灰类多重交叉、综合聚类系数不为1的问题,建立了适用于大型节水型生态灌区的综合评价模型,为大型节水型生态灌区综合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建设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将水生态文明引入灌区建设中,探索性地将灌区视为一个自然、社会、经济与人"四位一体"的复合系统。在节水型生态灌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灌区工程、灌水技术、生态系统、管理及文化的构建路径,提出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指出灌区建设中存在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未从机理角度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措施、节水灌溉服务体系不健全、未能实现科学生产等主要问题,展望了灌区建设需要研究的课题以及智慧型灌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是大型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介绍了漳河水库灌区自然、水利工程、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现状,灌区建设对农田、水、林草与自然等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了漳河水库灌区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的主要措施和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节水型社会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根本出路,对节水型社会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节水型社会中关于“综合用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环境“、“水管理“的23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理论相结合,应用于节水型社会评价中,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山东省2005年的节水型社会状况进行评价,并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模型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并可得出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的远近关系,与实际情况相符。该模型具有合理、简便和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民  杨平  方增强  马玉峰 《人民长江》2007,38(11):163-165
以西北某灌区为例,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首先将总体生态环境评价作为最高层次的评判对象,将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3个子系统作为第2层次评判对象,将生态环境组成要素如土质、地表水文等8个要素作为第3层评判对象,将水质、植被等15个要素作为第4层次评判对象.模型建立后,对各因素的权重进行了分析,对灌区最后的综合评价是很好,模型分析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潘庄灌区基本情况以及在管理建设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的构想与几点思考,以期为建设节水型生态灌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文川  李磊  徐冬梅 《人民长江》2020,51(4):117-121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的研究是制定相关节水政策与措施的基础。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的过程中,既存在清晰信息,也存在模糊信息。根据这一特点,结合陈守煜教授的可变集理论,运用博弈论组合主观与客观权重,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可变集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洛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物元法、TOPSIS法和VIKOR法的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洛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呈现一种发展向上的趋势,节水情况越来越好,可变集模型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苏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对载体建设进行科学评价和考核的需要.对载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江苏省节水型灌区、企业(单位)、社区三大建设载体、39个评价指标在内的节水型社会载体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江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建立起江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江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用水效率、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结果表明,2015年江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处于良好阶段,通过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预计到2020年江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将达到优良阶段,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确定不同规划水平年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综合、生活、生产、生态和管理5个方面的25个指标,涵盖了社会经济、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水管理等节水型社会建设涉及的各个方面。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各规划水平年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现程度,并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保障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生态型灌区建设是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型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为研究基础,采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对黄河下游典型引黄灌区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3年大功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形势不容乐观,2014—2016年大功灌区近三分之二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形势有较大好转,直至2017年大功灌区整体水资源承载力达到承载状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引黄灌区普遍特征及存在的水资源问题,构建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多维目标的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建立引黄灌区水资源和谐评估指标体系,并将模型和评估体系应用到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基于模型解集中选取的4种代表性优化调配方案进行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效益分析,选定P4方案为赵口二期水资源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案,并基于该方案开展和谐评估和多方案调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优化后灌区和谐度明显提高,通过对和谐度较低的地下水开采率、农业用水比例、城镇化率、人均粮食产量、绿化覆盖率等指标调控后,和谐度可进一步提高到0.790。  相似文献   

13.
灌区水利现代化综合评价涉及经济、社会、技术、资源与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多样化、关系非线性化、不确定性复杂化.应用集对分析多元模糊评价模型( MFSPAFM),选择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安全保障水平、灌溉排水生产条件、水利科技现代化水平、农村生活用水指标、农村生态环境指标和管理队伍及管理现代化水平等7个指标,对2008...  相似文献   

14.
新疆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是玛河灌区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工程修建后将发挥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实地调研和实测数据分析两种研究方法,从玛河灌区水资源的演变趋势及开发利用两个方面,详细说明工程运行对灌区水资源时空分布、防洪调度、生态环境以及水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程建设不会对灌区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产生过多负面影响,反而会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次研究成果将为全面评估干旱地区水利工程的作用及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时序加权平均算子的灌区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运用静态评价方法对灌区进行评价得出的评价结论静止、不全面的缺陷,提出应用动态评价方法对灌区运行进行动态、全面评价的思想,运用时序加权平均算子(TOWA)理论基于灌区多年运行数据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时空多维动态评价研究,得出了不同于传统静态评价方法的动态评价结果。应用结果表明,应用时序加权平均算子理论对灌区节水改造生态环境效益进行动态评价可以得出全面的、科学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评价贵州省山区现代水利试点项目的实施效益及成果,进一步探索贵州省农业水利发展新路径。采用层次分析法、静态评价法及SPSS、MATLAB等软件计算分析贵州省26个山区现代水利建设试点项目的效益。结果表明:24个项目实施达到良好状态,2个实现优秀,试点项目在节水、灌溉、增产增收、生态等方面效益显著;项目实施后统计年度产值约1.5亿,带动发展贫困户共计8 326户,影响辐射农户数约10 000户,项目覆盖区群众每年人人均增收约3 000元以上;有效解决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 686.67 hm2,灌溉保证率达到98%以上。贵州省山区现代水利建设试点项目是成功的,各个试点项目区可作为水生态文明与水利工程同步建成的典型。  相似文献   

17.
Ecological revetment for slope protection in urban rivers requires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aspects and also of social aspects including recreation. Taking the Hunhe River as an example, our study established an evaluation system and a decision‐making method for evaluating and prioritizing the eco‐revetment projects. The Delphi method was used for collecting the opinions of experts, which includ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indicators and the relative preference of the alternatives. The former was surveyed by pair comparison and processed appli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latter was described via linguistic variables, which need to be changed into the quantitative values for TOPSIS analysis. For that reason, we introduced the fuzzy set theory and established a fuzzy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method based on TOPSIS to assess and prioritize the projects.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es economic, soci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several aspects totalling eight indicators. The evaluating and prioritizing result of the projects shows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vegetation net is the best slope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sensitivity analyses of indicator weights and different calculation methods were performed to demonstr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alyses indicate that construction cost and maintenance cost are dominant factors during the alternatives prioritization. The distanc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normalization technique are insensitive to the prioritization results. The methodology proposed by this paper offers an effective and feasible tool for managers to evaluate and choose the optimal engineering measures of riverbank protection.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按照新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灌区现代化建设的相关要求,通过分析引黄灌区在现代化改造实施中的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引黄灌区自身特点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总结水土流失防治策略,提出了引黄灌区现代化改造中各防治分区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结束后的水土保持措施。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水资源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水资源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脆弱度判定标准,分析了灌区水资源的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等敏感指标,结合2008年资料对灌区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昌马灌区的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承载脆弱性和综合脆弱性指标值分别为1.17、4.11、4.48和4.05,综合属微脆弱态势,但自然脆弱性较强,较符合灌区现状。  相似文献   

20.
近16年来新疆内陆河区生态耗水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新疆生态需(用)水研究相关进展、阐述新疆内陆河区水与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依据水量平衡原理,结合逐年出版的水资源公报信息与相关研究成果,逐年定量研究了新疆内陆河地区进入21世纪来的生态耗水量及被挤占量,分析了研究区生态耗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6年新疆内陆河区虽适逢丰水期,但生态耗水总量并未相应显著增加,年均仅307.1×10~8 m~3,生态用水被挤占趋势日趋严重;不断增长的农业灌溉规模是新疆内陆河地区生态用水难以保障、生态环境恶化甚至部分区域生态危机一触即发的首要原因。因此,适当控制农业规模、调整用水结构、强化政府监管、建立健全生态用水长效保障机制,是当前形势下新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