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海电磁道分离同步采集的大地电磁测深观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均匀水平层状介质模型条件,在地面总磁场水平分量与介质电阻率随深度变化无关的假设前提下,利用现有陆上大地电磁测深的仪器设备,在岸上布设磁道,在浅海水域布设电道,进行同步采集,并结合浅海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了浅海大地电磁的观测。在试验中还系统地进行了不同电磁道距离、不同水深点采集及远参考道测量试验,并用一条海陆MT剖面观测对整个试验结果进行方法检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油气藏电性异常模式与电磁法油气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藏的油气水分布特征及其物性差异是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油气藏的电性差异是其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同时油气藏又是一个多相动态平衡系统,其中的双相介质形成的双电层是油气藏激发极化异常产生的根源。分析认为油气藏从立体看来具有“环状三层楼”电性异常模式,因此可根据探测深度与油气藏的位置来分析电性异常特征。针对油气藏的这种特点,可以充分利用电磁法的优势,开展三维高精度电磁油气检测,立体研究油气藏的电性异常规律,预测油水边界,指导勘探部署,减小钻探风险。“环状三层楼”油气藏异常检测的应用示例表明,该方法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3.
油气藏MT激电效应一维正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型实验表明,在大功率人工固定源极低频电磁频率测深的频率范围内,Dias模型适用于0.1~300Hz频率和1~10km深度范围油气藏激电参数提取的要求。考虑油气藏激电参数后,视电阻率、视电阻率比值BρT和视相位、视相位比值BφT曲线存在明显异常,具体表现为:①BρT异常峰值均小于1,表明在大功率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波测深范围内,均能将介质扩散电流阻抗和极化阻抗部分分离,并可“识别”出纯直流电阻率;②电阻率断面类型对响应曲线有显著影响,并在油层位于三个深度层次(浅层、中间层、底层)时呈现一致规律:对于全部频段而言,BρT及BφT峰值对应频率递减顺序为A型、O型、Q型、K型、H型,其中A型、O型、Q型峰值频率较高,K型、H型峰值频率接近并较小;③比值异常峰值及其对应频率与含油气极化层厚度有明确的正相关关系,可通过此性质判断极化层厚度,比值异常峰值与含油气极化层埋深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异常峰值大小判断极化层埋深,但对应频率与深度对应关系不明显,不利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4.
中扬子地区大地电磁与油气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中扬子地区大地电磁资料为基础,综合其它与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在大地电磁解释工作站上,采取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了资料的整理,处理和解释,其间运用了EMAP低通滤波和二维偏移技术等先进手段,并用地震,钻井等资料进行了必要的约束反演,使解释结果更加可信,地质效果大大提高,最后,得出该区燕山期以前的构造格架等重要结论,认为中扬子地区载论是中,新生界陆相地层还是中,古生界海相地层约具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5.
在火山岩覆盖的下扬子盆地南京拗陷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取得了可靠的电性参数。结合地质及其它地球物理资料对其分析研究,认为在火山岩盖层下面存在中、古生代海相沉积地层,并有大片的侵入岩出现。这一结论对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研究和油气勘探工作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MT信号中提取激电信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大深度探测技术的勘探精度、深度和范围。针对MT信号激电信息提取中存在的非线性和非凸特征,通过改进混沌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中进化参数的自适应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统计分布的自适应差分进化两阶段最小构造反演方法。一方面该方法利用柯西分布和高斯分布的统计特性自适应获取进化参数F和CR,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 通过记忆以往迭代过程中的优秀进化参数提高算法后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该方法通过引入第二阶段的反演过程强化极化率对观测数据的影响;通过将正则化参数引入差分进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解决反演的多解性问题。对含激电效应的MT一维模型的反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较好地重构地电结构和提取激电信息并在加噪环境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与其他非线性算法(混沌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标准差分进化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反演结果对比表明,本文算法具有更为优越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高的反演精度,适于微弱激电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反演是大地电磁测深(MT)的关键环节之一。MT反演是多参数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存在多解性;而基于遗传算法的MT反演可提高非线性解的唯一性,它只需要问题的正演公式及给定参数的范围,不需求导数,也不要求有良好的初值,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拟合度高等优点,而且遗传算法作为一种非线性全局优化方法能在全局范围内搜索最优解。通过建模,在正演的基础上进行了反演研究,得到的结果与模型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运用遗传算法反演对实测资料进行了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横穿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弧顶位置的一条长度约为134km的北东向大地电磁剖面对六盘山盆地的电性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和二维定量反演解释,使用V5-2000仪器进行野外采集,通过对82个测点进行测量和资料处理,得到了高精度的工区电性结构图和电性结构综合解译图。文中分析电性结构后认为,4条弧形断裂带和3条次一级断裂带将六盘山盆地自南西至北东依次划分为南、西华山隆起带、海原拗陷、清水河拗陷(包括石峡口断阶带、同心凹陷、窑山凸起)、田家庄拗陷和鄂尔多斯西缘带,其中海原拗陷呈南西深、北东浅的簸箕状,最大沉积厚度靠近海原断裂带一侧,埋深约为6.5km。上述认识与地表地质资料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基于VC平台的大地电磁测深交互式解释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基于VC平台的大地电磁测深交互式解释系统的结构、特点、实现方法以及所采用的关键技术等,采用VC与FORTRAN混合语言编程,使该系统充分利用大地电磁测深原有的资料处理,解释程序,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交互式的处理,解释功能,操作方便,易于使用。  相似文献   

10.
远参考道大地电磁测深(RMT)是在两个点上同时进行观测,与普通大地电磁测深(SMT)方法的差异,只是在资料处理时利用两个测点同时记录的磁道互为参考,但 RMT 的资料质量明显要优于 SMT。文中提供的实例表明,RMT 所获成果在分辨率、探测深度、电性分层方面都比垂向电测深好。  相似文献   

11.
可通过天然或人工露头接入电流的勘探目标体是地球物理勘探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其在矿产、油气、水文工程及环境地球物理领域较常见。如何高效、高精度地模拟接入电流目标体响应的空间分布,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为此,基于油气储层压裂监测问题,提出接触式激发极化法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接触式激发极化法采用接触式供电、地面测量的观测系统,直接供电可有效提高观测信号的强度和精度。采用交错网格四面体剖分,计算离散网格单位场源电流分布,实现了接触式场源的三维有限单元法电磁场数值模拟。定义了比值法计算接触式激发极化法视电阻率计算公式。设计不同方法场源、物理模拟土槽试验及沁水盆地煤层气压裂监测模型,对数值模拟结果与传统激发极化法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接触式激发极化法应用于油气层压裂监测领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李满树 《石油物探》1998,37(1):122-128
在综合物化探勘探油气藏中,电法的应用得到了重视。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应用激电法寻找油气藏的概况,概述了川西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性,介绍了激电法在川西油气田上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影响测区激电法勘探效果的主要原因,最后指出了激电法寻找油气藏的局限性,以及为了进一步提高激电找油气的效果,在激电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主要方法,对各种不同泄漏检测方法的性能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对国内外近年来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尤其是对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认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长输油气管道安全检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储层分析中的自组织映射分析是通过直接分析未知数据体来进行的,特别在勘探早期,可用于储层预测约束的井位很少,借助于原数据体中存在的聚类关系,可大大提高钻井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复视电阻率(CR)法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准噶尔盆地CE油田的上方存在明显的极化异常,其极化率大于10%,电磁相位大干2.0MRI),但电阻率值普遍小于8.0Ω·m,故在该油田的周边地带实施了用于油气田勘探和预测的复视电阻率(CR)法。野外观测采用偶极-偶极装置,资料处理采用一种新的激电异常和电磁感应耦合效应的分离技术——基于柯尔-柯尔(Cole-Cole)模型和布朗(Brown)模型乘法组合的重整化谱参数相位交错拟合法。试验结果表明,CR法可以精细刻画勘探设计中预定深度范围内的激电异常纵、横向变化特征,为井位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预测的激电异常也为随后的钻探所证实。  相似文献   

16.
从油气形成二次泡沫油的角度出发,研究改善稠油油藏冷采后期开发效果的新方法。首先,设计泡沫油非常规注气膨胀实验,验证注气二次泡沫油形成的可行性,揭示其提高采收率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填砂管实验研究天然气吞吐、连续和间歇气驱过程中二次泡沫油形成过程,并建立考虑泡沫油注气特征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模拟注气二次泡沫油形成机理,评价实际油藏中不同注气方式下二次泡沫油提高采收率效果。实验研究表明,注入天然气可以形成二次泡沫油,其主要的提高采收率机理为体积膨胀、粘度降低以及轻组分含量增加。天然气吞吐较衰竭开发提高采出程度7.24%,而连续与间歇气驱导致泡沫油现象减弱或消失,进而使得采出程度低于衰竭开发实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由于注气二次泡沫油的形成,平台12口井8轮次天然气吞吐累积产油量较衰竭开发增加14.7%。行列连续、间歇和边部气驱气窜现象严重,无法形成二次泡沫油。  相似文献   

17.
不整合既可以对油气藏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遭到破坏。通过理论及实例分析,阐述了不整合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不整合的形成导致油气藏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地表,发生各种稠变作用(生物降解、水洗、氧化和逸散等),使油气藏遭到破坏;不整合可延缓甚至中断烃源岩的生烃作用,进而影响油气藏的规模;不整合能否重建形成封闭作用也影响和控制着油气的晚期成藏。  相似文献   

18.
塔河南部地区奥陶系存在3套碳酸盐岩储层: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和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其中,中奥陶统一间房组是塔河南部地区主力产油层段,鹰山组试油以出水为主,良里塔格组因储层物性较差,试油井很少。基于小波变换的频谱分析技术主要反映频率域与流体有关的各种频率参数和能量参数,针对研究区储层的沉积特点,分别探索其油气检测技术。由于高频成分被吸收导致高频能量衰减的衰减梯度属性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一间房组、鹰山组油气水分布特征;85%能量对应的频率属性参数对于良里塔格组油气预测有较好地显示。其中,衰减梯度属性技术在一间房组经过70多口井的验证(包括油层、油气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油气显示、水层和干层等),可有效排除干层,即储层不发育地区,对于区分油气层和水层,预测效果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对第 6 5届EAEG年会上发表的 2 0余篇讨论非地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论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概要了非地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特别是电法在油气勘探应用方面的主要进展 ;介绍了垂直电流测深法、油气藏的直接探测与评价、高速层下成像、以及电法和重力勘探方法的应用史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