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分布第四系砂层孔隙水地区修建水工建筑物时,需采用管进行基坑降水,利用依据“水位叠加原理”建立的干扰井计算公式进行基坑降水井群布置的分析计算,能够比较合理的确定降水井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结合实际工程基坑井群降水设,较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基坑井群降水设计存在的计算公式选用不当、井点布置不合理、井深设计不经济等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及措施,对进一步优化基坑井群降水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际工程基坑井群降水设计,较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基坑井群降水设计存在的计算公式选用不当、井点布置不合理、井深设计不经济等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及措施,对进一步优化基坑井群降水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海周  赵辰 《人民黄河》2012,34(5):136-138
南水北调中线贾鲁河倒虹吸工程进口渐变段、管身段、出口渐变段地下水位高于基底,存在基坑涌水问题。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水方案。通过单孔降水试验得到管身段基础的渗透系数为33.16 m/d,据此确定贾鲁河倒虹吸管身段降水方案:贾鲁河左、右岸各布置9眼降水井,上下游围堰各布置2眼降水井,共布置22眼降水井。  相似文献   

5.
闸站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降水问题重要且复杂.采用"大井法"和数值模拟2种方法,对引江济淮工程中凤凰颈泵站改造的基坑涌水量进行了计算.基于三维渗流模型对基坑降水方案作了优化研究,对比分析了降水井的空间布置和井深度变化对基坑降水效果的影响,并综合考虑了工程经济性和施工便捷性,最终得到了推荐的降水方案.通过对各降水方案的分析可知...  相似文献   

6.
张勇  赵云云 《人民黄河》2008,30(1):75-76,78
为了解基坑降水过程中周围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情况,根据地下水动力学的稳定流和非稳定流原理,介绍了干扰群井基坑降水设计中基坑及周围地下水位实时预测方法,并编制了相关程序.实例分析表明:降水井的布置位置对降水结果影响较大;预测基坑最终地下水位降深,可按稳定井流和非稳定井流2种方法计算,但降水过程的地下水位实时预报必须采用非稳定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基坑降水总涌水量,求取各降水井的最优单井抽水量与最优降水井数,建立了基于目标函数法的基坑降水最优化模型。以河南省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渠首倒虹吸段基坑降水工程为例,运用目标函数法建立了倒虹吸段基坑降水最优化模型,调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工程实例的倒虹吸段基坑降水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并采用GMS数值模拟软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分析。优化与模拟结果表明:在满足基坑施工要求、保证周围环境安全的条件下,采用Fmincon函数和GA遗传算法优化结果分别比原抽排计划(3个月)减少总涌水量624 300 m3和546 390 m3,对单井抽水量和井的数量方面也能进行合理优化。因此,采用目标函数法调用优化工具箱进行基坑降水优化设计是可行的,能取得很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白鹤  王靖  张文胜 《西北水电》2022,(5):109-115
富水砂层狭长型地铁基坑工程施工中,降水是其重点考虑问题。依托西安某地铁基坑工程,对比了等间距对称布置和间隔“之”字形布置两种基坑降水方案,利用MIDAS GTS对基坑降水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合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富水砂层狭长型基坑工程,两种降水方案水位降深均可满足施工要求,采用间隔“之”字形的管井布置方式可以减少降水井数量,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较小;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基坑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较小,地表沉降的改变主要由基坑开挖引起;经现场监测数据进一步验证,地下水位实测值与计算值接近,周边地表沉降符合规范要求。间隔“之”字形管井布置方式可对今后类似狭长型基坑工程降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安淮站涵基坑降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安淮站涵基坑开挖工程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该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基坑涌水量计算、井点数的计算、井点间距的确定,以及井点布置,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怀宁县武昌湖(北)排涝站工程基坑降水为例,阐述了强通水性砂基坑降水的井点计算和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深基坑降水往往伴有地面不均匀沉降等环境问题,人工回灌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多场耦合作用理论,建立水—土耦合模型,应用Processing Modflow软件数值模拟了不同回灌井布置方案下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设置回灌井后,基坑周边地面的沉降量明显减小,且回灌处相对远离基坑的地面沉降减小十分显著;在一定范围内,相对远离基坑处的回灌效果优于相对近基坑处。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四面环水的淮阴三站基坑截渗与降水的成功实践,着重从工程水文地质特性、防渗墙施工工艺特点及其适用条件、基坑涌水量计算、覆盖层厚度验算等方面,分析高承压水地基上深基坑合适的截渗形式和降水计算方法,进一步阐明多头小直径深层水泥搅拌桩防渗墙技术的设计要点、施工要点及其检测内容以及基坑降水井的合适布置,以实现高承压水地基上大型泵站基坑防渗稳定设计合理、施工安全、质量可靠、投资较省,为南水北调其他大型泵站的基坑防渗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工建筑物基坑井群降水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凯 《东北水利水电》1995,(12):7-10,16
基坑井群降水的优化设计与井群的成井费、排水运行费及降水初期地下水位的降深速度要求有一定的函数关系,而常规的井群降水设计则未能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往往造成排水井群的成本提高或降水运行费用增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井群排水的费用函数,并以其获得最小值为优化目标,采用非线性规划原则,提出了基坑井群降水最优参数的计算公式和求解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基坑井群降水工程设计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强 《云南水力发电》2014,(3):25-27,49
以西安地铁4号线和平门站为基础,重点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区深基坑降水施工措施以及降水井布置、降水半径、渗透系数的合理选择,始终保持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处于无水作业环境中,以及基坑降水过程中对周边土体与铺盖系统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大井法在基坑涌水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长江流域某水电站坝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降水工程实践,对原基坑降水方案进行了评述,指出原方案在计算参数的求取和围堰基坑水量来源分析还存在不足。根据大井法原理,将基坑沉井群概化成带状大井,分析了带状大井的补给源,求取了基坑含水岩层的渗透系数,结合水文地质条件选取补给半径为计算影响半径;利用“大井”解析法理论,计算出带状沉井群的涌水量,其结果与工程降水实际相符。对大型基坑涌水量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耿楼枢纽船闸基坑开挖采用了深井降水技术,确保了基坑开挖和建筑物施工期间干地施工要求.文章介绍了降水方法的选择、降水计算、降水设施布置、降水设施施工及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7.
葛蒙 《陕西水利》2023,(3):133-134+137
泵站厂房基坑施工降水设计是灌区泵站改造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降水影响半径、涌水量、单井出水量及井数、井距及井深等计算,合理确定基坑降水井的平面布置、数量、井深及滤器长度等特征数据,合理选定水泵类型,并从降水井施工、检测和维护等方面提出要求,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纬三路过江通道南岸工程为背景,结合场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借鉴该地区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基坑降水的影响半径及场区综合渗透系数参考值,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基坑的降水计算与设计,详细介绍了疏干井和降压井在基坑降水中的应用。最后,建立地下水渗流数值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基坑内承压含水层降水效果进行模拟验证。模拟结果表明:该降水方案合理可行,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实践表明降水方案合理可行,可为该地区其他类似基坑降水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井点降水在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开挖常会遇到地下水和地表水大量浸入,造成基坑浸水影响施工顺利进行。尤其对于较大的地下构筑物或基础在地下水位以下含水层中施工时,一般需要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根据井点降水在京唐港开发区供水工程(一期)水厂清水池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应用,论述了井点降水的适用条件,井点布置,涌水量的计算和水泵选型,以供其它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正民 《陕西水利》2011,(5):124-125
本文结合工程施工实际,针对河漫滩细砂地层基坑降水的特点,分析选择了适宜的降水技术方法,进行了降水参数计算,确定了降水系统布置形式,对降水工程进行了设计,为同类工程地下水位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