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祁连山北缘逆掩推覆带构造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青西油田位于祁连山北缘窟窿山逆掩推覆带的中部,其山前强烈褶皱并伴随一系列大型的逆掩断层,构造表现为断层向地表的前展式叠瓦状逆掩断裂带及其相关褶皱。为了搞清青西油田的构造特征和油气富集规律,以断裂构造剖析为主线,通过精细解释各级控油断层、构造细节、进行裂缝预测及控油作用研究,剖析了其油气分布的独特规律,指出在逆冲断层前缘形成的北东向撕裂断裂控制着有效裂缝发育带,是青西油田的高产区块。  相似文献   

2.
 窟窿山构造是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最重要的控油构造,已发现亿吨级的青西油田。以断层相关褶皱和冲断构造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钻测井及地面露头资料合理建立了窟窿山构造模式,落实了整体构造形态。指出窟窿山构造整体上为一个完整的北西向大型断层转折背斜构造,发育多条北北东向调节断层,将其切割为五个北东向断块(窿107,窿11,窿8—窿7,窿15和窿14)。油气勘探表明,不同断块由于地层、岩相(性)不同,特别是裂缝发育程度的差异,造成油气富集程度的差异。综合评价认为其中的窿15区块是下步油气勘探有利目标,窟窿山构造深层也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裂缝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塘湖盆地勘探程度低,应用目前的裂缝预测方法难以从宏观上准确地预测凹陷内裂缝带的展布。本文依据裂缝具有强烈非均质性的地质特性,并结合相干属性技术,提出了基于多方位类比相干属性的裂缝预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裂缝带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行预测,得出以下认识:①马朗凹陷石炭系卡拉岗组中发育两个大的裂缝带,主要为断裂伴生构造裂缝,其展布特征与控制其发育的断裂具有一致的方向性,具体表现为在凹陷东南区域内的裂缝带沿近东西方向展布,凹陷西北区域内的裂缝带沿北东方向展布;②从地球物理特征反映的敏感程度分析,沿北东方向展布的裂缝带比近东西方向展布的裂缝带更发育,是油气勘探重点关注区域。  相似文献   

4.
JZ25-1油田发育古潜山变质岩油气藏,裂缝储层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孔隙度是裂缝储层优劣的重要评价标准,有效地预测孔隙度及裂缝发育带是勘探开发该类油气藏的关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测井、地震资料,利用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对JZ25-1油田变质岩储层进行预测。通过建立横波波阻抗与裂缝储层孔隙度的关系,确定研究区裂缝储层的识别标准,进而分析其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潜山地层发育风化壳、裂缝破碎带、相对致密带以及上、下2套储层,其中上储层发育于风化壳顶部,下储层发育于裂缝破碎带,下储层的裂缝相对较为发育,为研究区主力裂缝储层。研究区裂缝储层分布特征在平面上表现为沿主要断裂呈北东向块状展布,且主要分布于潜山构造高部位;剖面上表现为储层连续性相对较差,具有不明显的近层状特征。裂缝储层发育带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中部和南部,南部孔隙度大于6.5%的局部构造高部位以及断裂发育带附近应为下部有利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测井及录井资料分析,马厂油田内的马厂断裂、马东断裂均存在3分性,可分为上部诱导裂缝带、中间封闭分隔带及下部诱导裂缝带。上部诱导裂缝带的裂缝发育规模大,对油气的垂向输导作用较强,不易造成油气的封堵:中间封闭分隔带通常由颗粒较细的断层泥(软泥岩)组成,其排驱压力大,封闭性较强,可以阻挡油气的侧向运移:下部诱导裂缝带裂缝相对较发育,可作为油气的主要储层。由于马厂断裂的3分性,导致来自石炭一二叠煤系烃源岩生成的气主要富集在马厂断裂的上升盘;马东断裂的3分性,导致来自葛岗集洼陷的油气主要富集在马东断裂的次级西倾断裂的上升盘。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油气勘探技术的提高,国内物性较好的沉积岩储层油气资源逐步被发现和开发,而火成岩和基岩变质岩中裂缝储层在华北、辽河油田、大庆等油田相继发现巨大的油气资源,也使裂缝储层成为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以海拉尔盆地乌东地区为例,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在建立层序格架和精细断层解释基础上,进行构造应力场模拟,通过构造曲率、最大主应变、最大主应力等参数对构造裂缝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构造应力场分布与构造断裂体系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裂缝发育带分布在不同方向的两组断层相交部位、正断层或逆断层的上盘附近。裂缝预测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断层的位置和方向的精度,地层横向厚度和密度变化较大也对预测精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南堡凹陷4号构造带蛤坨断层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堡凹陷4号构造带断裂发育,既发育沟通烃源岩的深断裂,也发育沟通浅层圈闭的次级断裂。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性等资料分析断层的空间展布,计算蛤坨断层的生长指数和断层泥比率(SGR),分析断层的活动性、封堵性,评价其输导性能,并结合其与烃源岩生排烃期的匹配关系研究断裂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及控制规律。在典型油气藏剖面解剖的基础上,建立了4号构造带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垦利3-2构造为例,通过断层断距统计半定量分析了该构造区新近系断层活动规律,系统研究了断层活动、砂体发育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断层活动时间与储盖组合"耦合"控制了油气垂向聚集层位,断层活动强度与砂体发育展布"耦合"控制了油气平面分布,边界断层应力调节带是油气聚集的优势区带。在断裂-砂体的控制下,新近系主要含油层段明下段形成了油气富集程度高的岩性-构造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9.
早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是冀中坳陷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裂缝是影响该类储层油气富集和单井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部署,根据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和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生产数据资料和勘探成果,探讨了天然裂缝发育的非均质性对油气产量分布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冀中坳陷深层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构造裂缝、成岩裂缝、溶蚀裂缝和风化裂缝等4种类型,其中构造裂缝是该区天然裂缝的主要类型,走向多为NNE—SSW向,以高角度和垂直裂缝为主,多未充填,开度小于30μm,裂缝线密度介于1.6~3.0条/m,主要为3期形成,不同期次之间相互切割限制;(2)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主要受岩性、构造和层厚等3个因素控制——白云岩比石灰岩天然裂缝更发育,泥岩裂缝发育程度较差,断层附近和断层上盘天然裂缝更发育,裂缝发育程度与岩层厚度关系密切,随着岩层厚度的增加,层控构造裂缝密度呈幂函数递减;(3)在不同凹陷、不同构造带以及同一构造带的不同构造部位,天然裂缝的非均质性极强,油气产量差异较大。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为该区深层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试井资料出发,结合地展倾角测井裂缝识别图以及长轴背斜裂缝最大发育带分布规律等资料,认为大房身地区为砂岩裂缝性油气藏,裂缝带的分布及发育,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并指出了该区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许君玉  许新 《测井技术》2016,(5):572-577
红河油田为典型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油藏,储层裂缝广泛发育。通过岩心观察、成像测井识别等手段对其裂缝特征进行了描述。研究发现该研究区裂缝在岩心上多为高角度裂缝和垂直裂缝,在成像上多为正弦波曲线显示。裂缝在双感应、八侧向和阵列感应测井曲线上均显示低值,八侧向与双感应测井值正差异;双井径微扩径,声波、中子值增大,密度值减小;在双感应电阻率正异常显示高值,八侧向电阻率值在层的上部与双感应电阻率值正差异,在层的下部与双感应电阻率值负差异;声波、密度值减小,中子值增大。裂缝在变尺度分形曲线的R/S曲线上偏离了原来的趋势线,成为近似一直线段。探讨了裂缝发育程度与单井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发育段其产能普遍增高。经岩心和成像资料验证,裂缝识别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阿达油田低阻、低对比油层岩心的实验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的分析,查明了该油田低阻、低对比油层的成因,分析了不同成因低阻、低对比油层的测井曲线特征。并以试油资料为基础建立了该油田低阻、低对比油层的测井识别方法。用自然电位(SP)、深侧向电阻率(LLD)和微球电阻率(MSFL)。以及归一化的LLD-SPR和LLD/LLS-孔隙度2个交会图可有效地识别该油田的低阻、低对比油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低渗透模拟注水驱油实验,以稳态法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制备饱和油、低、中、高含水及残余油的不同含水率的岩样,对岩样进行岩石热解、饱和烃气相色谱及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研究热解、饱和烃气相色谱参数及荧光显微图像特征随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及趋势;总结了低渗透油层水淹变化录井资料响应特征;探讨了低渗透油层的水淹机理并对实验数据中产生的特殊现象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录井各单项资料能够反映低渗透油层不同水洗状况下的特征,为今后录井资料评价低渗透油层不同水淹程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镇北地区长3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确认识镇北地区长3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理目的,利用该区地质资料、岩性沉积资料、岩性薄片分析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分析资料,对该区延长组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进行较详细的剖析,得出:沉积韵律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影响、储层填隙物中特殊矿物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影响是该区长3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5.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生界储层低孔低渗特点,利用地化热解参数、热解气相色谱资料及地化参数计算出的含油饱和度判别储层性质,建立储层判别标准。对照试油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牛圈湖油田西山窑组属于低孔、低渗、低压的“三低”油藏。由于注入水为淡水,且原始含油饱和度较低,使水淹层的电阻率较高。利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易把水淹层解释为油层,导致射孔投产后的生产井高含水。文中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结合试油试采、岩心分析等资料,研究了水淹层地球物理变化特征与定量解释模型,建立了适合牛圈湖油田的水淹层解释方法,现场应用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地震波低频成分有助于提高地震反演与成像的分辨率及保真度。因地震震源与检波器响应的频宽限制及噪声影响,常规检波器记录中的低频成分难以被充分利用。通过地震数据低频评价、厘定有效频段,进而补偿并充分利用低频成分,可实现频带拓宽。基于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和检波器自然频率,本文将常规地震记录频谱划分为常规段、低频可恢复段和低频不可恢复段三个频率区间,并将低频可恢复频段的下限定义为最低有效频率;根据不同地震仪记录有效低频成分能力的差异,提出了常规检波器低频有效性的功率谱密度比方法;利用有效低频初步评价成果,设计了野外联合采集试验和地震数据低频恢复流程。实际资料试验结果表明:对超低频的远震面波信号,4.5Hz检波器数据拓展至0.04Hz仍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对地震勘探中的井炮地震波信号,常规10Hz检波器数据的有效频带可拓展至2Hz。针对恢复低频后的地震记录进行地震成像和速度建模,得到的叠加剖面与波形反演速度剖面的精度和分辨率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姬塬地区低电阻率油层定量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娣  高楚桥 《中国石油勘探》2008,13(6):53-56,81,82
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岩心分析及毛管压力实验等资料,结合姬塬地区长2段低阻油层特征,建立相关地层参数计算模型,用求得的含水率来进行低阻油层定量评价。经23口井实际生产数据的验证与对比,符合率较高,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深南背斜是深县凹陷南部的一个塌陷背斜 ,本区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 ,已发现了一定规模油气藏。由于该区构造复杂 ,地震资料品质较差 ,圈闭落实程度较低 ,已发现的油藏纵向上具含油层位多、油水间互等特点 ,并存在低阻油层 ,影响了勘探开发成效。针对上述勘探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在工作中应用了高次覆盖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 ,并利用新资料理顺断裂结构 ,落实和评价了有效圈闭 ;用定向斜井钻探技术和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技术 ,发现了多套含油目的层系 ,提高了低阻油层的认识水平。通过应用综合勘探技术 ,深南背斜油气勘探已取得了进展 ,开发已建立了一定规模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系统研究济阳坳陷39个油田的低电阻率油层资料,对济阳坳陷低电阻率油层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按其微观成因机理对已发现的低电阻油层进行系统的分类,提出一套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济阳坳陷不同类型的低电阻率油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