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混凝土坝、混凝土施工的各主要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讨论了混凝土坝仿真计算系统与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建模及实现过程,并将其应用于石门坎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施工仿真中,达到了预期目的。将大坝仿真计算系统与三维可视化系统结合起来,直观、清楚地描述大坝混凝土浇筑过程,为大坝施工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利用三维景观技术在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中创建三维数字景观图的制作方法及流程,并就三维景观图制作过程中的基础数据质量控制、三维建模、纹理数据获取和编辑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林婕 《小水电》2007,(3):54-56
以贵州蒙江灰洞水电站的三维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三维可视化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体会,展示三维可视化设计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广阔前景。图7幅。  相似文献   

4.
针对广阳水库地层层数多、层间结构复杂的现状,根据现场勘察钻孔资料,利用钻孔数据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直观展示壤土和沙壤土地层的交错关系、展布特点以及黏土层在库区的不连续特性,并基于建立的数值模型,计算论证了黏土层和下部壤土互层可以共同作为防渗墙相对隔水层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GIS技术也逐渐发展出不同分支,包括二维地理信息系统、WebGIS、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中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技术以其直观、形象的可视化表达方式,真实再现了区域的三维环境,为水土保持项目的管理、规划和成果展示提供了直观的可视化平台。  相似文献   

6.
水电站坝基岩体单孔声波测试数据表现出强烈的空间性,而基于用枯燥的数据、统计表格、波形图或二维平面图来表达坝基岩体波速在建基面以下空间分布的方式极为抽象。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将空间内离散的点数据进行三维成图,即可将一个形象的物性参数空间分布模型展现出来。在立洲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表明,将分散分布的单孔声波测试点数据进行三维成图后,直观形象地表达了声速在空间的分布,指导了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7.
三维协同设计的可视化是其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如何合理的利用这一优势,创造出新的工作方式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设计过程中的沟通、设计、出图、展示四个环节,探讨了三维可视化如何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改变和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8.
郑迪  严勇  杨光 《人民长江》2013,44(5):15-17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三维设计能显著提高设计效率,但设计成果难以在施工现场进行展示,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以iPad移动终端为例,提出了将三维设计成果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展示的解决方案。针对三维设计可视化技术的实现问题,提出了采用三维模型分割、三维模型压缩、数据专线(通信卫星)实现远程通信的解决思路。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移动三维可视化在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思路,可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水利工程建模过程复杂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World Wind的水利工程三维建模方法。设计了三维建模流程,基于World Wind搭建三维数字地球平台,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实现模型在平台上的加载与管理。以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为例,建立可视化环境,开发水库三维模型,并在数字地球平台上实现水库模型的加载与展示。实例表明:基于World Wind的数字地球平台具有较好的扩展性与可视化效果,提出的水利工程三维建模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水利工程的三维可视化仿真,具有较好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高密度电法二维剖面图不能直观地观察目标异常体的走向、空间位置与形态的问题,实现高密度电法剖面的三维可视化,研究并实现了利用三维栅状图来实现高密度电法剖面三维可视化的模型,从而实现了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方位观察目标异常体的走向、空间位置与形态。该模型被成功应用在白马航电枢纽黑大桥料场剥离层的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型渠道传统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将地理数据信息化及三维信息模型引入渠道设计中,提出大型渠道设计的新理念,并初步创造了一种相对理想的设计新模式。将该模式应用到济平干渠的设计中来,并将设计流程及结果与传统设计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设计模式在效率和效果上都优于传统的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信息社会中的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决策者通过可视化信息系统直观、形象、全面地掌握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市场变化情况 ,有助于作出正确决策 ,有利于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M模型的河道槽蓄量计算方法与结果可视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常用的两种河道槽蓄量计算方法,存在有效计算参数较少,计算粗略及结果不能可视化的缺点。基于DEM模型的河道槽蓄量计算方法,是在矢量化河道地形图上提取带高程信息的图形要素生成河道的数字高程模型,给定计算边界,然 后依据DEM原理计算河道槽蓄量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结果精度,而且结果可 以实现三维可视化,能确定槽蓄量分布状况,有利于防洪抗险的决策。 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长江口南支河道近百年来的演变特征,利用该河道1900-2001年的海图资料,建立河道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并对其1900年以来的冲淤演变进行可视化表达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DEM是进行河道演变可视化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②1900-2001年间长江口南支河道槽蓄量略微增大,0 m以深槽蓄量年均增大0.027亿m3;整个河道区域表现为微冲,年均冲刷量为0.033亿m3,年均冲刷厚度为0.37cm(包括人工挖泥吹填、疏浚量在内)。③不同时段和不同河段的冲淤状态不同。1958年以前和1979年以后河道演变表现为冲刷和扩大,在1958-1979年间为淤积;位于南支河道入口处和出口处断面的冲淤变化比河道中段断面剧烈。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水电工程科技成果传统二维表达模式存在的学习难、解读难、查阅难等问题,分析了水电工程科技成果传统的纸质承载形式在信息传递与表达上的局限性,提出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水电工程科技成果可视化概念。应用场景还原技术、三维模拟技术与三维互动技术,对水电工程施工对象建立数字化模型,实现了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的可视化仿真,以及虚拟施工对象的全方位、多角度浏览互动,在短时间内大量、精确传递科技成果信息,赋予科技成果全新的、高效的学习体验,同时也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评审鉴定和转化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利用AutoCAD软件完成新盖房水利枢纽三维可视化系统制作中,总结了新盖房枢纽可视化制作软件选择、利用AutoCAD软件制作三维模型的技巧,利用这些技巧使工程可视化三维制作更快、更便利。  相似文献   

17.
水利工程溃堰洪水演进分析对工程设计与灾害预警有重要意义。基于Virtual Reality Platform(VRP)平台,利用图形图像处理方式直观地模拟洪水演进过程,系统全面地分析洪水要素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融合多种数字处理技术进行数据可视化,建立洪水水力要素的时序变化与图形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现河道溃堰洪水水位、水深等水力要素的演变过程。实例说明VRP可模拟围堰溃堰洪水演进全过程,实现动态分析与用户交互,表明基于VRP的溃堰洪水演进动态4D可视化对洪水风险整体分析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管理好大型渠道边坡监测中海量数据,快速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物理力学规律,基于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南干渠边坡的需求分析,应用Visual Basic.Net2008编程语言与CAD Viewer组件等编程技术,开发了大型渠道边坡变形稳定监测与失稳预报软件,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输入输出、数据预处理、预测预报分析、工程资料可视化在线浏览、监测原始数据和监测成果的图形报表输出等功能,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南干渠边坡监测实践中,为该渠道边坡监测提供软件支持,为实现监测和施工现场管理信息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