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如何用图解计算法合理确定水泵的吸水高度及厂家、机电设计、采矿设计如何保证水泵的吸水高度,并对当水泵的吸水高度不足时,应采取的措施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 80年代初期对矿井排水的节能问题,各矿务局都曾作过普遍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水泵运转效率普遍较低,一般都在60%左右。原因是:水泵本身性能不高(如当时较普遍使用的SSM型、АЯП型等老型号,设计最高效率也仅70%左右);水泵选型不当;配用管道等不合理;泵未及时检修或检修质量达不到要求以及吸水高度不合理。致使整个排水系统效率降低,吨百米电耗增加。本文将以一些实验来证实吸水高度对水泵运转特性的影响,并阐明矿井排水采用正压给水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水泵的汽蚀现象和安全运行的条件,根据新的水泵标准中允许汽蚀余量计算水泵的允许吸水高度,并给出了水泵允许汽蚀余量与允许吸上真空度的换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露天矿排土场合理台阶高度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汪勇 《金属矿山》2004,(2):24-26
从安全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建立起了确定露天矿排土场合理台阶高度的数学、稳定性分析模型,进行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该软件进行了凤凰山铜矿金牛露天采场排土场合理台阶高度的确定,与设计相比,优化后,节约排土成本2.76元/m^3。  相似文献   

5.
浅谈如何增强水泵的抗汽蚀性能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刘培宏关键词汽蚀,水泵,吸水高度汽蚀是造成水泵运转效率低、管路及弯头损失大、叶轮及壳体损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竭力避免汽蚀在泵体内的发生。1汽蚀的形成及对水泵的危害水泵启动后,靠叶轮入口处的负压和水面上...  相似文献   

6.
井下排水系统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大的耗能系统之一.焦家金矿通过对水泵吸水底阀的改进,降低了排水阻力,提高了水泵排水效率,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值得类似矿山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对确定粉尘呼吸带高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测定粉尘浓度时,往往要正确确定一个呼吸带高度,以便能测出正确反映人体口鼻器官吸入的粉尘浓度。原煤炭部 MT79—84号文《矿井粉尘测定及评定办法》中明确指出:“把测尘点布置在尘源的回风侧,粉尘扩散得较均匀地区的呼吸带,呼吸带是作业场所距巷道底板高1.5m 作业人员呼吸的地带。在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介绍了水泵工作时的特性曲线及管网特性曲线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编程求得水泵工作时的工况点,它比作图法简便,迅速,精确。对矿山井下排水或其他工程的供,排水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介绍了水泵工作时的特性曲线及管网特性曲线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编程求得水泵工作时的工况点,它比作图法简便、迅速、精确。对矿山井下排水或其他工程的供、排水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离心式水泵发生气蚀的原因 ,指出了它与安装高度的内在联系 ,并运用能量方程导出了安装高度的计算方法及它与真空度及气蚀余量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17.
合理确定水泵的工况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水泵的负载曲线和最佳负载点的计算方法。指出水泵工况点的确定,应保证电机不过载和水泵不发生气蚀的基础上争取较小的吨百电耗为原则;并建议同一水泵应配置两种功率的电机,以便用户选择最佳设备组合,达到充分发挥水泵能力并减少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立民  陈学伟 《煤》1998,7(2):39-42
运用因素分析及回归模型优化方法,得出缓倾斜煤层开采顶板导水裂缝带高度(H)与煤层开采厚度(ΣM)及顶板岩层单向抗压强度的加权平均值(σ↑-)之间的最佳回归方程和相应的回归系数。该回归方程与实测资料验算对具有较高的精度,且中误差小,为煤矿提供一种预计顶板导水裂缝带高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煤炭技术》2021,40(3):112-114
煤田水文地质条件是煤矿开采矿井防治水的基础资料,其中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矿井涌水量预测是矿井水文地质的重点,开采后引起的导水裂隙带影响高度的计算,决定着矿井开采后直接充水水源;而矿井涌水量数据是煤矿设计部门作为防治水的直接依据,其可靠程度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黔北煤田某煤矿为例,通过煤矿开采对导水裂隙带的影响高度计算及对矿井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探讨其影响高度的相关因素,对贵州煤矿多煤层开采导致的导水裂隙带经验公式应用的合理性进行适当修正,对该地区矿井防治水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