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二次污染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防治管网水质二次污染,将优质饮用水安全输送到终端用户,是城市供水的重要环节,也是城镇供水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系统分析了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二次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杨艳 《广州化工》2010,38(6):186-187,192
针对都匀市部分天然水体、本地水源商业水、自来水进行了pH值调查,发现都匀天然水体pH值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显著,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商业水、自来水则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3.
曹国良 《江西化工》2005,(3):135-135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0%左右,多数居住在贫困地区,偏远山区,由于地质条件差,居住分散,经济欠发达、资金短缺原因。喝的只是改良井水和窑存雨水以及浅层手压(机压)井水,水源易被污染,达不到或很难达到现行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水质亟待提高;部分地区虽然建成了农村简易自来水厂,但大多数水处理工艺流程落后(或根本就无处理),设施简陋,输配水管网系统老化,二次污染的隐患也比较突出,水质难以得到保障;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依然使用人力直接饮用河水、塘水。使用干净的自来水存在较大的困难,缺乏饮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反渗透技术在苦咸水淡化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西安美星精密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掺渗透装置,对咸阳国际机场供水进行净化,淡化处理,使水质较差,不宜用的Ⅲ级水成为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卫生组织饮水水质准则的优质水。运行结果表明,反渗透技术处理含氟苦咸水是比还原沉淀法,电渗析法更为有效可行的水处理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5.
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城市给水处理厂净水在输送过程中受到污染,致使管网水中细菌的重新生长和繁殖,从而导致饮用水水质存在安全隐患。以南方某城市管网为研究对象,运用ExpAssoc模型对管网水中细菌菌落总数与细菌出现概率进行模拟,并探讨了管网水的温度、浊度、余氯三个常规指标与水样细菌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xpAssoc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管网水中细菌菌落总数和细菌出现概率的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7。水温与管网水细菌菌落总数呈正相关关系;管网水高浊度与细菌出现频率亦存在正相关性。余氯对管网水细菌存在水平确实存在影响,当余氯量小于1.0 mg/L时,细菌出现率为100%;当余氯量大于1.0 mg/L时,细菌的出现与余氯值并不相关,呈随机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6.
聚合硫酸铁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对于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地区都以地表水作为生活饮用水及工业用水水源.而地表水的特征一般是浑浊度高并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这就需要必须净化处理使之达到生活饮用水或工业用水标准.对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也需经处理达到允许排放的要求。要搞好水处理,选择合适的混凝剂是净水技术中的首要环节。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用聚合硫酸铁处理黄河水.可使出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7.
针对台肇油田低渗透油藏对注水水质要求高,而现有技术及管理方法又不能满足其注水要求的情况,分析注水管网中水质二次污染、井筒内水质污染的原因,制定分阶段解决措施,保证注入水质量。  相似文献   

8.
陈畅  刘树良  陈颂  常华  张卫清 《辽宁化工》2010,39(7):719-720
地表水水质的季节性变化对水厂的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合理的加入高锰酸钾和氯气的方法可有效控制氨氮、溶解性锰和硫化氢的含量,使其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保证出厂水水质符合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相似文献   

9.
KDF净水材料净化饮用水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水质标准的提高和受污染水源的不断增加,水厂一般用常规净水工艺难以将水中微量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到完全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加之受到管网、屋顶水箱及用户内部管道的二次污染,居民生活用水最好能进一步进行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国家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已全面实施,要求出厂水浊度小于1 NTU,许多水厂采用的常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已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因此,已建运行水质不达标的水厂需寻找有效的措施对现有工艺进行提升改造,提高出水水质,确保水厂出厂水水质达到新标准的要求。个旧市松矿水厂运行年代已久,沉淀池出水效果差,出厂水水质不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的浊度指标。该工程根据微涡流絮凝理论,结合网格絮凝池絮凝效果好的特点,将厂区内现状已建穿孔旋流絮凝池结构提升改造成一种新的絮凝池-微涡流絮凝池,结合两种絮凝池的优点,增强絮凝效果,提高松矿水厂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1.
山泉水作为生活饮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全面了解全市山泉水水质污染状况,珠海市水质监测中心对全市23个代表性的山泉水取水点的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以及氟化物四种无机阴离子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结果表明:23份山泉水水样中,除1个山泉水水样的氟化物浓度超过1.0 mg/L标准限值外,其它水样四种阴离子浓度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43.4%的山泉水水样在地表水Ⅳ或者Ⅳ类水质以下水平,表明我市山泉水水源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山泉水的监管需要引起市政、水务以及卫生疾控等管理部门的重视,政府部门需做好监测、应急、宣传以及教育等工作,防控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安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2.
供水系统二次污染的原因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主要从出厂水水质、管道的腐蚀和结垢、二次供水设施及加氯消毒等方面分析了造成供水管网水质二次污染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供水管网水质的多项措施和方法,列举了一些国内外的相关例子。  相似文献   

13.
林明榕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10):191-196,170
通过对某城市供水厂水源水、出厂水水质现状的分析。得出结论:1、对于低污染水源水,现有的常规水处理工艺能基本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出厂水水质106项指标的要求,但对于水源水突发、偶发的水质污染.则难以保证出厂水水质;2、在当前水源水质不断恶化及水源水质对供水厂存在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情况下。必须加大对现有水处理工艺的改造力度,增加前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突发,常常导致饮用水源呈现高浑浊度,供水系统遭严重破坏,给安全供水带来威胁,因此研究应急饮用水处理设备具有深远的意义。某公司开发了一套集成式饮用水应急处理设备,用于高浑浊度水源处理,采用预沉混凝+超滤的工艺,原水平均浑浊度超过5 000 NTU,消毒出水后的浑浊度低于0.2 NTU,经过设备工艺处理后,COD_(Ma)、铁、氨氮去除率高达90%以上,出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要求。设备产水可满足10 000人的饮用水需求量。通过模块化工艺组合,集成式饮用水应急处理设备可针对重金属污染原水、有机污染原水提供对应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5.
TOC作为饮用水水质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某城市管网末梢水TOC特征为例,对TOC与有机微污染程度指标的相互关系,以及作为优质饮用水指标的限量值作了研究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城市管网末梢水TOC分布范围1.0~4.0mg/L;在饮用水中TOC主要存在形式是以小分子量(<500)的溶解性有机物;TOC与CODMn、THMs含量及Ames试验致突变性存在良好相关性,当TOC<1.0mg/L时,THMs致癌风险较低,饮水Ames实验结果一般呈阴性。饮用水中TOC测定精度较高,可较全面反映饮用水中有机微污染程度,建议作为优质饮用水水质指标,TOC限量值为1.0mg/L。  相似文献   

16.
吴晓艳 《清洗世界》2022,38(3):161-162
注水开发是低渗油藏经济有效、成熟的能量补充方式,通过精细注水可提高水驱动用程度.针对低渗透油藏精细开发中存在的低渗储层水质要求高,沿程管网二次污染;注水压力差异大,管网和井筒匹配困难以及小孔喉渗流能力差,易污染堵塞等难点,全面做好"水"文章,通过注好水、注准水、注够水,初步形成了适合针对性的低渗油藏的精细注水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对 D油田饮用水厂供水管网的水质改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石灰处理 ,喷淋曝气 ,纤维束过滤及锰砂过滤工艺可使出厂水水质由严重腐蚀性转变为基本稳定性 ,使管网腐蚀得到了有效控制 ,同时提高了出厂水水质  相似文献   

18.
对西安市部分住宅楼二次供水系统进行分析,对比了4种不同供水方式及不同管材和水力停留时间对用户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水箱供水的影响较大,气压给水二次污染较小;室内供水系统中钢塑复合管优于镀锌管;停留时间以不超过6h为宜。针对小区管网系统二次污染状况,提出管网系统二次污染的防治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合宁波自来水公司目前水质状况,查找差距,发现水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耗氧量、氨氮、锰超标,解决的措施是调整生产布局,合理利用水资源,强化常规处理,开展深度处理技术研究,加强对水质的监控和管网的改造.尽快开展全部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由于水源污染和常规净水工艺局限性对城市供水系统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当前国内外对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和供水管网中微生物再生形成生物膜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管网生物膜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最新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