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容玲聪 《中国矿业》1999,8(3):24-27
本文讲述在美国二维地质软件的基础上 ,进行扩充开发建立矿山三维地质模型 ,利用三维模型进行开拓、采准、回采、爆破等各种采矿工程设计 ,使矿山设计自动化 ,并使各种计算、报表输出、图件绘制输出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矿业》1995,4(5):84-84
  相似文献   

3.
4.
矿床地质模型的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建立矿床地质模型传统的估值方法的不足,针对地质变量之间具有空间局域性、连续性和各向异性,以及高度非线性关系的特征,阐述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和方法建立矿床地质模型的可能性优越性,建立了地质变量参数估值计算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结构,描述了地质变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从而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的地质模型估值方法。  相似文献   

5.
平果铝土矿采矿长远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深海采矿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论述了探采结合技术在矿山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及共降低开采损失率,贫化率所取得的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王毓峰 《陕西煤炭》2009,28(4):85-86,100
在采矿设计绘图中,有许多的常用采矿图元绘制时与正规AutoCAD系统中的图元有些差距,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才可以直接应用于采矿设计绘图.基于此,着重介绍了AutoCAD在采矿绘图中常用图形的开发,使采矿设计绘图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应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方法来构造三维实体地质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地质构造,生成的三维地质实体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对地质构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现代化机械设备及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采矿工程也大量的运用计算机来完成一些复杂计算和辅助设计。矿井开拓模式关系着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和整个矿井的技术面貌 ,是决定矿井建设投资、建设速度和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 ,而且还影响矿井较长时期的技术发展 ,矿井开拓模式的正确选择对提高煤炭工业建设和生产的经济效益 ,对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充分地利用煤炭资源 ,对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大同煤矿矿井地质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传统地质工作方法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矿井的要求,提出了开发矿井地质管理系统的可能性、迫切性、重要性和长远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质条件的煤炭开采技术选择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开采效率和产煤量。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经济型综采一次采全高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开采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放顶煤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放顶煤采煤法的回来巷道布置、顶煤回收工艺和矿压显现的特点。说明放顶煤技术在蒲白矿区开采地质条件下,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黄河北煤田高王矿区位于黄河冲积平原,煤炭开采、加工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通过开采前严格评估,开采中积极防范,开采后积极恢复,把矿山开采所造成的地质灾害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梁家煤矿采场条件复杂多变,恶劣的运行环境往往会给设备带来极大的损害。如果不能根据现场的条件变化及时调整设备参数并及时做出优化改造,很容易陷入频繁更换大型备件的被动局面,并严重制约工作面的正规生产。通过科学的技术创新手段对机电设备加以优化改造,使机电设备在复杂的回采作业环境中,发挥最大效应。  相似文献   

16.
准确判定监测对象和监测要素是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在分析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的基础上,确定预测性、聚类性、可测性、易测性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对象及要素的选取原则,依据影响与诱发原因、致患机理、表现形式、危害特点等影响因素,确定了采空(岩溶)塌陷、不稳定边坡等8个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对象,根据监测对象类型、发育特征、变化特点等,提出了地表形变、地下水位等27个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要素。对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效率和预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煤炭智能精准开采已经成为行业大趋势,众多煤炭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和工业示范工程。然而,地质条件的适应性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煤炭智能精准开采的技术瓶颈,迫切需要构建高精度、透明化的工作面三维地质模型。以黄陵煤矿某智能化工作面为例,分析了智能精准开采对地质透明化的时空需求,一方面要确保工作面前方未采区域一定范围内地质条件的"透明化",另一方面要在采煤机完成一次截割的时间内完成透明化工作面三维地质模型的动态更新。统筹分析工作面地质探测技术现状和智能开采的集控水平,提出了构建透明工作面三维地质模型的总体思路:按照不同的地质、采掘阶段,将回采工作面地质模型分为4个层级,即黑箱模型、灰箱模型、白箱模型和透明模型。在工作面设计阶段,基于地面钻探与采区三维地震资料,可以构建工作面的"黑箱模型",其精度处于"十米级";在工作面掘进阶段,开展三维地震资料地质动态解释,可以构建工作面的"灰箱模型",其精度处于"十米级~米级";在工作面采前阶段,综合利用槽波、坑透等工作面地质勘探技术,可以构建工作面的"白箱模型",其精度能够达到"米级~亚米级";在工作面回采阶段,动态融入回采揭露的地质信息,并进行随采地震动态监测,可以构建起工作面前方50 m的工作面"透明模型",其精度达到"亚米级"。为此,亟需研发一批关键技术与装备,主要包括三维地震资料地质动态解释技术、煤矿井下孔中物探技术与装备、回采工作面随采地震监测技术、工作面监测数据地质信息提取和多源异构地质信息动态融合技术等,逐级构建智能开采工作面的地质模型,渐次实现工作面的三维地质透明化,为煤炭智能精准开采提供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 Almost all the coal is produced from open cut mines in Indonesia. As a consequence of open cut mine application, a great deal of coal is...  相似文献   

19.
轻型放顶煤回采与地质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进锁 《煤炭技术》2004,23(7):65-65
详细阐述了轻型放顶煤工艺技术与地质条件的关系 ,以及回采过程中针对较复杂地质条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黎明  冯晓林  王建民 《中国矿业》2021,30(S2):129-135
由于矿区开采周期较长,同一矿区的地质数据呈现信息孤岛,不能有效共享、造成矿区地质勘查工作效率低下且重复投入。针对矿区地质数据呈现海量、多源异构的特点,提出“整理筛选、清理优化、基准统一”的多源异构数据综合集成方法;构建了以GIS中间件和空间数据库相结合的矿区地质数据综合集成模型;围绕地质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以潞安—晋城矿区为研究区域,设计并开发了低成本、易实现的矿区地质数据综合集成可视化平台,该平台操作简单,部署灵活、功能齐备,达到了潞安—晋城矿区地质数据的综合集成的目标,解决了矿区地质数据分散化和同质化等问题,促进地质数据集成化理念在矿区地质勘查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信息化矿山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