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目前煤矿平巷运输方式及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两种运输方式各自的特点,对改革轨道运输系统,采用大容量矿车、高速列车,提高平巷运输能力的可行性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矿是1966年投产的矿井,历经1979年和2001年2次改扩建,使矿井的产量由60万t达到210万t以上,矿井现有3个回采工作面,其中1个综采,2个炮采。原煤运输采用电机车牵引3t底卸式矿车,排矸采用电机车牵引1t矿车。  相似文献   

3.
针对铜矿峪矿530 m中段有轨运输设计,对所提出的6 m3底卸式矿车运输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从而为确定方案提供正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1991年4月上海分院组团赴英参观了三个煤矿、五个辅助运输设备制造公司或厂。主要针对井下蓄电池胶套轮电机车和齿轨车的设计、制造和井下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考察,还对无轨胶轮车、复式能源电机车、蓄电池电机车及机车用蓄电池等产品作了了解。  相似文献   

5.
6.
从轨道和无轨两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矿井辅助运输的现状、设备特点及应用情况,阐述了矿井辅助运输设备的发展趋势、辅助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指出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l 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鹤壁九矿始建于1958年(设计年产量30万t),经过多年开采,现+15水平(一水平)已停采不再出煤,采区集中在-250水平(二水平)生产。  相似文献   

9.
浅谈煤矿井下无轨辅助运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益乔 《矿山机械》2001,29(9):15-16
阐述了煤矿井下无轨辅助运输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介绍了国内的应用现状和国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矸石运输系统的更新和改造,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节省运输时间及方便集中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11.
对三环压盖的制造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介绍了其胎模结构设计、理论计算要点。  相似文献   

12.
<正> 六吨底卸式矿车是我局生产矿井的主要运输设备。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运输工作量逐渐加大。几年来,六吨底卸式矿车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生产的需要,经常出现问题,直接影响着生产的顺利进行。针对这种情况,我厂做出了以下改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底卸式矿车在卸载过程中活动车底门的受力分析与计算,认为车底门的开启角和卸载曲轨的形状是引起矿车跳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底卸式矿车运输时电机车频繁出轨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电机车轴箱下限板的改造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煤矿井下无轨辅助运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振林  李耀辉 《煤炭技术》2006,25(10):29-30
综述了我国目前无轨辅助运输的现状以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对传统有轨与无轨辅助运输进行比较,提出了辅助运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赵兴国 《矿山机械》1998,26(5):33-34
我矿于1992年为了减少二次破碎量,出矿块度由O~SO0mm增大到l~1200mm。原来担负主要出矿运输任务的sin’底卸式矿车,在大块矿石的冲击下,加强梁弯曲,主梁开裂,车底架体强度降低;自动挂钩碰头在井下较恶劣的使用条件下,脱钩或再拖钩时困难,需要人来辅助操作。由于车箱是连续性装矿结构,矿车之间间隙小,人在其间操作存在着安全隐患,碰头结构与巷道不相适应,造成其方轴易断裂,车箱上口外围扣焊角钢的焊缝频繁开裂,车箱与底板之间铰接折页常常出现断裂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改进。1.改进措施(1)车底的改进首先进行…  相似文献   

17.
煤矿掘进生产期间,因条件限制时需采用矿车出矸的方式组织生产,传统情况下人力推车或平巷对拉绞车运输,需工种较多且劳动强度大,而采用风动钻机配合转轮、耙装机尾轮和钢丝绳组装成风动拉车装置。该装置以风动控速,操作简便,加工简易,造价低,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大大提高了掘进出矸工效,为快速高效掘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应用表明,采用风动拉车装置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冬瓜山矿-875中段主运输系统及装备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昆 《采矿技术》2005,5(2):53-54
分析了冬瓜山铜矿400万t/a主运输系统及装备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对10m3矿车和卸矿桥架作相应改造,才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川渝地区中小型煤矿井下现有运输信号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