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厂节能技术专题讲座(下)--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汉镇 《甘蔗糖业》2001,1(5):34-40
1 煮水罐的设置 国内糖厂设置煮水罐,最先是波兰设计和提供设备的江门甘化厂。该厂有大规模的造纸厂和其他综合利用工厂,消耗大量的蒸汽而未收回全部汽凝水。为了提供足够的优质热水供锅炉使用,就在糖厂蒸发罐前装一个煮水罐,增加该系统的汽凝水总量。由于汽轮机的废汽压力较高,为0.35~0 4MPa表压,煮水罐也起到将废汽稍为降压降温以适应蒸发罐参数的作用。废汽大部分(约2/3)进入煮水罐,还有少部分不经煮水罐,经过减压降温后与煮水罐汁汽混合,一起进入第一效蒸发罐。煮水罐和第一效的汽凝水混合作入炉水,其总量约…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实现糖厂最低工艺总耗汽量的二个原则。论证了在煮糖耗汽量处于某一水平时,实现糖厂最低工艺总耗汽量的第1个原则是末效蒸发罐进入冷凝器的汁汽量等于0,第2个原则是要做到末效蒸发罐进入冷凝器的汁汽量为0的同时必须使各效抽出汁汽量刚好满足煮糖和加热的需要,才能实现糖厂最低工艺总耗汽量。对如何安排煮糖和加热用汁汽方案才能实现这二个原则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1存在问题莆田糖厂生产能力为日榨甘蔗4500吨,I效蒸发罐进汽管道配有φ500直角阀,用于控制1效蒸发罐的进汽量和蒸发罐的运行或停罐轮洗。1.阀座2.铜图图1改造前φ500直角间间体图当I效蒸发罐运行一个时期以后,加热管内沉积的罐垢多了,必须对蒸发罐进行停罐轮洗。但是由于φ500直角阀密封性能差,(见图1所示),虽然关闭阀门,却不能彻底切断汽源,还有少量的蒸汽继续不断地往I效蒸发罐汽鼓渗漏,影响蒸发罐按照作业计划停罐清洗。为此,曾经多次求援制造厂家返工处理,但是返工费用昂贵,质量也未能保证,渗漏依然存在。生产中,Q5…  相似文献   

4.
0引言糖厂回收蒸发系统Ⅱ效罐汽凝水作锅炉给水(回炉水)用,可节约能源和减少锅炉水处理费,对于一些水源水质差或缺水的糖厂,还可提高锅炉给水水质;但目前,很多糖厂都因互效罐捕汁器汽液分离效果差,正效罐汽凝水微糖含量过高而不能回收作锅炉给水用。近年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糖厂Ⅰ效蒸发罐应用了新型捕汁器,收到了较明显成效,现将其介绍和探讨于下。1Ⅰ效蒸发罐捕汁器的基本要来根据糖厂蒸发系统的生产特点和糖液特性,对1效蒸发罐捕汁器的基本要求是:①汽液分离效果好;②捕汁器不易堵塞,流阻小;③粘附在捕汁器上的积…  相似文献   

5.
海洲糖厂(500吨/日红糖厂)1970年试制出常压抽汽式红糖煮糖器,使片糖煮炼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和连续化。煮糖器的二次蒸汽(汁汽)温度高达100℃,每小时汽量1.4吨左右。过去这些热量没有加以利用,直接用三台1.7千瓦电动鼓风机把汁汽抽出罐外。1974/75年榨季我们利用这些汁汽来加热  相似文献   

6.
针对糖厂剩余热水和汁汽造成的热污染和水污染问题,提出回收及利用其热水和汁汽废热的工艺,该工艺利用剩余热水加热蔗汁,并利用蒸发末效汁汽加热工艺用水,日榨10 000 t甘蔗的糖厂可节约蔗渣38 764 t/a,回收及利用混合热水和蒸发末效汁汽的热量85 075 714 kJ/h, 一个榨季可节约燃料费11 629 200 元.  相似文献   

7.
分析甘蔗糖厂传统蒸发系统存在问题及热力方案节能潜力,对热力方案进行优化并提出技改实施方案,减少蒸发末效二次蒸汽进入冷凝器,减少制糖一次蒸汽消耗量。本文以某糖厂节能技改为例,提出节能技术改造方案。通过采用低真空蒸发热力方案,提高各效汁汽压力,使蒸发系统各效汁汽抽取尽量推后;增加物料加热级数及用汽种类,Ⅴ效汁汽用于混合汁加热,回收利用汽凝水预热混合汁;提升供煮糖的Ⅲ效汁汽温度等节能措施,达到了降低全厂耗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甘蔗糖厂现行的较合理的多抽汁汽煮糖的热力方案为基础,用糖厂蒸发站应用软件进行了大量计算机模拟设计;提出了甘蔗糖厂在经济运行榨量下的蒸发站压力-真空五效蒸发罐配置的新设计系列。与传统设计系列比较,新设计系列能以较少的投资达到较大的节汽效益,它对甘蔗糖厂的新厂设计和老厂改造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飒  隆江  刘慧霞 《广西轻工业》2001,(4):20-21,19
本文探讨了煮炼阶段一种新的节能方式 ,提出利用清汁代替工艺热水煮制甲膏 ,同时采用三效汁汽加热这部分清汁 ,不仅可以使部分清汁可以不经过蒸发工序而减少蒸发耗汽 ,同时使这部分清汁避免了因蒸发造成的色值升高和糖分损失 ,而且可以减少因冲洗废砂而进入煮糖罐的水分  相似文献   

10.
引言出自于自动控制工程师观点,真空煮糖罐的设计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种魔术,经常包括冷凝器在内的许多形状、不同的尺寸、容量,以及具有设计多重性的进行系统、捕汁器,汽鼓和洗水系统,使自动控制工程师的工作在应用自动控制成为不使人羡慕的工作之一,而当采用自动控制时却是最令人感兴趣和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1.
蒸发罐积垢的形成对蒸发的传热影响很大,它的组成随甘蔗品种和地区的不同而异。本文简述了应用蒸汽烘罐的方法,即停罐后在汽鼓内通入蒸汽,使积垢及加热管受热后膨胀,利用它们间膨胀程度的不同而使积垢从加热管壁上剥落,然后用机械方法清除干净。此法简单易行,不但可以减轻通罐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又节约大量的用化学法煮罐的药剂。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蒸发末效汁汽废热加热蔗汁的新工艺。通过喷射式直接换热器,用水吸收蒸发末效汁汽的热能,然后采用板式换热器,利用吸收了热能的热水来加热蔗汁。如果把蒸发末效汁汽温度控制到70℃,汁汽可以将水的温度从30℃提升到65℃,热水可将蔗汁的温度从25℃提升到60℃,满足了蔗汁一次加热的温度要求。此外还对新工艺进行了效益分析,对于日榨10 000 t甘蔗的糖厂,一个榨季可节约蔗渣25 229 t/a,即节约燃料费1 261万元人民币。工艺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且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我国建成的500吨/日甘蔗糖厂近七十间。这些厂多数采用四效蒸发,各效加热面积除少数厂为170米~2外,大多数厂的一效为200米~2,二至四效各为170米~2。结合现有中型糖厂供、用汽的实际情况,改造生产工艺用汽系统,采用加热(清汁和二级加热除外)、煮糖充分利用蒸发罐汁汽的措施,是节省能源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对蒸发罐的热力分配分别计算了五个方案进行比较。这几个方案中除加热器分别抽用各效汁汽外,煮糖用汽随蒸发罐热力方案的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14.
我厂选用的蒸发系统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带煮水罐的五效真空蒸发系统,优点很多:①采用较高的温度制度,可以从Ⅲ效以后大量抽取额外汁汽,求效糖浆锤度可提高到60-70BX。②采用等压排凝结水,降压自蒸发的然凝缩水系统,较其它系统热能利用率高。③各加热物料采取多级加热,能充分利用低热值热源。④煮水罐的设置使锅炉给水的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也减少了锅炉自制软化水所需的原材料和人工费。本系统对稀汁的要求较严格,清净效率要高,热稳定性要好,以便稀汁入罐后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中(特别是工、正效蒸发罐内)蒸发,不会有大的…  相似文献   

15.
广东各中型糖厂多数用低压锅炉供汽,蒸汽机作原动机发电和驱动压榨机列,蒸汽机废汽压力一般0.6~0.8公斤/厘米~2(表压)因而蒸发系统热力方案受废汽压力限制。多数厂均采用四效真空蒸发,各效罐产生的汁气压力  相似文献   

16.
我厂第一次原糖加工热力系统采用的流程是:清净后的糖汁直接进入后两效蒸发罐进一步浓缩,锅炉来的蒸汽供一、二砂煮糖和一效蒸发罐用汽,蒸发罐产生的二次汁汽供三、四砂煮糖和工艺用水加热,经生产实践证明,这种流程不适合宁城糖厂的具体情況。糖浆走蒸发后,锤度平均提高15.0%,而色值也平均提高11.3°st,经测定蒸发糖份损失在正常操作条件平均约为  相似文献   

17.
引言在1980和1981年榨季,澳大利亚费里米德糖厂用一列10210米~2的四效蒸发系统处理每小时榨400吨甘蔗的蔗汁量。1982年榨季,由于重新安排压榨机列和装置两台平行的甘蔗渗出器,使榨量增加,被迫临时重新使用两个很旧的蒸发罐作第二效,以11520米~2的四效蒸发系统处理每小时榨500吨甘蔗的蔗汁置。  相似文献   

18.
糖厂蒸发器     
糖厂里应用多效蒸发器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了,利用多效蒸发可以很经济地使浓度12—15%的稀糖汁,浓缩成为60—65%的糖浆。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一个五效蒸发器,由于从每一效沸腾的糖液中所蒸发出来的汁汽(虽然它的温度低于该效汽鼓中蒸汽的温度),顺序地被引入次一效作为加热蒸汽之用,所以每吨的蒸汽所以蒸发出约为5吨水。  相似文献   

19.
在煮糖罐汽鼓下全部空间覆盖一个多孔钛或不锈钢元年以便蒸汽向上吹动糖膏, 增强其循环;蒸汽喷射量80—100kg/hr;与传统煮糖比较,煮制时间减少10%,晶体含最(平均)上升5%,晶体均匀情况改善。由于提纯期间废蜜损失降低,糖产量增加0.02%。  相似文献   

20.
连续煮糖     
前言近年来,澳制糖研究所一直积极从事研制适合予澳大利亚糖业的连煮罐。但和间歇罐相比,连续结晶有两个缺点:一、由于物料停留时间分配本来就较宽,所产生的晶体粒度分配往往更宽。就澳大利亚糖业而言,保持晶粒均匀这一质量标准是主要的。二、当汽鼓加热表面迅速出现严重污染时,随之而来的是产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