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武丽  董宁  朱生旺 《石油物探》2009,48(3):277-284
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位于造山带前陆,强烈的构造活动导致其结构和构造非常复杂,储层特征难以确定。针对这一问题,在对通南巴构造带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正演模型;基于正演模拟结果,提取了20多种地震属性,并对其敏感性逐一进行分析,优选出瞬时相位、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相干及波形等多种对鲕滩储层比较敏感的属性,从而预测了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特征。其中,河坝场构造为Ⅰ类鲕滩储层,马路背构造和狮子坪构造为Ⅱ类鲕滩储层,而母家梁构造和黑池梁构造为Ⅲ类。这套鲕滩储层预测技术方法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研究区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通南巴地区飞仙关组三段鲕滩大面积含气,但对气藏如何高效成藏与富集规律认识不清是制约勘探开发的瓶颈。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结合构造精细解释及典型高产稳产井解剖,探讨通南巴地区飞仙关组三段高效气藏形成机制,分析其天然气成藏过程,并指出下一步勘探方向。通南巴地区河坝场气田飞仙关组三段高效气藏的形成主要受3个因素的控制:高能鲕滩优质储层是高效气藏形成的基础;通源断裂实现源储有效沟通是高效气藏形成的关键;现今有利构造背景促进高效气藏形成。处于通南巴背斜翼部的通江地区发育飞三段优质鲕滩储层和成排成带的通源断裂,烃源岩和保存条件优越,是近期有望实现高效勘探开发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是重要的油气储层,其储集岩体主要为经晚期白云岩化改造的鲕滩坝沉积的致密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铁山坡地区位于开江-梁平海槽的东北边缘,具备发育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条件.但是,复杂多变的围岩和严重的非均质性增加了储层预测的难度,为此,在储层预测中采用了基于信息融合理论的地质模型约束地震反演,把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元地学信息统一到同一个模型上,将各类信息在模型空间进行有机融合,提高了反演的信息使用量、信息匹配精度和反演结果的置信度.同时,利用空间地质约束相干识别技术对储层的含气、含水及气水关系等进行了检测和识别,检测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  相似文献   

4.
利用测井、岩心以及薄片等资料,对川东北地区通南巴构造带飞仙关组第三段(简称飞三段)储层的基本特征和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飞三段储层为鲕粒灰岩,储集空间以铸模孔、粒内溶孔和晶间溶孔为主。飞三段整体是致密的,但储层段仍有较高的孔隙度,由于裂缝的存在从而提高了储层段岩石的渗透率。由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可知,鲡粒灰岩储层具有相对低的自然伽马、低密度、低速度和相对高的电阻率。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破裂作用等因素。通南巴飞三段储层分为四类,河坝1井飞三段储层属于Ⅰ类和Ⅱ类储层。  相似文献   

5.
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鲡滩白云岩储层在晚燕山期到晚喜马拉雅期被多期次"跷跷板"式的构造活动复杂化,地层厚度大但分布不均,储层物性好但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大.在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实钻测井资料,应用岩石物理特征分析、地质建模、正演模拟、地震相划分、地震属性登合分析、波阻抗反演、吸收系数等地球物理技术,对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储层的展布以及物性特征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普光气田的普光2井区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厚度最大,以I类和11类储层为主;大湾井区厚度相对有所减薄,主要以Ⅱ类储层为主;毛坝4井区厚度比较均一,储层物性普遍较好.  相似文献   

6.
通南巴构造带嘉二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南巴构造带嘉陵江组二段(Tj2)下部以砂屑白云岩为主的储层分布广泛,横向分布较稳定,为浅滩沉积,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储集空间类型以铸模孔、粒内溶孔和小型溶洞为主,发育少量晶间孔、晶间溶孔和各种微裂缝。研究认为,影响该区带储层发育的最主要因素为沉积相、成岩后生变化中的白云石化和溶蚀作用、成岩环境变化以及构造破裂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宣汉-达县到巴中的储层勘探——以飞仙关-长兴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汉-达县探区超大型普光气田的发现不仅揭示了区内长兴组-飞仙关组储层沉积演化及其分布规律,还为其他区块相应层位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勘探提供了思路。巴中探区位于宣汉-达县探区的西北侧,是中石化四川盆地另一重要勘探区块。邻区龙4井和区内二维地震资料为本区长兴-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及礁滩分布研究提供了基础。通过经龙4井层序标定的地震剖面以及地震相的沉积解释,获知从长兴礁和飞仙关组内部各滩体的空间分布样式及其演化的内在联系。飞一、二段各发育两期滩体,飞三段发育三期滩体,各滩体的分布样式具有一定继承性,且滩体面积从飞一到飞三逐渐增大。由于四川盆地的储层研究是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因此这一研究成果为井位部署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往川东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主要采用常规剖面寻找"亮点"反射,或作速度反演寻找低速异常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勘探的深入,认识到"亮点"反射或低速异常体不一定真正是鲕滩储层的地震响应。当飞一—飞三段内发育有膏盐层或较厚的泥灰岩段时,也会形成"亮点"反射或低速异常体,如果只靠常规剖面或速度反演,就可能造成误解。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伽马反演,来排除因泥质含量增加形成的低速异常现象,再结合速度反演,较准确地预测出了双家坝地区飞仙关组鲕滩的发育情况,落实了其分布范围,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铜锣峡构造中南段飞仙关组储层主要发育在飞一段和飞三段的鲕粒灰岩中,储层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属裂缝型储层。过去多采用单一方法来预测裂缝型储层,如常用的地震速度反演等,但预测效果往往较差。本研究采用曲率法及STRATA反演来综合预测裂缝型储层,预测精度明显提高;主要是对传统的曲率法进行了重大改进,在各网格节点上分别计算了线曲率及面曲率,经标准化处理后,再提取各节点上的曲率最大值来预测构造裂缝发育区。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中期川东北部地区发现渡口河飞仙关组鲕滩气藏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储层预测工作,采用的主要技术是“亮点”技术。但随着勘探领域的扩大,勘探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该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局限,主要源于岩性的影响,因为石膏同样会形成强反射特征,其次定性的“亮点”技术不能满足勘探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储层“有无、厚薄、好坏、气水”方面的问题。章根据综合分析已钻井测井试油资料指出:鲕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低阻抗特征的强反射特征。并运用地球物理手段提出了,针对鲕滩储层这种特殊岩性的储层识别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储层进行量化预测。  相似文献   

11.
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相预测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属走滑伸展型断陷,古近系东营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为了查明南堡凹陷油气分布规律及勘探前景,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结合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识别南堡凹陷东营组各级层序界面和相序,建立等时地层层序格架和演化模式,综合预测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相和油气分布。研究认为:层序界面、最大湖泛面、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相分布和构造背景是有利砂体分布和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东营组油气分布具有纵向相对集中和平面分带的特点,表现为油气主要富集于最大湖泛面之下的东三上亚段地层中,且多分布于凹陷第二走滑断阶带。图7参16  相似文献   

12.
由于陆相页岩控制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页岩岩相的精细识别及预测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页岩岩相发育的控制因素也一直没有明确。通过近年来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泥页岩岩相及控制因素的持续研究,总结了不同级次等时地层格架下陆相页岩岩相多尺度精细识别标志与发育特征,提出了2种尺度的控制因素。岩相可分为层耦、层耦组、岩相域和岩相层序4个尺度,其中层耦受古生产力、季风、氧化—还原条件联合控制,层耦组—岩相域—岩相层序受物源、气候、构造联合控制,多种因素叠合造就了陆相页岩岩相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研究成果对于系统刻画中国陆相页岩岩相特征、深入理解不同尺度岩相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基于测井资料的多井地质分析还多以人工分析为主,不仅费力耗时,且人为误差较大。等时地层格架下的测井属性分析原理是,在单井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沉积地层的等时地层格架;将研究区多口井同一层序内的测井数据分成若干个等时时窗,用测井属性(测井数据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均方差或变差方差根等)描述每个时窗内的测井数据;最后,基于单井的测井属性值,通过插值方法得到某等时地层单元的测井属性平面图。在伊通地堑岔路河地区,利用测井属性与岩性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岩心和录井资料,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和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   

14.
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二段具有广阔的勘探潜力。本文在分析元坝地区飞仙关组二段鲕滩储集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储集层精细标定、储集层地质建模与正演,确定储集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采用古地貌分析、地震相划分及地震属性分析等手段,确定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和储层宏观展布,并以此为基础,应用稀疏脉冲约束波阻抗反演对储集层孔隙度及有效厚度进行精细预测,建立了一套鲕滩储集层的预测方法,预测了元坝地区飞仙关组二段鲕滩储集层的分布,通过与已完钻井储层厚度及孔隙度的对比,证实了预测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矿物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岩心、薄片、物性分析以及测试分析等多种资料,对开江-梁平海槽南段飞仙关组三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飞仙关组三段储层为鲕滩相沉积,岩性主要为鲕粒灰岩、鲕粒云岩,储集岩大部分表现出渗透率低的特征,鲕粒云岩的孔隙度相对较高;并分析了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认为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解破裂作用是影响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川东南地区,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通过综合分析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等资料,分析了飞仙关组和鲕滩的发育特征。飞仙关组发育完整,可以识别出两个三级层序底界面,均为Ⅱ型层序的岩性、岩相转换面。第1层序海侵期主要发育混积陆棚环境,从第1层序高位期开始研究区进入碳酸盐岩台地演化阶段,鲕粒滩开始发育。第1层序高位期至第2层序高位早期,主要为开阔台地沉积环境,灰岩和鲕粒灰岩为主要岩石类型;第2层序高位晚期,沉积局限台地环境的紫红色泥页岩、白云岩夹石膏层。鲕粒滩主要发育于第1层序高位期和第2层序高位早期。第1层序高位期鲕滩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第2层序高位早期鲕滩则为北东—南西向展布。鲕粒滩分布以第2层序高位早期较佳,为潜在的最有利勘探层位。  相似文献   

17.
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高精度层序格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兴洼陷下第三系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十分发育,主要是一套砂泥岩的薄互层,横向变化快,在地震剖面上难以识别和描述,用常规的地质研究方法难以预测砂体的分布趋势。本文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测井、岩心资料的综合分析,重点对沙四上亚段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共识别出了5个具有等时意义的水进面(四级层序界面),建立了洼陷内沙四上亚段的四级层序格架,在四级层序格架基础上进行了沉积体系分析,并对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对洼陷内隐蔽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纵向上,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中可识别出了18个三级层序、5个超层序和2个超层序组。平面上同,由西往东奥陶系沉积由碳酸盐台地依次过渡为斜坡相和盆地相,其层序的发育呈现由西向东的不断前积,一系列呈前积型的层序向东下超在一个较大规模的下超面上。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三级层序界面导致的短暂暴露及其同生期的成岩作用对台地边缘礁滩相储集体的改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与高级别层序界面相对应的大型不整合面是控制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覆盖区碳酸盐岩地层层序界面的识别很困难,可以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岩心和野外露头等多方面的资料识别层序界面。界面识别时,应从识别野外露头的界面出发,综合应用地震资料,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划分层序界面,并用相邻井互相约束、彼此修正。层序界面的划分对油气勘探有重大意义,可预测川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台缘鲕滩储集层的分布。图7参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