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一件优秀的产品包装不仅要具有实用性,而且要更具美观性,所以产品的包装设计特别是结构设计应充分贴合包装内装物的特性,兼顾视觉美感和实用功能。本文主琴阐述如何根据产品的特性去设计出合理的包装结构,使得包装的视觉美感和实用功能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4.
5.
论包装设计的绿色效能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包装的材料、形式进行“适度、健康、可回收”的绿色效能研究,并尝试将包装设计同有关诸多环节因素结合成一体,加以实践。提出了通过包装设计提高包装的绿色效能,寻找一种与环境、自然相互协调的设计思路;同时认为,包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包装从一种简单的满足人类要求的低级模式升华至与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共生互补”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7.
论日本无印良品包装设计的禅意美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禅宗文化对日本生活和艺术的影响深远而精妙,分析指出日本无印良品包装设计的设计理念与禅宗思想的内在联系,并从材料、形态、色彩3方面探讨其所蕴含的禅意美,为当代包装设计美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10.
以实例为依据,以理论为指导,对纸器包装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和参数化设计,建立典型纸器包装结构参数化设计的一般实现方案,探索包装结构的规范化设计,为计算机辅助包装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首先提出了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社会审美观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并从传统审美观、生态审美观、实用主义审美观、后现代主义社会审美观4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审美观的审美特点,以及它们各自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情况。指出社会审美观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能让商品包装设计更加接近目标受众。 相似文献
12.
解释学美学的"视界融合"原则使过去视界与现在视界相结合,因而当代环境设计可在可行范围内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活化"与"保育";据"效果历史"原理,艺术(包括建筑艺术)作品的生命是超越时间限制的,处于不同历史时空的人们解读作品可见仁见智;"合法的偏见"原理为个人意识乃至社会意识有力地影响人们对建筑的解读提供了一个美学视角,人们据此可改变和拓展历史建筑的功能。而在接受美学影响下,环境设计立足于接受者即环境使用者的真实需求,使设计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13.
14.
现代包装设计强调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追求包装材质的人性化,追求人体工程学与包装造型的有机结合等,用生动的设计诠释着“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基于食品的基本包装要求,通过详细分析获得2007和2008世界之星包装大奖的食品包装设计案例,阐述了最优食品包装设计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装潢造型设计中应当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并探讨了当今世界食品包装技术的创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论现代包装个性化设计的倾向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随着统一消费市场的日益细化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包装个性化设计呈现包装容器造型设计艺术化、装潢设计传统化、结构设计科学化和人文化等个性化设计倾向,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着“人”。社会与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雨花茶”的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雨花茶”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包装理念,根据顾客购买意图,设计了自用型包装盒、礼品型包装盒、塑料软包装袋3种包装方案,并分别对3种方案进行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装潢设计。3种方案中,都对春茶和秋茶进行了不同风格的装潢设计。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国内外一体化包装设计的发展,对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包装工程系统进行了定义,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包装经济模式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包装生命周期循环的全过程,建立了包装工程绿色循环系统框架,提出包装一体化设计是加速包装工程绿色循环系统建立的起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