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P2P存储网络中,为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当网络中数据丢失后需生成新的冗余数据.因此,如何快速生成新的冗余数据并保持数据的可靠性就成为评价存储网络性能的关键.网络编码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已被证明可以提高网络吞吐率和鲁棒性.将网络编码思想引入冗余数据维持,可以加快冗余生成速度,从而提高数据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给出了快速修复冗余数据的方法、开销和相应的传输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较传统修复方式所提出的快速修复方法可以节省60%以上的传输时间.  相似文献   

2.
张明军 《微型电脑应用》2012,28(2):20-22,69
P2P(peer-to-peer)组织模式已经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形式,它为应用带来了更好的扩展性、容错性和高性能。P2P数据存储模式一直是业界所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P2P最具前途的应用之一。设计了一种基于DHT(DistributedHashTable)路由的结构化P2P网络为架构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型,通过应用测试证明该模型能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PZP存储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好、容错性高等优势,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P2P存储系统的复杂性高,搭建起来比较困难,使得系统并没有随着研究发展而流行起来.尤其是在广域网中,由于节点的高动态性,使得系统的部署和维护更加困难.介绍了一个开放式的P2P存储平台架构,可以在封闭的机房系统里,利用稳定的服务器搭建存储系统,也可以在开放的广域网环境下,利用动态性高的个人电脑来搭建存储系统.上层应用开发者可方便地使用该平台来创建各种服务,从而能将P2P存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4.
由于P2P系统具有高动态性,为了提高存储的可靠性,必须采用冗余策略,使数据文件以副本的形式分布在系统的多个节点中。阐述P2P分布式存储系统中使用的冗余策略,并分析它们对文件可用性的影响以及在真实P2P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Erasure Code编码冗余存储技术,结合传统的文件分割存储思想,提出称为SegEra的Erasure Code与分割相结合的P2P存储结构.研究了SegEra的文件构成方式和存储结构特性,讨论其所适合的索引化离散数据存储分布架构;然后,从理论上研究了SegEra的P2P存储节点选择的优化方案,并针对P2P存储环境特点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简化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表明SegEra采用简化节点选择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存储文件的可用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流媒体应用需求的日益增加,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流媒体系统性能势在必行,将云计算引入流媒体系统成为未来流媒体系统的一大趋势.本文简单分析了云计算、CDN(ContentDeliveryNetwork)St]P2P(PeertoPeer)网络的优缺点和研究现状.主要讨论并分析了云环境下的P2P流媒体传输系统所面临的带宽问题、流媒体数据处理、服务质量问题和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虚拟化技术、存储管理技术、调度技术和复制技术.此外,从搭建云计算实验环境角度。本文列举了目前比较流行的5种仿真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7.
P2P网络以其在动态、自组织、伸缩性、鲁棒性、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优势,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互联网络的重要分支并获得广泛应用。但由于P2P支持用户匿名访问,其中包含大量恶意节点,因而存在安全隐患,故须依赖信任机制保证对等节点间的协作,其中信任数据存储成为一个关键问题。首先介绍P2P信任模型的基本构成,进而对目前P2P信任模型中常用的信任数据存储技术作了深入研究,同时通过分析对比总结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理想的信任数据存储方案应具备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P2P持久存储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田敬  代亚非 《软件学报》2007,18(6):1379-1399
P2P(peer-to-peer)的组织模式已经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形式,它为应用带来了更好的扩展性、容错性和高性能.P2P存储系统一直是研究界所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P2P最具前途的应用之一.数据的持久存储是制约P2P存储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其研究的难点.综述了P2P存储系统及数据持久存储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首先概述了P2P存储系统的基本技术组成及其在不同应用环境中的优势,并介绍了数据冗余、数据分发、错误检测和冗余数据维护等多种持久存储的基本技术.在一个P2P存储系统研究框架下,介绍了目前知名的P2P存储系统及其使用的持久存储技术.对各种技术进行了详细综述和对比讨论,分析了各种技术的适应环境及优劣,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件共享是P2P的重要应用之一,如何提高基于P2P的快速文件传输是保证用户满意度的重要技术。基于以往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数据分块与公平存储策略,基于存储策略给出了一个并行传输算法。其中存储策略较完全副本部署具有极大的空间优势,而并行传输算法不但可以适应网络的动态变化,而且对最后一个数据的传输时间也做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理论分析一致,它较先前提出的模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的安全和稳固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本文将结合云的概念和思路介绍一种安全的、高可靠的低成本P2P云存储备份模型,并给出我们对该模型的一个尝试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非结构化P2P网络中减少冗余的搜索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非结构化的P2P网络中,传统的洪泛式搜索造成大量的通信开销,严重制约了网络的可扩展性。根据标准洪泛机制在搜索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TTL的分段搜索策略TTL-Search。TTL-Search把搜索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各个阶段使用不同的策略转发消息。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TTL-Search克服了洪泛搜索盲目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查询带来的冗余开销,提高了查询成功率,能够高效地应用于非结构化P2P网络。  相似文献   

12.
Due to the prevalence of peer departures, P2P storage systems need to constantly generate replicas for high durability. However, few existing systems are able to select the right replication rate that balances replication cost and durability, e.g., minimizing replication cost without threatening the durability targe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ethod called AutoProc to automate the replication process in P2P storage systems. AutoProc employs two key techniques to enable cost-effective replication: correct...  相似文献   

13.
保证数据的可用性是Peer-to-Peer(P2P)存储系统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可用性分析模型和数据的放置是P2P存储系统设计的两个关键问题.由于用户在P2P存储系统中同时作为服务节点和访问节点,决定了可用性分析必须以用户为中心,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并降低系统开销.目前广泛使用的可用性分析模型以及随机放置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忽视了节点在线时间的模式,会在不同时间段高估或低估节点的可用性;2.忽视了节点对数据的访问规律,不能准确评估用户体验到的可用性;3.忽视了节点可用性差异,缺乏激励机制.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用户体验的可用性模型,它能够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评价P2P存储系统的可用性,同时它也可以兼容传统的可用性分析模型.在新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两种典型的P2P存储应用:数据共享和个人备份,提出了相应的分布式数据分发算法.通过真实日志驱动实验证明,新的算法在数据共享应用中能大大降低可用性方差,减少低可用性数据;同时,在个人备份应用中能针对不同用户的贡献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4.
Data availabil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perties of peer-to-peer (P2P) storage systems.Availability analysis model and data placement are two key design choices.Users in P2P storage system are both providers and customers.This characteristic determines that the availability analysis must be user-centric,and thereb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and decrease the system cost.The popular approach in recent studies is simple random placement with steady-state model,which has the following drawbacks:1)...  相似文献   

15.
现有评价机制不能准确评估结构化对等网络冗余存储策略,因此,引入数据抗毁性这一评价指标,从全复制、分块复制和有中心节点的分块复制三个角度对数据抗毁性进行建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中心确认机制的数据存储策略(DCDS)。实验证明,该策略在网络节点不断失效的情况下,对提高网络中可用数据的数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decentralized resource maintenance strategy for peer-to-peer (P2P) distributed storage networks. Our strategy relies on the Wuala overlay network architecture, (The WUALA Project). While the latter is based, for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among peers, on the use of erasure codes, e.g., Reed–Solomon codes,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system behavior when a simple randomized network coding strategy is applied. We propose to replace the Wuala regular and centralized strategy for resource maintenance with a decentralized strategy, where users regenerate new fragments sporadically, namely every time a resource is retrieved. Both strategies are analyzed, analytically and through simul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either erasure and network coding. It will be shown that the novel sporadic maintenance strategy, when used with randomized network coding, leads to a fully decentralized solution with management complexity much lower than common centralized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7.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除了基于基站的数据传输和管理模式以外,对等数据传输以及网内数据管理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传感器网络中对等数据传输的应用特点和研究挑战,以及数据存储策略与对等数据传输的关系。如何设计有效的数据存储策略是对等数据传输和网内数据管理、查询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对等数据存储策略的分类、负载平衡和查询成功率等相关问题。本文采取基于位置的分类方法,根据策略是否依赖节点的位置信息,将节点间的对等数据存储分为基于位置的策略和无位置策略。本文综述了目前的相关研究,比较了各种策略适用的网络环境和数据查询成功率、网络负载平衡等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嵌入式微控制器系统中EEPROM存储的数据在受到干扰时可能丢失或发生变化的问题,分析了EEPROM存储数据丢失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提高EEPROM数据存储可靠性的软件冗余方法。该方法通过分区存储和CRC校验,降低了数据在一定时间内被全部破坏的可能性,增强了部分数据被破坏后的恢复能力。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EEPROM数据存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We design and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a redunda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peer-to-peer backup applications. Armed with the realization that a backup system has peculiar requirements – namely, data is read over the network only during restore processes caused by data loss – redundancy management targets data durability, i.e. guaranteeing that data is not lost,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make each piece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at any time.In our approach each peer determines, in an on-line manner, an amount of redundancy sufficient to counter the effects of peer deaths, while preserving acceptable data restore times. Our experiments, based on trace-driven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our mechanism can reduce the redundancy by a factor between two and three with respect to redundancy policies aiming for data availability. These results imply an according increase in storage capacity and decrease in time to complete backups, at the expense of longer times required to restore data. We believe this is a very reasonable price to pay, given the nature of the application.We complete our work with a discussion on practical issues, and their solutions, related to which encoding technique is more suitable to support our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