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抗高温耐盐 AMPS/AM/AA 降失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新型偶氮类引发剂(V50)合成了AMPS/AM/AA三元抗高温耐盐油井水泥降失水剂,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确定了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AMPS/AM/AA的摩尔比为45∶45∶10,聚合反应温度为60℃,单体质量百分数为9%,引发剂摩尔百分比为0.60%,反应介质pH值为8;反应时间4 h。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验证了三元共聚物的结构;采用DSC与TG证实了三元共聚物在30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水泥浆性能测试表明,该降失水剂能够在180℃/6.9 MPa、饱和盐水中,控制水泥浆API失水量小于100 mL。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AMPS/AM/AA)三元共聚物类油井水泥降失水剂中引入单体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考察了DMAA对降失水剂相对分子质量、降失水性能、稠化时间、分散性能、耐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MPS/AM/AA三元共聚物中引入不同比例的DMAA后,随着DMAA比例的提高,共聚物的聚合度降低、控制失水性能减弱;水泥浆在80℃~100℃"倒挂"现象缓解,130℃~150℃"倒挂"现象加剧;降失水剂的分散效果降低;水泥浆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压喷射钻井时,传统阴离子降滤失剂不能克服水眼黏度的问题,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钾(AA)为原料,在控流管路中共聚得到钻井液降滤失剂AMPS/AM/AA,确定AM与AMPS、AA与AMPS之间的最优投料比为7:6:1,总单体浓度为17%。考察了共聚物在淡水钻井液、盐水钻井液和饱和盐水钻井液中的降滤失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控流管路中合成的聚合物黏度低于同条件下釜式反应中合成的,解决了传统阴离子降滤失剂使水眼黏度过高的问题;AMPS/AM/AA能使高矿化度水基钻井液的滤失量降低94%,在淡水基浆、盐水基浆和饱和盐水基浆中,共聚物均表现出较强的降滤失性能和较弱的增黏性能;热稳定性分析及高温老化评价表明,AMPS/AM/AA可抗330℃的高温,满足现场对高温钻井液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磺酸基单体(TS)为原料,过硫酸氨为引发剂,合成了新型抗高温抗盐油井水泥降失水剂FR。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分析表征降失水剂FR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评价了含降失水剂FR的水泥浆的降失水性能、抗温性能、抗盐性能、稠化时间等工程性能。结果表明: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磺酸基单体(TS)有效聚合到降失水剂FR中;该降失水剂耐温性能和控制失水性能良好,可在90~200℃内使用,当温度为200℃、FR质量分数为1.0%时,水泥浆体系失水量为48 mL;降失水剂FR耐盐性能良好,可在含有25% NaCl的水泥浆体系中使用,并控制其失水量为24 mL;降失水剂FR适应性良好,可应用于不同品牌的水泥中,对水泥浆流变性、水泥石抗压强度等无不良影响。采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降失水剂FR的黏弹性吸附层理论的作用机理:高分子通过电荷作用吸附到带正电的水泥颗粒上,形成一层可压缩的黏弹性吸附层,在失水的压差作用下,吸附层被挤压并填充到水泥颗粒间的空隙中,从而有效、牢固地堵塞了失水通道、降低了滤饼渗透率。该理论能合理解释吸附增黏类降失水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丙烯腈AN为单体,将它们与淀粉在引发剂作用下接枝共聚合成了AM/AN/AA/淀粉四元接枝共聚物降滤失剂,初步评价了干燥、粉碎后的产物的性能.结果表明,AM/AN/AA/淀粉四元接枝共聚物在淡水,饱和盐水和复合盐水钻井液中均具有较好的降滤失作用和较好的耐温(不小于150℃)、抗盐(至饱和)、抗钙离子(不小于2O%)污染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抑制包被能力,能够有效地控制页岩水化分散,有利于保护油气层.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用次亚磷酸钠-过硫酸铵作引发剂,采用快速干燥法合成了固体AM/AA/AMPS三元微缓凝降失水剂,确定了共聚物的合成条件为:AM/AA/AMPS的物质的量比为3∶1∶3,体系p H为7.5,引发剂加量为原料总质量的0.2%,聚合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约5 min。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验证了三元共聚物的结构。合成的降失水剂具有较好的降滤失能力,70℃添加0.5%三元降失水剂可将水泥浆失水控制在50 m L以下,有微缓凝现象,延缓稠化时间约70 min。该降失水剂能使稠化曲线更趋于直角稠化,稠化曲线无鼓包等不良现象,能防止气窜的发生,对水泥浆、水泥石其他性能无较大影响,适用于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施工。  相似文献   

7.
反相微乳液SSS/AA/AM三元共聚物钻井液降滤失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乙烯磺酸钠(SSS)、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失水山梨醇单甘油酯(Span80)和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环己烷为油相,(NH4)2S2O8、NaHSO3为引发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一种水溶性三元共聚物.分别利用红外光谱仪和差热分析仪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该共聚物的开始失重温度为225 ℃,在500 ℃时,该聚合物的残留率仍然保持在40%以上.利用旋转黏度计、失水仪和扫描电镜为评价工具,对共聚物钻井液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SS/AA/AM共聚物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降滤失、耐温、抗盐、抗Ca2+、Mg2+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8.
油井水泥降失水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由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合成三元共聚物降失水剂的方法.考察了降失水剂用量对降失水剂性能的影响,以及最佳用量条件下降失水剂的耐盐、耐温性能等.结果表明,当降失水剂用量0.85%时,淡水水泥浆失水量仅为22 mL,水泥浆初始稠度12 Bc;氯化钠含量小于30%...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以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等单体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四元共聚物降滤失剂P(AA-AMPS-AM)/nano-SiO2;采用FTIR法表征了该降滤失剂的组成,并评价了它的降滤失性效果、抗盐、抗钙和抑制性等性能,同时考察了该降滤失剂与其他处理剂的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降滤失剂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降滤失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抑制性能;与常用处理剂配伍性好,可在水基钻井液体系中显著降低其高温高压滤失量,所形成的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在密度2.37 g/cm3下的高温高压滤失量仅为20.0 mL,满足高温下控制钻井液性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杨金荣  马喜平 《钻采工艺》2010,33(2):101-104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合成了两性离子四元共聚物: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丙烯酰胺基 -2-甲基丙磺酸钠-甲基丙烯酸(PADAM)。研究了反应条件(单体浓度,引发剂,反应时间,单体配比等)对产品分子量及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产品的分子结构;评价了共聚产品在钻井液中的降失水性和抑制性。实验表明,文中所研究的产物中具有一定分子参数的共聚产品耐盐、耐温性好,具有较强的降失水能力和抑制性,是一种集降失水和抑制性为一体的新型钻井液用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  相似文献   

11.
新型磺化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溶液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烯丙基-联苯基醚(ABE)为疏水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ABE-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三元共聚物,并以浓硫酸和发烟硫酸为磺化剂对ABE-AM-AA三元共聚物进行磺化改性得到了新型磺化共聚物。采用FTIR和1H NMR方法对磺化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采用TG方法分析了它的热稳定性。表征结果显示,磺化共聚物中含有ABE、AM和磺酸基结构单元;磺酸基的引入对磺化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考察了磺化共聚物的溶解性及其溶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磺化度为0.56时,磺化共聚物的增黏效果较好;ABE单体的引入使磺化共聚物的溶液具有明显的临界缔合特征和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  相似文献   

12.
AM/AA/DMDAAC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三元共聚物,并对此三元共聚物的泥浆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AM/AA/DMDAAC三元共聚物具有较强的降滤失、抑制页岩水化膨胀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出AM - AA - SSS三元共聚物.结果表明,聚合最佳条件为:AA用量10 mL,AM用量3.3g,SSS用量0.5 g,引发剂用量0.040 g,交联剂用量0.010 g,反应温度60℃.在此条件下,试样的吸蒸馏水倍率为259g/g,吸盐水倍率为42 g/g.  相似文献   

14.
AMPS/AM/AA三元共聚物高吸水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AMPS/AM/AA三元共聚物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方法,考察了影响共聚物吸液率的主要因素,并初步评价了该共聚物在不同介质中的吸液能力。  相似文献   

15.
傅骥 《油田化学》1996,13(4):373-375
研究了粘土在单一碱(Na2CO3)盐水溶液和复合碱(Na2CO3与NaOH的等摩尔混合物)盐水溶液中的膨胀行为,探讨了碱的类型和浓度变化引起粘土膨胀差异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粘土在碱溶液中的膨胀率随碱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粘土在复合碱溶液中的膨胀性比在单一碱溶液中的小;粘土在碱溶液中的膨胀行为与碱消溶粘土产生Al3+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泡沫体系分散聚合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泡沫体系分散聚合法,用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丙烯酰胺(AM)、丙烯酸钠、丙烯酸(AA)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小且溶解性好的两性聚丙烯酰胺(P(DAC-AM-AA))。探讨了初始体系温度、NaHCO3用量、引发剂(NH4)2S2O8用量、分散剂PF127(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用量、AM用量对产物特性黏数和单体总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升高初始体系温度和增加NaHCO3用量均可提高产物特性黏数和单体总转化率;增加引发剂(NH4)2S2O8用量,单体总转化率增加,但产物特性黏数降低;分散剂PF127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不大;随AM用量的增加,产物特性黏数和单体总转化率均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7.
AM/AMPS/MA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AM/AMPS/MAA)三元共聚物作为钻井液处理剂。初步评价了此三元共聚物的泥浆性能,结果表明,AM/AMPS/MAA三元共聚物具有较好的降滤失和耐温性能,较强的抗盐和抗钙,镁离子污染的能力,以及较好的防塌效果。  相似文献   

18.
AM/AA/DMDAAC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泥浆中的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室内合成了AM/AA/DMDAAC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合成因素对共聚物作为泥浆处理剂的性能的影响,对所得共聚物作了初步的室内性能评阶,结果表明它具有显著的降虑失作用和较好的防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