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陆上三维地震勘探的日益深入,野外地震采集道数增多,为避免极大数量的地震数据,野外相关系数及地震数据处理中心传递过程中的任何数据丢失和错误,有必要建立起一套标准的处理程序,SPS就是这么一种标准文件,能够规范地震小队的数据输出,向处理中心提供包含所有野外数据标准格式的检查盘,以便处理中心在初期质量控制中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文章将对地震小队逐渐大量使用的SPS文件做详细的介绍,以推进SPS文件在3D地震勘探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地震勘探运作中,充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提升地震队伍的管理和运作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对智能化地震队系统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分析了在运作地震采集项目的地震队需求,详细描述了中东地区某项目智能化地震队系统的应用及效果,为未来地震勘探行业全面向智能化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KL-MegaShare系统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首款海洋地震勘探生产日报类软件的特点和应用效果。该系统支持OBN、拖缆、过渡带等多种项目类型,能够综合管理十几种生产数据,并提供丰富的生产数据仪表盘和灵活的生产报表管理功能。通过在多个国际大型海洋地震勘探项目中的应用验证,KL-MegaShare系统显著提升了地震队对项目生产数据的管理效率,并满足了不同甲方的个性化需求。系统积累的海量生产数据可用来做统计分析,以作为后续项目成本和效率测算的指导。KL-MegaShare系统的成功应用证明了其在海洋地震勘探领域的价值和实用性,为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逐渐加大,相同探区内常常有多个地震队同时进行井炮施工作业。同一区域相邻地震队同时施工,由于距离近、激发能量大,不同地震队之间会产生激发能量的相互干扰,造成重炮也就是废品资料的出现。为了防止重炮的产生,保障各个地震队可以按照自己的施工计划进行24 h自由施工作业,本文介绍了一种可以有效规避相邻地震队同时施工,激发能量相互干扰的防重炮系统,就系统设计及该系统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庞长永 《物探装备》2001,11(4):254-256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复杂程度的提高,SPS格式越来越受到地球物理界的重视,本文就SPS格式在SN388系统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探讨,并详细介绍了SPS文件在SN388系统中的操作程序及操作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SN388仪器,从而提高野外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CPD讯1月18日,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处247队承担的博孜三维地震勘探采集项目通过验收。国内首个数字化地震队系统(DSS系统)在该项目中试点应用,247队博孜三维项目生产组织、综合管理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数字化地震队系统是东方物探为了适应现代化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仪器的更新换代以及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的需要,而研发的一套集先进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7.
地震勘探仪器系统测试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常规的地震勘探仪器,尤其是各类进口的大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其系统测试、验收和质量评价尚缺乏统一、全面的规范。文章根据地震勘探仪器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在全面综合常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特性、测试和检查验收标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归纳了地震勘探仪器系统的环境和技术要求、试验和检测方法。系统测试方法可用于指导地震勘探仪器系统验收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孙跃龙 《石油仪器》2012,26(3):27-29,8
根据地震勘探测量数据的特点以及ArcGIS软件数据库的数据特征要素的分类特点,结合这两方面的特点和实际应用,以及ArcGIS数据库类型的分类、访问方式和建立的条件,文章阐述了如何在ArcGIS中建立小型地震勘探测量数据库,地震勘探测量数据如何在ArcGIS数据库中建立特征要素数据,把已有的和现有的测量数据统一规范化后入库,以及利用ArcGIS二次开发应用程序向建立的数据库里添加和更新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基于安卓平台开发的推土机导航系统软件改变了地震队传统的作业模式。无需桩号施工。作为智能化地震队系统平台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该子系统依托整个平台,能够与其它系统终端做到数据的充分融合和共享,从而让开放的数据更进一步驱动野外高效生产。同时,该软件不仅仅局限于石油地震勘探行业,在矿山,水利,建筑,农业,公路,港口等多个行业都可以得到应用。因此,软件的适用范围和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石油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随之增大;在连续不断的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原始数据和成果数据,而地震勘探数据是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数据管理与综合显示系统,实现对地震勘探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综合应用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地震勘探成果数据管理及综合展示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过程,在充分调研分析国内外与之相关的系统基础上,特别对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技术管理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实际数据类型情况,以Seisbase模型为核心,利用GIS系统应用平台,开发了地震勘探成果数据管理及综合展示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有215支以地震作业为主的物探数据采集队伍,并有2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探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的机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如今已拥有复杂山地、沙漠、黄土塬、过渡带、大型城区、富油气区带、油藏地球物理及综合物化探等8项特色技术及高密度、多波、全数字、四维地震、各向异性介质校正等5项前沿技术,自行研制成功KLSeis、GeoMountain、 GeoEast等软件、大型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大吨位可控震源及地震钻机等硬件装备;仅近5年就申请专利261件,取得授权专利170件;拥有的强大物探技术实力已使其在国际油气勘探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未来物探技术发展的趋势,确立了今后的科技发展方向和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2.
改进陆上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的监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颁布的地震资料处理规范,并结合国际通常做法,从几个质量控制基本环节分析了现行质量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就预处理、初至拾取和折射静校正、叠前去噪、反褶积、速度分析、叠前时间偏移等处理环节提出了改进方案,设计了质量控制点和基本控制图件,强调了地震资料处理过程监督的重要性。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处理项目的运作,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穆群英  易碧金  魏启  王浩  刘刚  卢涛 《物探装备》2012,22(2):118-122
ES109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型地震仪。该仪器具有万道以上的采集能力和先进的网络遥测技术,能够满足目前常规地震数据采集的需要,同时也能够支持高密度、大道数地震采集的要求。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ES109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技术性能,重点列举了ES109在野外施工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注意事项。其中包括了主机系统及排列的一些故障及如何应急快速处理、排除故障的方法,对于保障和支持该系统在地震采集工程项目中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地震资料采集中的最大干扰距离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务祥 《石油物探》2007,46(1):90-93
在2个或2个以上的地震队同时在一个地区进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的情况下,一个地震队所激发的地震波往往会干扰另一个地震队所接收的地震信息。这就引出一个最大干扰距离的概念,即一个地震队激发的地震波能量不被另一个地震队所接收的最短距离。很明显,最大干扰距离与震源类型和激发条件有关。讨论了最大干扰距离计算的方法原理,即利用实际地震资料,计算炮记录各道的均方根振幅,利用幂函数拟合得到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的衰减曲线,结合背景噪声记录的均方根振幅,求出最大干扰距离,在伊朗AMK工区的三维地震勘探中。中国和伊朗的2个地震队同时在这一区域进行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为了避免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利用上述方法分别计算了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的最大干扰距离,并进行了采集试验。结果表明,当2个队施工的距离大于最大干扰距离时,同时进行资料采集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由此说明以上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SSOffice^TM测量数据处理软件是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自主开发的一套石油勘探测量数据处理软件。本文结合物探测量工作的实际,对SSOffice地震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的功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SSOffice^TM测量数据处理软件是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自主开发的一套石油勘探测量数据处理软件。本文结合物探测量工作的实际,对SSOffice^TM地震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的功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SSOffice^TM测量数据处理软件是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自主开发的一套石油勘探测量数据处理软件。本文结合物探测量工作的实际,对SSOffice地震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的功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A1辅助软件系统是针对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A1)前端数据整理和质量控制需求而研发的工具软件包。该软件包由5个可独立运行的子系统组成,可以完整地支持中国石油A1系统等对地震和测井相关数据的可视化、标准化、规范化处理工作。A1辅助软件系统在中国石油15家油田单位A1系统建设中得到了全面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地震和测井加载前各项工作的效率和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陆上石油地震勘探技术进步50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根据在原石油工业部工作时积累的有关数据,概要性地回顾了解放后 50年来中国石油工业 (原燃料工业部、石化部、石油工业部及现在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所属陆上地震勘探队伍、工作量、队伍类型、野外装备的发展历程 ;在有关上级领导的决策下,经过几代物探工作者的努力,形成了几套适合于中国陆上特点的地震勘探技术配套系列 ;地震资料处理从无到有,处理水平不断提高 ;解释工作由手工发展到数字化解释,由单一的构造解释发展到构造、地层岩性综合解释和油藏描述 ;在地震勘探软件上开发形成了有独立版权的地震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软件系统 ;在生产管理上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中国的地震勘探队伍已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欧、亚、美、拉美等地都留下了中国地震勘探者的足迹。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 Seismic physical model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the research on seismic exploration theory and methods. In seismic physical experiments, the earth, mantle or field site are scaled down to physical models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principle, and then the seismic field and its variation are observed in the laboratory for the research work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he earth structure, earthquake forecasting,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 exploration, and eng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