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压脉冲电絮凝+加载磁絮凝工艺处理电镀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峰  姜素华  涂云鹏 《广州化工》2013,41(8):149-150
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和多种形态的重金属离子,一般化学法处理成本高,且不能稳定达标。脉冲电絮凝针对电镀废水重金属破络以及去除COD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结合后续加载磁絮凝技术,整体工艺占地面积小,COD和重金属的处理效率高。对于车间镀锌、铬、铜等产品排放的综合废水处理有显著的效果,通过本工程应用,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要求,COD去除率70%以上,六价铬离子、锌离子、铜离子去除率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发酵工业常用的酵母菌为生物吸附剂,利用电絮凝和微生物联合处理混合电镀废水。探讨了电絮凝工艺在废水高浓度区及低浓度区的去除率,并通过实际的生产运行论证了工艺的适用性。采用电絮凝-微生物联合工艺处理混合电镀废水,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9.98%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压脉冲电絮凝技术处理某电镀厂的电镀废水,考察了高压脉冲电絮凝设备对Cu2+、Ni2+、CN-和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絮凝技术对电镀综合废水的处理效果显著,Cu2+、Ni2+、CN-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9.80%、99.70%、99.68%和67.45%,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该高压脉冲电絮凝技术处理电镀废水具有处理效率高、速度快、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的特点,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黄树杰 《广东化工》2011,38(9):135-136
采用微电解-中和沉淀法处理含Cr6+与Cu2+电镀废水,探明pH与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微电解法与碱液中和沉淀处理含Cr6+与Cu2+电镀废水去除率高,在质量浓度低于100 mg/L的情况下,处理后废水的Cr6+与Cu2+均可达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  相似文献   

5.
利用混凝沉淀法和自行研制的氧化絮凝复合床法联合处理了高浓度的油漆废水。实验了多种化学混凝剂及多种催化剂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选取了最佳催化剂和最佳化学混凝剂。对油漆厂原有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大的改造。结果表明 :化学混凝沉淀法及氧化絮凝复合床法与后续生化法串联处理 ,其工艺经济实用、处理效果好、稳定性高 ,处理后的水质完全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微电解法在电镀混合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微电解法在电镀混合废水处理中的反应机理,说明了其处理工艺的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实际运行表明,微电解法处理可使电镀混合废水的出水离子浓度ρ(Cu^2+)〈0.5mg/L,ρ(Ni^2+)〈1.0mg/L,ρ(Pb^2+)〈1.0mg/L,达到了排放标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同时对该工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表明,当进水ρ[Cr(Ⅵ)]〈100mg/L时,可与含Cu^2+、Ni^2+、Pb^2+的电镀混合废水一起处理。  相似文献   

7.
对某工业区产生的电镀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用隔油沉淀法+气浮法+A2/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前处理废水,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芬顿氧化法分别处理含镍废水及含铜、锌的络合废水,再把各股废水汇合后用砂滤和活性炭吸附进行深度处理,最终使出水水质达到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利用泥炭为原料制备出腐植酸树脂。在动态条件下,研究了腐植酸树脂对重金属离子Pb^2+、Cu^2+、Zn^2+、Ni^2+、Cr^3+的吸附效果及条件。同时探讨了腐植酸树脂对Pb^2+、Cu^2+、Zn^2+、Ni^2+、Cr^3+的吸附与解吸再生机理。含Pb^2+、Cu^2+、Zn^2+、Ni^2+、Cr^3+的电镀废水经腐植酸树脂吸附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以铝板作为电极板,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含铬、镍及铜电镀废水。研究了电流密度、处理时间、电极板间距和p H等因素对铬、镍及铜离子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控制在5 A/dm2,极板间距为2.0~2.5 cm,电解时间控制在30 min,p H在6~9范围内,能达到较理想的去除效果。当采用电絮凝-活性炭纤维吸附法处理混合电镀废水,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9.97%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一种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有机废水的新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新型微电解-电物膜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有机废水,同时,与单纯的微电解工艺、生物膜工艺进行了对比,Cr^3 离子去除率均提高15%。在实验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由生物膜中的复合微生物菌群作为营养源而消耗;重金属离子(Cr^3 )则通过电沉积去除一部分,同时生物膜吸附另一部分而去除,净化后的废水超过工业回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1.
利用泥炭为原料制备出腐殖酸树脂,在动态条件下,研究了腐殖酸树脂对重金属离子Zn^2+、Ni^2+的吸附效果及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在20℃,流速为4mL/min,pH值为5.0~7.0,含Zn^2+、Ni^2+浓度分别为70mg/L的废水经过腐殖酸树脂处理,Zn“、Ni。’去除率可达98%以上,且处理后的废水pH值近中性。含Zn^2+、Ni^2+浓度分别为32.5mg/L和29.4mg/L,pH值为5.9的电镀废水经腐殖酸树脂处理后,废水中Zn^2+、Ni^2+含量明显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电镀工业园区废水生物与化学两级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前  包樱 《工业水处理》2008,28(5):48-51
探讨了用环境生物技术与化学絮凝沉淀组合的工艺处理电镀园区两种电镀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废水中的铜、铬、镍、锌、氰根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9.9%、100%、99.9%、100%、49.5%(出水中除氰根为1.05 ms/L以外,其他重金属质量浓度都在0.1 mg/L以下);酸性含氰废水中的铜、铬、镍、锌、氰根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9.8%、100%、98.1%、100%、84.0%(出水中镍、铜、氰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0.03、0.5 ms/L,铬和锌未检出);两种废水处理成本分别为4.39、4.46元/t.用该组合工艺处理综合电镀废水和含氰废水,既降低了处理成本,又使电镀园区废水能够达到新的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电镀废水处理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某机械制造企业产生的电镀废水水体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重金属、氰化物等,总排放量约1 500 t/d,通过氧化、还原、絮凝沉淀等技术分别对含氰、铬废水预处理,再混合酸碱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使得重金属、氰化物等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分析现有的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工艺特征,针对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湿法冶金产生的废水现状和特点,经过尝试性实验,提出了混合、絮凝沉淀、化学沉淀处理、过滤、臭氧氧化、中和处理及电渗析除盐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出水达到国家废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满足系统回用水质要求,可全部回用。  相似文献   

15.
高压脉冲电絮凝技术是较为理想的废水治理工艺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要叙述了高压脉冲电絮凝技术以及处理废水的工艺特点,描述了高压脉冲电絮凝法处理工业电镀废水的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在优化操作条件下,高压脉冲电絮凝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工业电镀废水,处理后的废水中污染物净化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文章还讨论了电絮凝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絮凝法对电镀含铬、镍废水进行了处理,确定了复合絮凝剂的种类和最佳配比,选择了最佳工艺条件,pH=8.70,搅拌t为30min,絮凝沉积t为12h,并对处理前后铬镍废水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铬的去除率为99.93%,镍的去除率为99.95%,处理后的废水中铬质量浓度降至0.12mg/L,镍质量浓度降至0.26mg/L,符合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可作为电镀车间的循环用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有色金属冶炼、电镀行业等行业中排放的大量含重金属离子废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废水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已成为环境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硫酸盐还原微生物可以还原硫酸盐生成硫化物,进而沉淀去除重金属,成为利用生物硫酸盐还原过程处理重金属污染的核心技术。文章总结了生物硫酸盐还原过程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利用该过程处理重金属废水开发的各类工艺特色,并对利用硫酸盐还原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技术工艺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絮凝-微电解法处理雷尼镍废水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步探索用絮凝-微电解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镍废水的可行性。工程以雷尼镍废水为处理对象,确定用絮凝-微电解法处理含Ni和Ni^2 废水,并通过调节pH和沉降,使工艺排水总镍质量浓度≤1.0mg/L,对废水的COD的去除效果达20%-40%。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含汞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金属还原法,详细介绍了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硫氢化钠+膜法处理含汞废水工艺;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汞质量分数小于5×10-9,达到行业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采用以铁板为电极材料的电絮凝装置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研究了电流密度、絮凝时间、初始pH值等工艺条件对废水中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20mA/cm~2、絮凝时间为40min、初始pH值为4~6时,对废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较好。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电絮凝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废水中Cr(Ⅵ)的质量浓度、总铬的质量浓度、出水pH值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相关的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