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辽河油田冷43砾岩稠油油藏微观驱油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辽河油田冷43断块区为砾岩稠油油藏的特点,利用该油藏的岩芯铸体薄片制作了6块微观仿真地层模型,使用微观可视化物理模拟技术手段,借助显微镜,摄录机及图像分析技术等,直观地观察和分析了砾岩稠油油藏水驱油机理,以及原油粘度和储层孔隙结构对驱替机理和驱替效率的影响,分析了残余油分布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稠油油藏CO2驱油机理室内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模拟CO2吞吐驱油过程,以试验数值模拟结论为基础,利用CO2的压缩性提高油层压力和油井的驱动能量,同时利用CO2的溶解降粘和萃取作用降低地下原油粘度,改善原油流动性。 相似文献
3.
以辽河油田32-18块为例,探讨了应用测井和取心井资料及标点过程方法进行沉积微相三维建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控物性建模的方法;研究了该区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的定量结构模式.结果表明:分流河道单砂体宽度一般为160~240m,砂体的横向变化快,砂层薄,砂体的定量结构模式为“迷宫状”.物性模型的结果表明,孔隙度、渗透率与沉积微相关系密切,其空间分布明显受微相控制.应用测井和取心井资料.可提取三维建模所需的地质统计学参数.采用标点过程和相控建模方法,可以建立符合地质特征的物性模型. 相似文献
4.
辽河油田稠油井套管损坏原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蒸汽开采稠油是当前应用最广泛、效益较高的稠油开采技术,但高温下套管的寿命是至关紧要的问题。文中收集了辽河油田194口损坏井的情况,分析了稠油热采井损坏的原因;并用套管试样,进行了井内温度的模拟试验研究,最后提出了综合防治套管损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胜利新滩油田的油包水(W/O)型稠油的常温粘度高、流动性差、集输能耗大,必须对其进行降粘处理,否则难以集输.基于新滩W/O型稠油加剂后的降粘效果与稳定性,采用复配技术研制其反相降粘剂VRKD18.该剂为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合体系,其使用与储存方便,对新滩W/O型稠油的降粘效果显著,可使其50℃51 s-1下的表观粘度由7 000~11 000 mpa·s降到100mpa·s以下.采用影像分析技术,观测与分析新滩W/O型稠油的加剂反相过程、微观结构及液滴粒径分布,进而探讨其降粘机理.结果表明,新滩W/O型稠油在VRKD18剂作用下可自发反相,其粘度降低主要是由于VRKD18剂改变了其内外相结构、分散液滴相互作用的大小及方式,这为其集输工艺的更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7.
老化稠油破乳脱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王集油田老化稠油含水状况及油品性质,进行破乳脱水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单用破乳剂时破乳脱水困难,在加入一定量的脱水助剂FW后,其破乳脱水效果显著.研制的破乳脱水配方为破乳剂TY-1、TY-2、TY-3质量配比为4:2:1,用量为300×10-6,FW加量为0.9%,脱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何爱东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9,(1):77-80
对稠油油藏而言,注蒸汽热采已成为勘探阶段的主要试油方式和开发阶段的主要生产方式,准噶尔盆地通过注蒸汽开采的稠油已占年度石油总产量的1/3以上。通过剖析准噶尔盆地已投入开发的部分典型稠油油藏,研究探讨稠油油藏的经济极限油汽比(储量起算标准)、初步建立了不同埋深、不同开采方式、不同油价的工业油汽比标准,在稠油油藏储量计算中得到成功应用,对稠油油藏的评价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化油普遍存在粘度大、流动性差等特点,对集输、转运造成极大困难。利用超声波对老化油进行处理,通过测试处理前后的老化油粘温曲线评价超声波老化油降粘效果。比较不同处理时间、超声功率、振动方式对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时间与声功率密度共同决定了降粘效果,同功率密度下径向振动的降粘效果更明显。此外,研究发现超声波老化油降粘处理的热稳定性差,但长时间静置不会引起粘度恢复。 相似文献
10.
11.
用变幅杆式超声波反应器进行了辽河油田稠油超声裂解降黏实验研究。考察了超声波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及超声波功率对降黏率的影响,优化了超声波处理工艺参数,计算并比较了超声波处理过程与减黏裂化过程所消耗的能量。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压条件下(实验压力为8 MPa),1kg辽河稠油在超声波功率1.5 kW、超声波处理温度300℃及超声波处理时间20 min的条件下降黏效果最好,降黏率为47.69%;超声波功率对降黏率影响最大,其次为超声波处理时间和超声波处理温度;与减黏裂化技术过程相比,处理相同质量油样时超声波处理过程的能耗更低。研究结果可为稠油的低能耗、高效率的降黏方法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稠油输送管线并为节能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对稠油的黏温特性及流变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MATLAB软件拟合了稠油的黏温方程和流变方程,并用Origin 8.0绘图软件绘制了黏温曲线和流变曲线。对拟合的黏温曲线及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表观黏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对流变特性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温度为50~80℃时冷家稠油表现为牛顿流体的特性;对所拟合的曲线进行了误差向量的2-范数检验,检验结果可知拟合曲线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辽河稠油减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龙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1995,(2)
通过对江河稠油减阻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了减阻技术应用于辽河稠油管道输送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对江河稠油加入30~60μg/g的EP减阻剂,其减阻率其减阻率可达到7.5%左右,增输率在4.4%左右;减阻率随减阻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减阻剂浓度达到一定后,减阻率提高缓慢;在管径相同的条件下,减阻效果随着雷诺数的提高而增加;在相同的加药量和雷诺数的条件下,随着管径减小,减阻效果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包春艳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27(5):36-38
丫角油田以短轴背斜层状油藏为主,其次为透镜状及断层遮挡油藏。油层单层厚度薄,渗透率低,含油饱和度偏低,为普通稠油,具有高比重、高粘度、高含硫的特点。在对丫角油田浅层稠油进行的热采试验中,所采用的热采工艺是成功的。针对丫角油田薄层稠油热采,应选择低含水油井并采用较大的注汽强度,才能保证热采效果。 相似文献
15.
CP油田为埋深较浅的双重介质砂砾岩背斜构造普通稠油油藏,以常规冷采方式投入开发以来,开发效果较差。为此,依据该区原油黏度大、流动性差且地层裂缝发育的地质特点,考虑采用热采方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参照稠油热采开发方式筛选标准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CP油田采用衰竭式+蒸汽吞吐的开发方式为最佳开发方式,原油采收率可达到41.4%。在此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蒸汽吞吐参数进行了优选,并对井底干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根据上述开发方案对CP油田一口冷采井进行了现场试验,在注汽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由此可以看出,该油田的成功经验对相似油田转换开发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邱正勇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4):53-54
丫角油田稠油油藏油层薄、物性差,原油粘度高。通过优选相关参数进行热采试验后认为,现有蒸汽吞吐热采工艺技术,能满足丫角油田稠油油藏开采技术要求。但从开采效益方面分析,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对丫角油田稠油油藏进行热采开发,经济效益较差。 相似文献
17.
超稠油化学降粘脱水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的基本性质,开发出高效降粘脱水剂,以解决现行工业生产中超稠油脱水时间长、能耗高、占用较多沉降罐的问题。利用自主开发的降粘脱水剂和破乳剂的协同作用,实现了超稠油的快速脱水。考察了破乳剂类型、脱水剂用量、温度、混合强度等操作条件对辽河超稠油脱水效果的影响。优化的工艺脱水条件为:破乳剂和脱水剂用量均为200μg·g-1、混合温度90 ℃、沉降温度85 ℃、沉降时间36 h,此时净化油含水量可降至5%以下。并且经脱水处理后,原油粘度的降幅可达40%以上,改善了油品的储运性能,有利于超稠油的后续加工。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乳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属于劣质石油资源。用超稠油乳化制备乳化燃料油 ,是一条有效的利用途径。本研究制备了适合曙一区超稠油乳化的复合乳化剂 ,考察了温度 ,含水 ,乳化剂加入量 ,搅拌强度对乳化油性能的影响 ,并与其它的乳化剂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该乳化剂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重油利用的方法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资琴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8(2):38-40
采用溶剂抽提、渣油吸附脱沥青、重油催化裂化、造气一联合循环发电等多种途径,达到重质油轻质化的目的.从而生产出更多的汽油、液化石油气、润滑油原料、化工原料等,减少重油的直接燃烧、降低污染,使石油中的重油得到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稠油粘温特性及流变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S75 旋转粘度计对稠油的粘温特性及流变特性进行了测量及研究。结果表明, 稠油的粘温特性在测量区间内(80~ 20 ℃)较好地符合Arrhenius 方程;温度越低, 稠油粘度对温度变化越敏感;不同温度区间稠油的活化能不同, 低温区间(36 .5 ~ 20 .3 ℃)内的活化能比高温区间(80 .0 ~ 55.9 ℃)内的活化能增长了45%;反常点温度为35 ℃, 当温度高于35 ℃时, 稠油表现为牛顿流体, 温度低于35 ℃时, 稠油表现为非牛顿流体;在非牛顿流体区, 稠油不具有触变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