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鉴公司制企业的经验,定义PPP项目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概念,分析导致某些PPP项目中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原因,基于避免两权分离的思路,构建以公共部门为控制人的PPP项目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合理配置的概念框架,并提出实现合理配置的注意点,以期为解决剩余控制权配置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6)
文章总结了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配置的理论要素,然后按照这些主题分析国内外文献,发现两权分离是终极控制权配置的核心特征,不同的控制权强化机制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权配置有别于家族性质,终极控制权配置状态依存于公司特征、法律环境等内外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2)
近年来,我国大量优质企业由于国内不允许使用双层股权结构而远赴海外上市。双层股权结构在推动公司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公司治理形成挑战。创始人(创始团队)拥有少量股权却具有高级投票权,存在对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行侵害的潜在可能。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中概股为标的,借助托宾Q,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双层股权结构对投资者利益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权分离度、管理层控制权比例和公司关联方个数对投资者利益具有负向影响,管理层现金流权比例对投资者利益具有正向影响。因此,对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监管层应充分关注两权分离度、关联交易水平和控制权比例,对现金流权比例提出约束性要求,防止中小投资者利益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7):69-74
以2007-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以及直接吸收合并等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收购公司并购后1-2年内股东财富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对公司并购绩效具有"激励效应",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导致公司并购绩效的恶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公司高自由现金流和低成长性会加强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并且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在民营上市公司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
文章以2010—2015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终极所有权的性质和结构与负债水平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负债水平显著负相关,控制权与负债水平呈倒U型关系,两权分离度与负债水平显著正相关,两权分离度与负债水平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受到成长性的影响而变弱;另外,考虑到终极控股股东的性质,地方所属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和两权分离度的正相关关系最显著,非国有上市公司次之,中央直属上市公司最弱。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3)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为金字塔结构,然而金字塔顶层的终极控制权对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我国2011—2013年沪市和深市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终极控制权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终极控制权性质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非国际四大。其次,终极控制权的控制权比例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权性质为国有性质时,控制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为非国有性质时,控制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没有显著的关系。再次,终极控制权的现金流权比例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权性质为国有性质时,现金流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为非国有性质时,现金流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表现为正U型关系。最后,终极控制权两权偏离度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无论终极控制权的性质是国有还是非国有,现金流权比例与控制权比例偏离程度越大,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0)
运用代理理论、自由现金流理论、高层理论,以我国上市公司2010年到2017年的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对经理自主权、财务杠杆与投资关系进行分析和检验。研究发现:经理自主权在民营企业中对投资支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这种正向作用较国有企业更显著;内部职位权和资源控制权对投资支出的正向作用显著;财务杠杆抑制了经理自主权对投资支出的正向作用,抑制了内部职位权和资源控制权对投资支出的正向作用;经理自主权对投资支出的正向作用在投资过度企业比投资不足企业更显著,内部职位权和资源控制权在投资过度企业中对投资的正向作用显著;在投资过度企业中内部职位权能够通过财务杠杆增大企业的投资;财务杠杆抑制了资源控制权对投资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
公司年度报告作为上市企业披露信息的重要工具,对中小投资者意义重大。企业会在董事会报告部分进行自利性业绩归因。为了研究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对自利性业绩归因的影响,文章以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逐一分析公司年度报告,获得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变量。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理论基础,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均呈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5)
公司控制权市场属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一种,公司控制权市场源于国外,并且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国的控制权市场也经历了多个不同时期,并且在控制权市场的研究上方兴未艾。所以,我国的控制权市场的研究方兴未艾。因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关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控制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为始,从具体上对控制市场为我国控制权转移产生的作用和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孔春波 《中国建材》2002,(10):38-40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的企业制度下,激励问题主要是如何激励和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但自从以两权分离为标志的现代公司制企业制度产生及“经理革命”发生以来,由于支薪经理不是企业所有者,其作为“经济人的新亚种”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效用最大化。而经理效用最大化与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者股东价值最大化往往是不一致的,这便诱发了经营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行为目标不一致的现象。由于这种利益的差异及经营管理者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从而产生了经营管理者利用控制权侵犯所有者利益的可能性。为了消除经营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行为目标的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