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测井重构约束反演在大港油田CH二区储层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二区位于大港油田滩海地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资料获取困难,且井网稀疏。为了在此条件下建模,提出了基于地震资料为约束条件的地质建模思路。其主要依据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重构约束地震反演的预测结果,采用随机建模相的方法,对储层砂体井间分布和储层物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建立高精度的储层三维地质模型。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井间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与开发风险,同时为类似工区开展储层精细评价提供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多资料匹配融合储层建模技术,是在贝叶斯理论框架下,将测井、三维地震及井间地震等多种资料进行优势互补的油藏建模新技术,可有效提高稀井区或无井控制区油藏建模的准确性,为中国东部老油田的精细油藏描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该技术的核心算法为贝叶斯-序贯高斯模拟方法,以局部、少量的高分辨率(测井、井间地震等)数据为条件,建立与地震属性数据之间的条件关系实现地震属性的约束,有效利用了测井纵向分辨率高和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高的优点,从而达到提高整个模型分辨率的效果。应用该建模方法建立了垦71区块的孔隙度模型,经对比发现,孔隙度模型井间趋势与约束数据趋势一致,纵向分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充分体现了多尺度资料联合物性建模方法的技术优势。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模拟结果在井点附近与测井解释数据一致,在稀井或无井控制区的预测结果与地震约束数据一致,并有效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滩海油田开发初期的地质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建模是油田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滩海油田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造成钻井少,各种资料获取、采集难度大,给处于开发初期的油田带来了较大挑战。以大港滩海关家堡开发区为例,提出在前期地质概念模型的指导下,多学科综合,应用随机模拟理论,采用储层约束反演与地质建模相结合,建立储层岩性模型,并在岩性模型的控制下实现储层参数建模,通过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提取出沿设计井轨迹方向的预测曲线成果,指导复杂结构井的钻探,利用该建模思路与成果,大大降低了井间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与开发风险,现场实施效果显著,其建模方法对于类似滩海稀井网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震资料约束和地质条件约束是渤海海域油田稀井网条件下提高地质模型精度的重要依据.LD27-2油田东营组地震资料品质差,无法满足地质建模井间储层预测的精度要求,因此在随钻地质建模过程中采取了“充分发掘地质建模软件的综合研究平台作用,加强基于地质建模软件的随钻综合地质研究,然后用不断更新的地质研究成果约束随钻地质建模过程”...  相似文献   

5.
渤海湾盆地歧口18-1沙河街组浊积扇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砂体横向变化快。采用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等方法,对稀井网条件下歧口18-1沙河街组浊积扇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进行预测,为该油田开发方案编制井位的部署提供了地质依据。通过优选的地震属性均方根振幅的空间分布确定有利的储集相带浊积扇的分布及其几何形态;应用基于模型的测井约束反演获取的三维波阻抗数据体预测浊积扇内部复合储层砂体的分布范围;引入地质统计反演,通过波阻抗与泥质含量的协同模拟,精细刻画储集砂体的内部结构,提高优质储层的预测精度。这种应用三维地震资料从有利的沉积相带经复合储集砂体到内部储层结构、预测精度逐级提高的储层地震预测方法尤其适合稀井网条件下横向变化快的浊积扇储层砂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许磊  乐靖  梁旭  董洪超 《石油化工应用》2020,(2):106-109,122
海上稀井网油田的储层研究受制于缺少岩心,动态资料不完善等因素,精细表征储层分布规律的难度较大,井间预测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次研究将珠江口盆地西江X油田珠江组海相砂岩储集层作为研究对象,以高质量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做基础,借助地震驱动确定性建模手段,探索出一套少井条件下海相辫状三角洲储层预测及建模方法,该方法突破了无井区域建模只能采用数学插值的传统做法,充分利用地震信息帮助,大幅提高了地质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地震约束薄层储层建模的研究思路,并提出控制薄层砂体预测精度的四个关键条件。根据地质、测井资料,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协同地震波阻抗反演资料预测实际区块薄层砂体,并通过油藏解释建立油层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在地质条件约束下,地震反演与地质建模技术联合能够综合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信息优势,提高井间及垂向上储层预测精度。该技术对于油藏评价和井位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陡坡扇储集层三维沉积相建模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研究抽稀井网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和多学科信息(井信息与地震信息)进行储集层沉积相三维建模和预测的效果,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分别用东营凹陷永921地区全部井(37口)、抽稀一半井、仅5口井,对其沙河街组陡坡扇储集层进行三维沉积相建模研究。结果表明,当波阻抗与沉积相之间有较好的概率相关关系时,应用标点过程随机建模方法,仅用少量井亦可获得较好的建模和预测效果。这对于勘探或开发早期少井条件下的储集层预测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图4参21  相似文献   

9.
在注水开发中后期的陆相油田,储层随机建模与数值模拟等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方法是剖析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许多早期开发的区块井网密集,但无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随机建模工作时缺少连续的地震信息约束,所有建模资料都来源于测井解释。为使在这种条件下的储层随机建模更准确,须通过取心井岩心描述、岩心测试分析资料的研究,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方法,进行单井单砂体细分对比,确定储层格架和沉积微相展布特点,在层约束条件下建立储层确定性模型,进而根据测井解释孔、渗参数的空间变异特征,选择适当的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一簇储层属性模型,选出最优,并为数值模拟提供准确合理的三维储层属性数据体。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上的稀井网区,储层构型研究往往局限于二维定性研究,对于三维储层构型建模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欠缺。以海外某油田B1油藏为研究对象,在传统储层构型“平面划界”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地震沉积学90°相位转换与地层切片的方法,进一步对构型单元垂向演化进行定性研究,并采用确定性建模地质模式预测的方法,对构型单元垂向演化进行定量刻画,建立“真3D”储层构型模型,解决了传统方法所建模型存在井间不符合地质规律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相控建模”的思路,在“真3D”储层构型模型的控制下,依次建立三维岩相模型、三维储层参数模型。最终,研究区生产井的动态数据也证实了模拟模型可以较好反映油藏实际地质情况,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与陆上油田相比 ,海上油田钻井资料相对较少 ,但三维地震资料品质相对较好 ,而地震反演数据体可以反映储层砂体的岩相分布与物性分布。因此 ,在BZ2 5 1油田的开发方案研究中 ,尝试了一种以地震反演资料为基础的相控储层建模方法。结果表明 ,成功应用这种储层建模方法 ,不仅可以避免常规建模方法中经常存在的物性分布与岩相分布不匹配的“两层皮”现象 ,获得与地质认识相一致的结论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与效率 ,为油田开发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断溶体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一种重要的碳酸盐岩储集体,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断溶体形成机理,结合实际岩石物理参数,设计断溶体正演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得到断溶体地震反射特征。正演结果表明,断溶体以大型走滑断裂为核心,形成“花束”状地震反射;大型走滑断裂处同相轴“错断”,断溶体缝洞型储层表现为单个“串珠”状反射或强、弱“串珠”反射群等特征。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资料吻合较好,证明了设计的断溶体模型较为可靠,可以指导地震剖面上断溶体的识别。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震驱动的海上油气田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初期海上油气田钻井少,采用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储层地质建模方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但海上油气田地震数据较完整,因而有利于探索基于地震驱动的建模方法.通过地震数据体推演储层空间变化规律,再以井为条件求取空间估计参数,进而形成了基于地震驱动的海上油气田储层地质建模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这种以地震数据为主体的建模方法有效利用了地质模式作为建模过程的约束,较好地克服了传统地质统计学的以井为核心且在井少时难以建立较为客观的储层地质模型的弊端,为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储层地质建模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和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类的地震属性具有不同的特征及预测条件,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储层预测的正确性和精度,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全面分析。本文从褶积、射线和波动方程正演方法入手,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深度偏移;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取五大类约五十种地震属性,分析不同正演方法对这些地震属性的影响;然后基于楔状模型,详细分析各地震属性随不同正演方法表现出的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再根据地震属性受正演方法影响的程度,对其进行分类,为储层预测优选出最佳种类属性,最终达到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震解释砂体单元的储层数字地质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层层序发育特点,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创建了构造模型,并以地震解释的单个砂体为对象,确定性地创建对应于每个砂体单元的砂体结构模型;通过建立单砂体单元的层速度场,提取每个单砂体单元地震属性体,并分别应用其层速度场进行时深转换;在砂体结构模型基础之上,应用协模拟技术,雕刻砂体内部的属性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应用该思路建立储层数字地质模型,可以充分反映每个地震解释的砂体构型;为复杂油气田单砂体单元的时深转换提供了解决方法;应用进行时深转换的地震属性体和井点参数,采用随机模拟方法进行储层属性模拟,可以充分地反映储层内部非均质性,雕刻隔夹层的分布。该建模方法与思路能较好地生成等时地层格架下的地震解释砂体单元模型,并描述其内部的非均质程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黑油模型的时移地震正演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移地震的正演模拟是时移地震油藏监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手段,它将油藏数值模拟通过岩石物理参数属性转换和地震正演模拟联系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时移地震正演模拟的整个过程为建立油藏初始模型、油藏数值模拟(建立油藏时间模型)、岩石物理计算(流体置换方程)、地震正演模拟,最后通过理论模型试算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地震约束储层地质建模技术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刘文岭 《石油学报》2008,29(1):64-68
将地震资料用于储层地质建模的研究定义为地震约束储层地质建模,论述了地震约束储层地质建模的意义、地震资料的约束作用、与地震反演的区别、应用领域和建模技术。实例研究表明,结合地震资料开展储层地质建模研究能够降低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有利于提高储层地质建模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大牛地气田井间二次约束的储层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学群 《天然气工业》2007,27(12):46-48
大牛地气田属于岩性气藏,搞清岩性和孔、渗、饱属性的空间展布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点,对于有利区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大牛地气田在开发初期井距较大,采用常规的随机模拟方法难以减小井间预测的多解性,故采用井间约束的建模方法是储层建模发展的方向。当前研究的热点仍是相控建模,以及应用地震资料约束建模,但很少讨论根据工区的资料特点设计建模方案并分析约束条件的适用性。为此,根据大牛地气田的实际情况和资料特点,提出了“井间二次约束的储层建模方法”。即在地震属性与岩性相关性较好的前提下,利用地震属性的趋势控制井间砂体展布,建立岩相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微相属性的地质统计学特征,按分布规律输出结果,进行相控下的属性随机建模。预测结果经过新井验证,精度在85%左右。该方法重视约束适用性的讨论,强调了要根据不同地区资料特点设计建模方法的重要性,对于其他地区的建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地质统计学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基于地震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建模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是当今油藏描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油气储层的精细描述和建模,降低储层建模中的不确定性。测井数据在垂向上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地震数据在横向上能大范围地反映地质构造和砂体变化等特征。因此二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特点,取长补短,获得高精度的储层描述。笔者提出的方法,采用斯坦福大学的开源软件SGeMS中的多点统计算法模块模拟,将输入数据扩展为测井数据、训练图像及砂体概率。其中训练图像综合考虑地质分析中的砂体等厚图、地震反演结果切片、曲流河的沉积体系与物源方向,并可手工绘制得出。砂体概率数据通过地震数据反演获得。通过地震约束,可以大大降低只存在测井数据模拟时的井间区域不确定性。训练图像的加入,增加了地质学家对储层的地质认识。建模结果在反映目标体形态的基础上更加忠实于原始地质特征,对于井位稀少的区域效果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0.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储层精细标定的基础上,通过储层地质建模与正演,建立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响应模式;借助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对飞仙关组鲕滩储层进行了预测,为优选钻探目标,提高勘探成功率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