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除尾气低浓度氨是氨法烟气碳减排不可缺少的环节。采用湍球塔(TCA)进行实验研究,测定总体积传质系数(Kga),考查化学吸收和流化数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吸收比物理吸收Kga增大63%。随流化数增大成比例增大,但流化数不能过大,否则会因气体在塔内停留时间太短而降低脱除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凉碱炉尾气除尘用湍球塔替代布袋过滤器。经改造后生产实践证明,操作运行正常,达到一定除尘效果,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除尘后碱液可返回系统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湍球塔的基本构造和工作流程并对湍球塔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室内实验条件和要求确定了湍球塔的结构参数和流体动力学参数,完成了室内实验条件下的湍球塔的设计计算。通过试验测试可知,在本文设计参数下运行的湍球塔系统流态化性能稳定,脱硫效果好,可为实现工业规模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振动流化床床层动力学特性,提出了第一、第二流化段,第一、第二临界流化速度的概念.从流化床临界流化速度的定义出发,得出了振动流化床第一临界流化速度数学模型.在二维振动流化床内,以不同粒径的玻璃珠为床料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振动和其它操作条件对临界流化速度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关联得到了振动能量传递系数的数学表达式,并将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振动强度增加,第一、第二临界速度均减小,振动对第一临界流化速度影响更显著,当振动强度超过1.57后,不通气体床层也能流化,第一临界流化速度降为零,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湍球塔烟气脱硫的化学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湍球塔的传质反应过程进行适宜的假设,用双膜理论加经验方法处理气 液两侧的传质,建立了湍球塔烟气脱硫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并用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的大规模试验及工业放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D82的不锈钢高温流化床实验台中,以IHI灰样作为实验物料,研究了高温流化床的临界流化速度,结果表明,对于属于B类粒子的IHI灰样,温度由常温升高于1000℃时,雷诺数小于40,流化床运动处于层流运动区范围,随着床层温度升高,物料颗粒的最小流化速度减小,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预测不同温度下的该灰样题粒最小流化速度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湍球塔的基本构造和工作过程,对湍球塔进行设计计算并对湍球塔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流化速度、静止床层高度、膨胀床层高度和压力降等流体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关联试验。通过试验测试结果确立操作参数,可为工业规模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对湍球塔不同入口方式进行了流场的数值模拟,通过比较不同入口方式的塔内流场不均匀度,得出最佳的气流入口方案。将模拟结论应用于实际工程,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
湍球塔因其防堵塞、强湍动、传质面积大等特点,可作为烟气氨法脱碳后用磷石膏浆料净化尾气微量氨的气液传质设备。本文基于湍球塔液滴团聚分散理论研究了液滴和液膜形成的气液相界面结构,并得到气液传质面积的数学模型。在磷石膏浆料吸收氨法脱碳尾气微量氨的湍球塔实验装置中,在气体Re_g157~475、液气比1~6范围内进行实验研究,从实验数据回归得到的气液传质面积与理论计算值吻合。结果表明,湍球塔气液传质面积以团聚分散的液滴为主,湍球表面积占比不足25%。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带内置水平管的振动流化床,并以颗粒状磷酸一铵为实验物料对带内置水平管的大颗粒振动流化床颗粒临界流化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振动的引入对颗粒临界流化速度有着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样床层条件下振动频率和振幅越大,床层临界流化速度越低;振动对小粒径颗粒的影响稍强于大粒径颗粒;由实验数据拟合出用于预测该类流化床临界流化速度的经验公式,公式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生化法烟气脱硫装置中湍球塔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化法烟气脱硫,要求吸收反应塔湍动程度高,气液接触好,反应速度快。本文对其中的主要脱硫装置-湍球塔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计算,结合室内实验验证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湍球塔钠碱法烟气脱硫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O_2和空气混合模拟工业烟道气,在矩形湍球塔中进行烟气脱硫实验研究,考察了多种操作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碱液浓度、喷淋量和颗粒静床高度可以提高湍球塔脱硫效率;湍球塔脱硫效率随烟气进口温度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刘道银  王远保  王铮  陈晓平 《化工学报》2017,68(11):4105-4111
在内径50 mm的流化床实验台上,测量SiO2、Al2O3和TiO2 3种超细颗粒原生粒径从30 nm增加到5 μm的临界流化速度(Umf),并以Geldart A类颗粒(粒径45 μm)为参照。结果表明:3种超细颗粒的Umf随粒径的变化规律一致,随原生粒径从30 nm增加到5 μm,Umf逐渐增大;当颗粒粒径增加到45 μm,Umf大幅度减小,其与原生粒径为30和200 nm时接近。对于不同材料,Umf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为TiO2、Al2O3、SiO2。粉体安息角测量表明:对于同种材料颗粒,原生粒径对超细颗粒的Umf和安息角的影响规律一致,即5 μm超细颗粒的安息角最大。聚团尺寸模型计算表明:稳定流化时,聚团尺寸随原生粒径的变化趋势以及随不同材料的变化趋势均与Umf的变化趋势一致。研究结果为超细颗粒流化临界速度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引言全球温度逐步上升已经是个不容否认的事实[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2007年气候变化报告》[2]指出温室效应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而且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对温室效应贡献率达到56.5%,因此控制CO2是应对全球趋  相似文献   

15.
在内置水平管的矩形振动流化床内研究了玉米粒和塑料珠混合物(Geldart D颗粒)中的流体力学性质。考察了颗粒质量分数、振动频率、振幅和内置水平管对混合颗粒的临界流化速度的影响。实验表明,振动的加入降低了混合物的临界流化速度。根据振动流化床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床层中颗粒受力情况,建立了混合颗粒物在振动流化床中临界流化速度的两类数学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建立两种模型的关联式所得的计算值和实验值误差控制在10%以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在二维流化床(240mm×80mm)中,以平均粒径为1.675mm的三种宽筛分玻璃珠颗粒为物料,研究了颗粒临界流化特性,得到了三种颗粒临界流化速度,并与其他研究者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实验数据得到了预测宽筛分颗粒临界流化速度的关联式.结果表明,宽筛分颗粒临界流化速度与窄筛分颗粒的值有较大差别,本研究理论预测的临界流化速度与实验值吻合更好。结果可为宽组分颗粒临界流化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伦海波  张一婷 《人造纤维》2009,39(5):21-23,6
介绍了用湍球塔碱洗法处理粘胶纤维生产废气中的H2S工艺流程、湍球塔结构、填料球要求,以及运行方式和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沈少华 《浙江化工》1990,21(3):25-27
本文研究了串球塔的传质特性,测出了气、液两相的传质系数;并建立了填料塔两种模拟装置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在底部直径为120 mm的锥型流化床中,以玻璃珠为流化颗粒,过热蒸汽为流化介质,研究了固体颗粒在过热蒸汽流化床中的流化特性,考察了操作温度和压力对临界流化速度(umf)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热蒸汽流化床的流化行为与热空气相似,临界流化速度(umf)随床层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床内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过热蒸汽流化床的临界流化速度比热空气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