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稀土元素对铂的强度和范性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何华春  胡昌义 《贵金属》1991,12(2):19-24
实验研究发现,添加微量稀土(0.5wt%)显著提高铂的强度。原子半径反常大的Eu和Yb使基体强度增加最大,重稀土铂合金的强度一般高于轻稀土合金。在1400℃以下,铂—稀土合金(以下简称Pt—RE) 具有优良的范性(断面收缩率ψ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U形变化),重稀土铂合金的ψ值大于轻稀土合金。第二相硬化是所有Pt—RE强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刘勇  刘平  田保红  任凤章 《金属热处理》2005,30(Z1):235-237
本文研究了稀土Ce对电气化铁路用高强高导接触线Cu-Cr-Zr合金的强度、硬度、导电性和热强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稀土元素Ce的加入可以提高Cu-Cr-Zr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热性,抗拉强度可达637 MPa,导电率为82.16%IACS,相对于Cu-Cr-Zr合金强度提高了56 MPa,而导电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3.
对PtRn10和PtRh30二种合金的电阻率、硬度和抗拉强度随不同的冷加工量的变化关系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加工率增加,两种合金的3项性能指标均呈增加趋势,随着Rh含量增加,PtRh合金的3项性能提高明显;且电阻率和抗拉强度也随合金硬度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镍铂合金溅射靶材在半导体工业中用于制备镍铂硅化合物,实现接触和互连的功能。Ni-5Pt合金在冷轧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5Pt 合金在冷轧过程中其微观演变为从位错缠结到位错墙,再到含位错墙和小角晶界的拉长亚晶粒,最后形成了具有明锐晶界的拉长晶粒。晶粒细化主要是受位错的聚集、湮灭和重排所导致。Ni-5Pt 的显微硬度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强度的变化一致。Ni-5Pt 强度的增加可主要归因于冷轧诱导的位错密度增加和晶粒细化效应。  相似文献   

5.
铸造Mg—RE—Zn—Zr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熔剂保护顺大气环境下制备了Mg-RE中间合金,并制备了Mg-MM-Zn-Zr,Mg-Nd-Zn-Zr和Mg-Nd-Y-Zr3种稀土镁合,对合金分别进行了热处理,测量了各种状态下试验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及伸长率等力学性能,观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发现:含稀土元素Nd,Y的试验合金有良好的热处理强化效果,其硬度和抗拉强度都高出常用的Mg-MM-Zn-Zr合金。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的细小弥散的含稀土元素强化相既可提高镁合金的强度,又可以提高镁合金的塑性,使合金由脆性断裂转化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添加微量稀土、钛 铬和Al-Ti-B添加剂对Al-Mg-Si合金强度等的影响.实验中采用添加元素及淬火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Al-Mg-Si合金强度的影响及它们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微量Al-Ti-B的加入使Al-Mg-Si合金的强度略有提高,而塑性略有下降;添加(铬 钛)使合金的塑性显著提高;稀土的加入则使合金强度、硬度下降,塑性略有提高;铬和Al-Ti-B同时加入可显著提高合金加工材淬火时效状态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而保持合金的塑性不降低.  相似文献   

7.
微量钪对Al-3%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硬度、拉伸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微量稀土元素Sc对Al-3%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Sc能够强烈地细化Al-Cu合金的晶粒,改善枝晶网胞。微量Sc元素添加到Al-3%Cu合金中,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0.2均有所提高(△σ约为30MPa),对合金的伸长率几乎没有影响;微量Sc元素添加到Al-3%Cu合金中,除部分固溶于Al基体中外,大部分与Al形成对合金起强化作用的Al3Sc共格相,对合金起强化作用,没有发现其他相,包括W(AlCuSc)相生成。  相似文献   

8.
微量稀土提高铂的高温持久强度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铂中加入双稀土元素后,其高温持久强度及蠕变断裂激活能得到很大提高。1300℃时合金的持久强度断裂时间是纯铂的23~360倍。研究表明,PtYLu合金熔炼过程中形成PtY(Lu)化合物;高温内氧化作用下形成Y_2O_3和Lu_2O_3氧化物;高温长时间作用下形成Pt_2Y(Lu)化合物。大部份稀土富集在晶界上。本文对微号双稀土无素提高Pt高温持久强度的机理讲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La,Fe(或Co)/Ti对Cu-Cr-Zr合金时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制了新型集成电路引线框架Cu-Cr-Zr系列合金,通过电导率、硬度、抗拉强度测试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考察了微量合金元素La,Fe/Ti,Co/Ti元素以及时效工艺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可以改善A合金(Cu-Cr-Zr-Zn)的硬度及导电率;加入Fe/Ti,Co/Ti元素,大大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并使其时效的强度及硬度峰值延后。在970℃固溶处理、70%冷变形及不同温度时效2h后,A合金(Cu-Cr-Zr-Zn)及B合金(Cu-Cr-Zr-Zn-La)在450℃时达到硬度和强度峰值,分别为HV1770MPa和525MPa及HV1840MPa和554MPa,电导率分别为78%和80%IACS;在970℃固溶处理,60%冷变形,500℃时效2h,50%冷变形及不同温度2次时效2h后,C合金(Cu-Cr-Zr-Zn-Fe-Ti-La)及D合金(Cu-Cr-Zr-Zn-Co-Ti-La)在450℃时达到硬度和强度峰值,分别为HV2120MPa,683MPa及HV2040MPa和651MPa,电导率分别为65%和70%IACS。  相似文献   

10.
采用OM、SEM和XRD研究了添加微量稀土元素Y对ZL205A合金的流动性及T6热处理前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检测了合金的流动性。结果表明,当Y质量分数达到0.2%和0.3%时,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相对较好,随着Y含量的增加,θ相从沿着晶界的网状分布逐渐向局部团聚,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降低;微量Y会使ZL205A合金的流动性降低;Y质量分数为0.3%的ZL205A合金在T6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大幅度提高;热处理能够降低合金中的成分偏析并能够改善材料的组织形态,促使合金具有相对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添加微量Y以后,晶界上的难熔化合物Al Cu Y促使晶粒内部的θ相数量减少,是造成合金力学性能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MICROSTRUCTURE MODIFICATIONS OF WROUGHT AND CAST TiAl ALLOYS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 INTRODUCTIONGammaTiAlalloyshaveattractedagreatdealofinterestsfromtheaerospaceandautomobileindustriesinChinainthepast5years.AfewTiAlcomponentshavebeenfabricatedbyeithercastingorhotworking.However,therearestillmanytechnicalissueswhichremainasbarri…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激光焊接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彦宾  曹丽杰 《焊接》2001,(3):9-12
概述了铝合金激光焊接的难点,分析了铝合金激光焊接的质量问题。针对质量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论述了铝合金激光焊接在国内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宁远涛  李永年 《贵金属》1989,10(1):1-7,18
研究两种Pd合金的力学、电学性能和组织结构.两种合金具有适中电阻率、低的电阻温度系数和对Cu热电势.与铍青铜、Palliney-7六元合金及Pt-20Ag等著名弹性合金的性能对比,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HSP-1合金的弹性模量与铍青铜相当,强度约高一倍.细晶粒基体结构、溶质的固溶强化、第二相呈均匀分布的纤维结构、时效过程中强的晶格畸变与斜方时效相的形成,是合金在淬火态、加工态和时效态呈高强度的原因.两种合金可以代替Pt-20Ag、Palliney-7等合金作弹簧、弹性电刷、张丝、滑动接点等材料使用,从而可以节省Pt和Au.  相似文献   

14.
陈藜莉  张康候 《贵金属》1990,11(1):21-24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硬度测量和X-射线衍射分析法研究标题复合材料的回复过程,发现其DSC曲线在70~220℃区间出现回复放热峰.DSC曲线基本上是由Pd-50Ag与BZn15-20合金各自的DSC曲线叠加而成的.指出经150℃/0.5h的热处理后,材料中的第一类应力基本被消除,第二类应力也部分被消除,而硬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5.
CREEPDEFORMATIONOFINTERMETALLICALLOYSGerhardSauthoff(Max-Planck-InstitutfurEisenforschungGmbH.,D-40074Dusseldorf,Germany)Abst...  相似文献   

16.
铝-锂合金腐蚀性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铝-锂合金孔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断裂(SCC)及剥蚀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加工状态、热处理、显徽组织及腐蚀介质对一些铝-锂合金孔蚀及晶间腐蚀行为与SCC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同时报道了一些研究铝-锂合金剥蚀的新方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继周  周龙江 《贵金属》1989,10(4):11-17
研究了银铜合金及添加微量稀土的银铜合金在400~750℃相对静止的空气中氧化动力学曲线,试验曲线与数学模型y~n=Kt拟合较好,式中常数K反映材料氧化初期表面膜的生成和厚度,常数n描述氧化过程中氧化速度衰减规律.微量稀土元素能显著地影响银铜合金高温氧化模型中的常数K和n,其中含钇的银铜合金的K值最小且n值最大,是优良的高温抗氧化材料.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固体与分子的经验电子理论,就合金化元素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晶胞的价电子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为揭示其电子结构与合金的成分及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含稀土镁铝系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铝系合金是目前最常用的商业材料之一,但由于合金的耐蚀性能较差,因此对合金的耐蚀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稀土在镁铝系合金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含稀土镁铝系合金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稀土对合金耐蚀性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