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江西自古以来矿产丰富,采矿业历史悠久。同时,采矿业工业遗产也是近现代工业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业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以萍乡安源煤矿为例,对煤矿开采设施和流程,采矿业工业建筑遗存和功能划分,以及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建议三个方面对江西省采矿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廖启鹏  王哲 《新建筑》2022,(4):83-87
作为中国营运时间最长的城市轨道铁路,汉冶萍铁路将黄石工业遗产片区孤立的工业遗产以类似文化线路的方式串联起来,在城市百年变迁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历史意义。根据国际、国内工业遗产认定和铁路遗产价值构成研究,结合汉冶萍铁路的发展历程、功能变迁,以及与黄石城市格局演变等的耦合关系,建立时空维度下的汉冶萍铁路工业遗产价值体系,进而从本体价值、引申价值和潜在价值三方面阐述汉冶萍铁路遗产的多维价值内涵。研究旨在提升汉冶萍铁路遗产的关注度,为其保护与更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存量发展背景下,工业遗产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及认定工作是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础性环节。本研究从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技术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五个方面构建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在分析梳理广州市潜在工业遗产的基础上,通过资料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潜在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从而为工业遗产的认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运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于2003年通过的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界定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杨树浦地区工业发展历程和地区环境特征,在对地区范围内的工业遗产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艺术审美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对工业遗产建筑进行了价值评估,针对工业遗产建筑的不同类型和法定身份提出了分级分类保护的措施;针对城市重要的工业遗产滨水地区,从规划设计创新、低碳生态利用、宜人社区塑造和整体风貌维护等角度,深入探讨工业遗产地区整体保护和全面复兴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6.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存利用好工业建筑遗产对推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通过系统地梳理成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对成都现存的工业建筑遗产类型给予总结,并对成都工业建筑遗产的布局、空间形态和风格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成都工业遗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对成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并对改进工业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众在使用新媒体参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中能够感知多媒体的社交娱乐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经济成本价值。以此为基础建立新媒体感知价值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意愿概念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多媒体三个维度的感知价值直接影响公众使用多媒体参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态度,感知社交娱乐价值还直接影响公众使用多媒体参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意愿。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中的旧建筑改造,特别是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工业遗产建筑的特殊性已形成一种新的遗产保护理念,其价值值得我们从城市建筑学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去思考这个现象的现实意义。针对工业遗产中庭院的价值进行探讨,以期对目前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黎明 《山西建筑》2010,36(26):33-34
基于消费主义文化主导的视野下,人们对于历史及历史建筑保护的误解,对遗产、建筑遗产和遗产保护等概念作出科学分析,通过与美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横向比较,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保护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建筑遗产的保护更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中法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从工业遗产的保护思路与方法、发展历程和再利用效益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反思我国目前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上的欠缺与不足,提出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5)
Firstly, the status quo of Pingxiang City as a resource-exhausted city was introduced firstly,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Anyuan Coal Mine, which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raditional coal industry in Pingxiang, was summarized.Moreove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value of mining heritage were analyzed, an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ine heritage tourism and urban transformation should be combined.The planning of Anyuan National Mine Pa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was analyzed to provides an idea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相似文献   

12.
杜厦 《城市建筑》2014,(12):25-25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在现有煤矿总体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场地总平面设计影响着场地竖向设计、场内道路设计及管网综合设计等。本文研究了芦村一号煤矿浅谈总平面布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工业遗产经常有保存不易或附身式再利用的遗憾。要在面向工业演进历史与现在保存问题之际,同时有着面向未来的开展性,就应体认工业遗产的后生产情境,并视工业遗产为一个文化物种,通过把握工业遗产的价值理念、进行新社会网络的连结、营造新的公共性、发挥特殊的异质地志感、转译多元的产业智慧、转化参与者的社会角色等方式,使工业遗产在时代变迁的生命真实性流变中,成为众人共享的文化公共财产,并开拓其面向新时代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具有120年历史的重庆钢铁厂的命脉得以延承,在原重庆钢铁厂型钢厂旧址兴建了重庆工业博物馆。为解决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与新建创意产业园区及商业配套间的矛盾以及传统工业区单一空间与新建城市复杂功能的矛盾,通过最大化保留原工业遗存,创造标志性的、鲜明的城市景观,将旧工业园区与新城区整合成完整的多元复合的城市文化和工业博览区。它既保留了工业时代遗留的城市记忆,又使得原工业建筑与城市发展和产业需求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引导性的开发、改建,完成角色的转变,使整个区片重新获得了生命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丰燕  彭蓉 《安徽建筑》2009,16(6):31-32
公园设计对工业遗址的改造与再利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规划观,文章以荆州市城南热电厂改造为例,对如何提升建筑原有品质,创造新的价值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历史地段是城市历史与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段,其中文化遗产更是承载了城市的记忆与精神。遗产旅游步道是将历史地段中一系列文化遗产按照历史进程组织起来而形成的旅游路线。该文基于遗产保护、遗产旅游和遗产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以遗产旅游步道为核心的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方法,并介绍国内外若干遗产旅游步道的典型案例及其相关经验,试图为文物古迹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与再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崔雪刚 《山西建筑》2012,38(15):31-32
以山西省沁源县东盛煤矿的总体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对东盛煤矿的基地现状和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结合矿区的山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地合理规划,从而为煤矿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建筑风貌。  相似文献   

18.
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是城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也是重新发挥工业遗产自身价值的优良途径。欧洲工业遗产巡游线路(ERIH)是欧盟建立的一个跨国协作组织,主要通过网站交流信息,在遗产保护和旅游方面提供协作平台。ERIH网站将欧洲各国的工业遗产地分为锚地、区域线路、主题线路等三个层级,并按照国家、地区、主题、景点重要性等标准进行分类展示。借鉴其经验,提出发展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策略,搭建工业遗产旅游协作平台,系统化地开发旅游资源,加强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9.
沈阳铁西工业区及其改造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归纳和介绍了沈阳铁西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对铁西工业区的文化历史价值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其工业遗产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代工业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城市中留下了许多值得尊重和保护的工业建筑遗产。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在地产开发项目中如何利用这些工业遗产文化和经济价值来促进旧城活力的再生,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以无锡"西水东"这个住宅开发项目为蓝本,通过对"西水东"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成果分析与总结,探讨住宅项目中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可能性与再利用的策略,明确其对城市空间环境的改善、城市记忆的积淀、城市生机魅力的保持以及对城市文化复兴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