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建筑阴影(绪论)的教学状况,从培养学生的建筑职业素质意识和有利于建筑阴影学习的目的出发,结合教学经验,对建筑阴影(绪论)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建筑阴影的教学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析了建筑光伏系统中的阴影类型,采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屋顶光伏并网项目为例,对光伏系统设计中的阴影进行可视化分析,所得数据有助于优化建筑光伏系统的整体输出效率.  相似文献   

3.
建筑阴影美学走向了广阔的审美领域,它启发人们对其进行哲学的思辩,从某些阴影美学的危机现象中,悟出一系列广义的文化本质含义。  相似文献   

4.
编制了各种墙厚、不同截面形式和配箍情况下的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表格,适用于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箍筋选配,对于墙肢厚度不等和异形阴影区(包括非正交构件)提出了使用方法。选配简捷、直观,便于箍筋的配筋优化,可供工程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曾立 《华中建筑》2009,27(11):168-169
在当前建筑大发展时期,社会对建筑精神需求量愈来愈高,而经济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用最经济的手法进行建筑空间及立面的营造?阴影—建筑最廉价的时装粉墨登场。探索用阴影装饰建筑空间及立面的教学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明 《城市建筑》2023,(10):176-179+184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一种前景广阔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该技术在兼顾建筑外立面美观的同时,实现了建筑业碳减排。文章在介绍光伏建筑一体化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散热问题和阴影问题两个方面,散热问题主要基于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解决,阴影问题主要通过改变光伏面板角度和光伏系统的结构、控制方式来减弱阴影影响。通过分析,可促进BIPV系统在技术层面的发电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笔者从事的教学课题,主要讨论了建筑图学中透视阴影的有效教学。透视阴影课程为学生的设计素养及绘图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但因其难学且枯燥等劣势让学生无法产生兴趣。笔者尝试将知名建筑与课本知识点相结合的手法,以名作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8.
由于缺乏集成建筑设计与光伏设计于一体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分析平台,光伏建筑的设计通常被分为建筑设计与光伏设计两个割裂过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光伏仅仅被认为是图形元素,而在光伏设计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建筑对于光伏系统阴影辐照影响。这样的模型割裂使得设计人员很难做到真正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提出构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光伏建筑集成化设计与分析平台,通过在建筑设计软件中扩展光伏组件的BIM模型,融入电气特性,实现光伏建筑集成化设计;提供光伏系统的集成分析优化功能,直接利用光伏建筑BIM模型,实现了包括阴影辐射分析和光伏电气分析在内的多种分析功能。由于基于BIM模型,这些分析过程无需任何手动建模过程,实现了设计与分析的无缝融合。通过某具体变电站案例应用,实现光伏系统投入减少11.7%,电能损耗降低5%,证明本平台可以有效改进光伏建筑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BIPV是光伏系统依赖或依附于建筑的一种新能源利用形式,其主体是建筑,客体是光伏发电系统。运用Ecotect展开BIPV前期方案设计,通过对建筑自身特点及区域自然环境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为建筑、机电等后期专业深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中电电气集团某厂房屋顶BIPV方案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太阳能辐射和阴影,对系统装机容量、光伏方阵设计等统筹优化,指导工程师在方案阶段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杨宏烈 《华中建筑》1998,16(1):91-93,118
提出建筑阴影构成艺术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弄清其影响因素,探讨美的创造手法是建筑设计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浅谈光与影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霄 《新建筑》2003,(4):72-74
光与影一直是建筑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更是建筑师们的热门话题通过对若干实例的分析.阐述了光与影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着重从科技发展的角度,通过对建筑历史中出现的现象、造型、构造等的探讨,较系统的阐述了建筑现象、建筑艺术与各时代建筑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强调建筑技术是实现建筑的手段,不仅推动了建筑艺术的发展,同时其对建筑还有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艾英旭 《华中建筑》2005,23(1):29-30
建筑创新研究是建筑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建筑创新研究以及相关问题,尚缺少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因此,该研究是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实践和教育等诸多方面上的客观需要。将创新学与建筑学研究相交叉,通过实例分析,阐明了创新以及建筑创新的概念,提出建筑创新的基本要素;阐释了建筑创新本质属性。其目的在于促进建筑创新的理论体系的发展,使之有助于今后的建筑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建筑生态文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当前建筑文化的困境和传统建筑文化、工业时代建筑文化、建筑生态文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文化的基本哲学内涵和其特征,以及建筑师应为迈向全球的建筑生态文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张向炜  戴路 《新建筑》2010,(6):104-108
建筑创作实践繁荣,建筑理论研究冷寂,在当今的建筑设计市场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建筑理论和设计思想对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的影响和积极作用是长远而潜移默化的。选取了15位国内建筑理论工作者,总结和提炼他们的理论成果。他们或是第一线的建筑师,或是高等院校的教师,都在建筑理论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更多的人物和成果有待研究,这里只是举出个别人物及其理论活动,以管窥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6.
张庭伟 《时代建筑》2008,(2):108-111
虽然从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已经建造了数以千万计的新建筑,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实践机会,中国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们却仍然跋涉于创造具有现代特点的中国建筑风格的漫漫途中。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这个任务显得格外艰辛。文童从设计理论的角度提出二个命题参与讨论。(1)建筑设计理论的划分。依照美国建筑理论教授A.拉普卜特的“感知-认识-评价”的理论框架,文章提出建筑研究中三个可能的领域.以及当前研究的缺失之处。(2)建筑的形式和灵魂。通过对鲁道夫、卡拉特拉瓦,迈耶,谷口吉生和库哈斯等建筑师作品的讨论,文章提倡在建筑形式的创新和建筑精神的提升之间建立平衡。  相似文献   

17.
丁沃沃 《建筑师》2009,(4):85-92
关于建筑教育的讨论往往会聚焦在教案、教程和教学法方面。然而,这篇文章将讨论重点引向建筑教育思想建筑学知识主体的问题.引发了对中国建筑学教育定位的思考。文章通过对历史事实和相关教育模式的分析,指出了文化观念对于建筑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建筑学的教育并不能孤立于一个社会的传统文化而存在。作者认为在目前的状况下.重新梳理适合于本土文化的建筑学主体知识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规范是建筑教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陈永乐 《华中建筑》2008,26(11):24-28
该文从对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两个建筑作品的分析出发,试图探讨城市因素对其建筑形式的影响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contemporary standing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by examin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rchitectural histories grounded in and upon textuality to an 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approach formulated though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techniques. Taking as a case study the cabin built by the philosopher Henry David Thoreau—and posing the wilfully deceptive question “Can there be an 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Walden?”—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transformative implication is an architectural history that is not a discipline in and of itself, but that is instead the remainder of limits defined in the techniques of other disciplines.  相似文献   

20.
建筑功能创新评价的主要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英旭  邹广天 《华中建筑》2007,25(12):28-29
建筑功能创新评价研究是建筑设计创新评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结合建筑功能创新实例,从建筑实用功能创新和精神功能创新两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建筑功能创新评价主要视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