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红忠  孟永刚  郑皓华 《包装工程》2007,28(11):223-224
肌理具有视觉和触觉双重特性,其在包装设计中有着极强的表现力.从肌理所体现的材质美,形式美及功能美3个方面分析了包装设计中肌理的审美体验,使人们充分认识包装设计中肌理的特性及其对人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影响,以便在设计中将其良好运用,设计出更多宜人的包装.  相似文献   

2.
宋兵 《中国科技博览》2009,(36):236-236
一件优秀的产品包装不仅要具有实用性,而且要更具美观性,所以产品的包装设计特别是结构设计应充分贴合包装内装物的特性,兼顾视觉美感和实用功能。本文主琴阐述如何根据产品的特性去设计出合理的包装结构,使得包装的视觉美感和实用功能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现代包装》2006,(7):36-37
在强调工业美学的今天,完美的包装能很好地帮助香水、彩妆和个人护理产品,而一旦与高成本联系上,即使是普通包装。也会使企业走向破产,这就是包装库存的重要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包装造型结构的规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林  谢智武 《包装工程》1996,17(6):44-45,41
根据包装造型结构的规范要求,形态变化规律和特征,系统地阐述了它们的整体关系,从而达到科学规范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5.
论包装设计的绿色效能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席涛 《包装工程》2005,26(2):97-98,101
对包装的材料、形式进行“适度、健康、可回收”的绿色效能研究,并尝试将包装设计同有关诸多环节因素结合成一体,加以实践。提出了通过包装设计提高包装的绿色效能,寻找一种与环境、自然相互协调的设计思路;同时认为,包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包装从一种简单的满足人类要求的低级模式升华至与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共生互补”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陈希 《包装世界》1996,(6):24-25
包装设计是商品包装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综合性的特殊艺术。凭借绘画、摄影、书法、图案、立体造形等多种艺术手法,通过利用各种材料和工艺制作,生产出具有保护商品、宣传商品、推销商品的包装,在国内市场上享有“无声推销员”的美名。包装设计工作的实践说明,一个优秀的包装设计师应该是位综合性通才。优秀的包装设计师,是不仅勤于造型艺术的绘画、摄影、书法等专业,而且要精于印刷工艺的各种技术,还要求具备有一定的市场营销学、文学、民俗学和美学的素养。本文就包装设计艺术特点和审美之间的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论日本无印良品包装设计的禅意美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陈旻瑾 《包装工程》2010,31(4):120-122
禅宗文化对日本生活和艺术的影响深远而精妙,分析指出日本无印良品包装设计的设计理念与禅宗思想的内在联系,并从材料、形态、色彩3方面探讨其所蕴含的禅意美,为当代包装设计美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9.
10.
以实例为依据,以理论为指导,对纸器包装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和参数化设计,建立典型纸器包装结构参数化设计的一般实现方案,探索包装结构的规范化设计,为计算机辅助包装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和畅 《包装工程》2012,(18):115-117,124
首先提出了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社会审美观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并从传统审美观、生态审美观、实用主义审美观、后现代主义社会审美观4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审美观的审美特点,以及它们各自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情况。指出社会审美观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能让商品包装设计更加接近目标受众。  相似文献   

12.
寇瑞冰  朱力 《包装学报》2015,7(4):89-92
解释学美学的"视界融合"原则使过去视界与现在视界相结合,因而当代环境设计可在可行范围内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活化"与"保育";据"效果历史"原理,艺术(包括建筑艺术)作品的生命是超越时间限制的,处于不同历史时空的人们解读作品可见仁见智;"合法的偏见"原理为个人意识乃至社会意识有力地影响人们对建筑的解读提供了一个美学视角,人们据此可改变和拓展历史建筑的功能。而在接受美学影响下,环境设计立足于接受者即环境使用者的真实需求,使设计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宫廷包装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谢琪  何辉 《包装工程》2004,25(3):186-187
从包装材料及容装性、保护性和方便性几方面,用具体的图例介绍探讨了中国清代宫廷包装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杨帆 《包装学报》2010,2(1):79-81
现代包装设计强调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追求包装材质的人性化,追求人体工程学与包装造型的有机结合等,用生动的设计诠释着“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基于食品的基本包装要求,通过详细分析获得2007和2008世界之星包装大奖的食品包装设计案例,阐述了最优食品包装设计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装潢造型设计中应当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并探讨了当今世界食品包装技术的创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绿色包装的重要内涵是包装减量化、包装易于重复利用、易于再循环和可降解.从介绍芬兰包装业的可回收系统入手,简介了绿色包装选择的优先顺序,探讨了绿色包装结构的主要设计原则,并将其归纳为:避免过分包装、"化零为整"包装、设计可循环重用和重新填装的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包装结构设计和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来简化包装.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包装个性化设计的倾向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胡名芙 《包装学报》2010,2(1):72-75
随着统一消费市场的日益细化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包装个性化设计呈现包装容器造型设计艺术化、装潢设计传统化、结构设计科学化和人文化等个性化设计倾向,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着“人”。社会与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雨花茶”的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斌  吴若梅 《包装学报》2010,2(4):64-66
在分析“雨花茶”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包装理念,根据顾客购买意图,设计了自用型包装盒、礼品型包装盒、塑料软包装袋3种包装方案,并分别对3种方案进行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装潢设计。3种方案中,都对春茶和秋茶进行了不同风格的装潢设计。  相似文献   

19.
梁美华  吴若梅 《包装工程》2007,28(8):198-199
简述了国内外一体化包装设计的发展,对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包装工程系统进行了定义,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包装经济模式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包装生命周期循环的全过程,建立了包装工程绿色循环系统框架,提出包装一体化设计是加速包装工程绿色循环系统建立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