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燕麦粉和小麦粉为原料,以燕麦挂面的断条率及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燕麦挂面的制作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燕麦挂面制备过程中,燕麦粉质量分数为8%,加水量为32%,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0.2%时,制备的燕麦挂面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慈菇为原料,先通过一定的工序制备慈菇粉,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再通过特定的工序制备慈菇粉面条,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慈菇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慈菇粉的添加量17%、加水量36%、和面时间4.5min、熟化时间12.5min。该条件下制作的慈菇面条呈米白色,表面光滑,耐咀嚼,口感爽滑,具有清淡的慈菇香味,其感官评分为92.5分,熟断条率为0%,面条膨胀率为78%,综合评分为91.1分。  相似文献   

3.
以麻球品质评分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麻球制作工艺参数中的初始油温、油炸温度、油炸时间、饧面时间,以及配方中加水量、加糖量、小麦粉添加量、熟粉团比例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麻球品质评分的工艺参数主次顺序为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初始油温饧面时间,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饧面时间3h,初始油温100℃,油炸温度120℃,油炸时间20min。影响麻球品质评分的配方主次顺序为加水量加糖量熟粉团比例小麦粉添加量,最佳制作配方为加水量90%,加糖量15%,小麦粉添加量5%,熟粉团比例1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湛江和海南马氏珠母贝珍珠层的加工方法,解决了珍珠层粉重金属超标、p H偏高的问题。从贝壳选择、珍珠层制取工艺、珍珠层的粉碎等细节入手,详细阐述了用碱法制取珍珠层应该注意的方面。采用这些方法制得的珍珠层粉质量纯正、重金属含量低。  相似文献   

5.
实验以小米为主要原料,山药为辅料,制得色、香、味感官品质俱佳的小米山药糊。并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对小米粉制备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小米粉制备的最佳工艺为:加水比例1∶5,小米浸泡40min,蒸制19min,打粉4.7min。对9组小米山药糊的添加剂配方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感官评定,确定最佳添加剂配方为:CMC-Na1.5%,黄原胶0.8%,麦芽糊精6.0%。通过对5种山药片干燥方法进行对比,得出最佳方法为冷冻干燥。采用以上加工工艺可制得感官品质较佳的小米山药糊,为现代人健康饮食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小米为主要原料,山药为辅料,制得色、香、味感官品质俱佳的小米山药糊。并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对小米粉制备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小米粉制备的最佳工艺为:加水比例1∶5,小米浸泡40min,蒸制19min,打粉4.7min。对9组小米山药糊的添加剂配方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感官评定,确定最佳添加剂配方为:CMC-Na1.5%,黄原胶0.8%,麦芽糊精6.0%。通过对5种山药片干燥方法进行对比,得出最佳方法为冷冻干燥。采用以上加工工艺可制得感官品质较佳的小米山药糊,为现代人健康饮食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冷榨脱脂豆粕、小麦麸皮、苦荞粉为原料制备苦荞酱油成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苦荞粉替代麸皮比例、加水量、蒸料时间、制曲时间4个因素对成曲中性蛋白酶活力和糖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酱油成曲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苦荞粉替代麸皮比例60%,加水量80%,蒸料时间30 min,制曲时间39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成曲酶活力最高,其中性蛋白酶活力达1 150.81 U/g,糖化酶活达1550.25 U/g。  相似文献   

8.
研究优化传统米酒中添加山药混合发酵制备山药米酒的方法。以拌曲加水量、山药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4个单因素作为对山药米酒的口感、形态色泽和香气等特性影响的主要因素,运用响应面对其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得到山药米酒混合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拌曲加水量为43%,发酵时间为65 h,山药添加量为5%,发酵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选用信阳杂交籼米,研究粉坯加水量、老化时间、老化温度对米粉老化影响。实验表明:影响米粉老化显著程度的大小顺序为老化温度>粉坯加水量>老化时间,并得出米粉老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坯加水量37.5%、老化温度4℃、老化时间3 h。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对马铃薯面条的制作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粉在马铃薯粉和小麦粉的混合粉中的最佳比例为20%;面条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40%,食盐量1.0%,黄原胶量0.4%,揉面时间8 min,熟化时间25 min,此条件生产出的面条,表面光滑、食味好、品质好。  相似文献   

11.
微囊化速溶香蕉粉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胶囊化生产速溶香蕉粉。香蕉酶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料液质量比1∶1,果胶酶用量0.08mL/kg,淀粉酶用量0.04%,温度40℃,反应时间90min,得率达80.2%。酶解香蕉浆经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生产速溶微囊化香蕉粉粉末,干燥过程的进风温度为185℃,出风温度为80℃。速溶粉产品有良好的速溶性和乳化稳定性,较好的复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结合工厂实际优化肉苁蓉速溶咖啡配方加工工艺。方法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D-最优混料设计对肉苁蓉速溶咖啡配方进行优化, 考察总粉量、加糖量、总浸粉的占比及肉苁蓉和咖啡浓缩液的质量比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建立组成成分与肉苁蓉速溶咖啡感官评价之间的回归模型, 通过JMP软件优化得到最佳的加工工艺条件。结果 肉苁蓉速溶咖啡的最佳工艺配方: 总粉量20%、加糖量25%、总浸粉55%、肉咖比1:2、2种混合浓缩液与麦芽糊精之比1:0.6; 最佳的冲调比例: 粉水比1:8。在此条件下的感官评分为96.80分, 与预测感官评分的偏差为0.23%,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及模型真实有效, 可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掌叶梁王茶叶为原料制备速溶茶粉,并研究其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性,为梁王茶的深度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热水浸提法制备速溶茶粉,通过比色法研究梁王茶叶及其速溶茶粉的化学组分及其抗氧化能力,并对梁王茶叶17种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梁王茶叶的主要化学组分为:水溶性总糖47.32 g/kg、总多酚13.76 g/kg、水溶性蛋白质9.58 g/kg、水溶性氨基酸5.91 g/kg、水溶性多糖1.89 g/kg、总黄酮0.88 g/kg。梁王茶叶含量最多的游离氨基酸是组氨酸45.74 mg/kg。梁王茶叶速溶茶粉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温度85℃,浸提60 min,浸提次数3次,此条件下速溶茶粉的提取率达到39.88%。所得梁王茶叶速溶茶粉的主要化学组分为:水溶性总糖236.05 g/kg、水溶性蛋白质99.47 g/kg、水溶性氨基酸30.83 g/kg、总多酚27.08 g/kg、水溶性多糖17.99 g/kg、总黄酮2.03 g/kg。梁王茶叶及其速溶茶粉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3.92、1.60 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2.84、1.36 mg/mL。速溶茶粉浓度为3.5 mg/mL时,其还原力为3.343;茶叶浓度为15 mg/mL时,其还原力为2.966。研究表明梁王茶叶速溶茶粉营养丰富,并含有一定量的多酚、黄酮及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一款较为健康的速溶茶饮品。  相似文献   

14.
双瓜保健挂面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双瓜保健挂面的加工技术。结果显示,在高筋玉米粉中添加南瓜粉6%、苦瓜粉4%、沙蒿胶粉0.2%,加水量48%,可制得营养丰富、色味俱佳、宜于糖尿病人食用的玉米挂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开发焙焦油莎豆粕速溶咖啡并对其品质进行研究。方法 将制备的焙焦油莎豆粕速溶粉与咖啡速溶粉、白砂糖、脱脂奶粉进行复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指标,优化产品配方。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咖啡品质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微流变分析冲释稳定性,确定食用条件。结果 确定焙焦油莎豆粕速溶咖啡最佳配比为焙焦油莎豆粕速溶粉添加量35%,咖啡速溶粉添加量5%,白砂糖添加量35%,奶粉添加量30%。咖啡成品脂肪含量为0.99%,蛋白质含量为10.01%,溶解度为94.58%,酸度为22.52%,固形物含量为7.75%。咖啡中含有34种香气成分,冲释后2h内具有较好的流变学品质。结论 油莎豆粕中含有丰富的功能活性因子,本产品的成功研发强化了咖啡的功能特性,拓宽了油莎豆副产物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油莎豆副产物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基于单宁酶发酵加工的红茶原料,制备高茶黄素含量的速溶红茶。方法 以速溶红茶中的茶黄素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对红茶原料进行两种提取溶剂处理和不同茶叶状态,即茶叶和茶叶磨碎样处理,同时分析其感官品质及其它化学成分含量。结果 本研究发现用60%乙醇提取工艺制备的速溶红茶中,茶黄素含量显著高于水提取工艺,茶叶状态则是茶粉原料浸提效果显著高于茶叶原料浸提效果,且速溶红茶中茶黄素含量达到2.3%,是传统红茶原料中茶黄素的3倍,速溶红茶得率达到了38%。结论 以高茶黄素茶叶为原料,并将其磨成粉,用60%乙醇提取作为提取剂制备速溶红茶,其制备的速溶红茶富含茶黄素,为速溶茶的生产加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夏秋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红茶和香菇为原料,通过微波程序化升温混料直提、二级切向流微滤-反渗透膜组合浓缩和喷雾干燥制备菌菇速溶茶产品,并对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所制得的菌菇速溶茶产品呈粉末状,无结块,色泽红棕色,有较显著的菌香;冲泡后,汤色橙红,滋味醇厚伴有浓浓的菌菇味;产品中多糖含量高于15%,多酚含量高于16%,兼具菌菇和红茶的功效和风味,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速溶芦笋粉对小鼠改善睡眠的影响。方法:18~22g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天经口灌胃不同剂量速溶芦笋粉和阳性对照物(酸枣仁皂苷),观察小鼠直接睡眠作用,连续给予受试物30d后,进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结果:速溶芦笋粉的低中、高剂量组的睡眠发生率分别为25.00%、33.33%和41.67%,均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表明速溶芦笋粉具有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作用;速溶芦笋粉的低、中、高剂量组的睡眠潜伏期分别为23.09、20.29、20.22min,与空白对照组的睡眠潜伏期32.36min相比显著缩短;速溶芦笋粉的低、中、高剂量组的睡眠时间分别为35.89、40.62、45.78min,与空白对照组的睡眠时间29.24min相比,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但无直接改善睡眠作用。结论:速溶芦笋粉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黑米、黑大豆、黑芝麻、大米、植脂末、麦芽糊精、蔗糖为原料研制速溶即食营养糊.黑米、黑大豆和大米经过挤压膨化,将制得的膨化粉与黑芝麻、植脂末、麦芽糊精、蔗糖按不同比例调配,研究其添加量对粉体性质、冲调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添加量为黑米5%,黑大豆2.5%,黑芝麻5%,大米42.5%,植脂末5%,麦芽糊精17.5%,蔗糖22.5%时,所得营养糊颜色、风味、口感、冲调性及流动性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桑叶-苦瓜混合粉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为糖尿病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6组,分别是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和桑叶-苦瓜混合粉4个剂量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对小鼠喂饲基础饲料和桑叶-苦瓜混合粉,测定小鼠的体重、糖耐量、肝糖原以及血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给糖尿病小鼠灌喂浓度为0.20 g/m L,比例为3:1桑叶-苦瓜混合粉结合喂饲基础饲料30 d,与模型对照相比,雌、雄小鼠体重下降受到抑制,雌、雄小鼠体重下降的抑制率分别达到其69.44%和70.31%;血糖分别下降45.8%和42.99%;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下降29.77%和29.54%;肝糖原分别增加了1.42和1.50倍。所以在控制饮食的同时摄入一定剂量的桑叶-苦瓜混合粉,可以对糖尿病小鼠起到良好的辅助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