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雷善云 《丝绸》1997,(4):59-59
茧站是收购、烘炕、选择、暂贮干茧的基层单位。过去,干茧实行计划调拨,每季干茧入库后1个月左右,几乎全部调完,茧站不存在较长时间的于茧储存。所以在管理上,一般采用常规技术就行了。近年来,蚕茧由原来的计划调拨逐步走向市场经营,同时必须坚持现款现货,不低价倾销的原则,故干茧销售进度减慢。加之,地方保护及市场制约等因素,干茧跨季度跨年度销售的局面已连续两年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给干茧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一方面是霉变;另一方面是更新管理技术。1.冬春季茧站压库于茧霉变的原因冬春季,气温由凉转冷,雾由小渐大…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 :自动缫丝机人工送茧使用小茧桶的一定要换成大茧桶。1 出茧口处局部改造在接茧台上方出茧斗两出口处各焊接一个“S”形管 ,“S”形管口与桶的距离不要太远 ,接茧时 ,把送茧车推到出茧口下 ,茧桶口对准“S”形出茧口即可 ,每台送茧车恰好放 4个大桶 ,每大桶盛茧量是原小茧桶的 6倍。2 更换后的好处(1)降低劳动强度 ;(2 )现场整齐、协调 ;(3)减少用工。更换前 ,华风公司东煮茧区供应 4组 72台飞宇 2 0 0 0型自缫机 ,安排接茧工 1人 /班 ,送茧工 2人 /班 ,倒茧工2人 /班 ,三工种轮换工作 ,更换后 ,接茧工 1人 /班 ,送茧工 2人 /…  相似文献   

3.
许才定  李光英 《丝绸》2003,(3):30-32,35
按茧质的不同,分别介绍了各类原料茧的煮茧工艺要点,并举例介绍了两种不同原料茧的煮茧配温工艺。  相似文献   

4.
邢秋明 《丝绸》1992,(4):22-22
由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从日本引进并经消化、吸收改进后,研制成的茧检定煮茧机——JZ851型煮茧机。经我所历时一年的调试的应用,效果较好。现将JZ851型茧检定煮茧机的概况和运行情况作一简介。该机机身采用密封性能好,抗腐蚀性强的不锈钢板制成,不漏汽、不漏水、经久耐用、美观实用,全机长×宽×高为5200×1450×1720mm。煮茧能力为250~320桶/h,全机共27双笼,采用双链自锁装置,运转平稳,结构合理。放茧后笼子能自动锁住,避免了逃笼现象。出茧时又能自动开锁,使用方便。传动  相似文献   

5.
许逊  谢瑞娟 《丝绸》1991,(3):47-49
通过C-C热电偶对煮茧过程中茧腔内外温度变化规律测试,分析V型煮茧机和循环式煮茧机温度变化差异,并通过缫丝成绩对比,探讨了温度对缫丝成绩的影响,认为改进V型煮茧机可适应中国原料,提高煮茧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波  宫玮东  陈浩 《丝绸》2001,(4):22-23,25
简要阐述了煮茧原理,分析了瘪茧产生的原因,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茧的渗透程度及调整段入口处的温差的大小,并提出了解决瘪茧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茧站是收购、烘炕、选择、暂贮干茧的基层单位。过去,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干茧实行计划调拨。每季干茧入库后一月左右,几乎全部调完,茧站不存在较长时间的干茧管理。所以在管理上,一般采用常规技术就行了。近年来,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蚕茧由原来的计划调拨逐步走向市场经营。同时,必须坚持现款现货,不低价倾销的原则。放干茧销售进度减慢。加之,地方保护及市场制约等因素,干茧跨季度跨年度销售的局面已连续两年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给干茧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即防止冬春季茧站压库于茧霉变更新管理技术。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浙、川主要煮茧机型进行解舒调查,测定煮茧机型和煮茧工艺对原料解舒及缫折的影响,可以看出国内外几种主要煮茧设备间在煮茧质量、工艺操作方面的差异和存在问题。文章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自动缫丝机的普及,管道送茧被广泛采用,采用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减少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现场管理档次,至于管道送茧对煮熟茧质量及生产指标有怎样的影响?与人工送茧相比有何差异?在认识上比较模糊,只是觉得应该没问题,针对如此,笔者利用公司的方便条件,对2000年生产的春茧、中秋、晚秋庄口做了详细的数据对比调查,发现管道送茧不仅实现了煮茧缫丝间的连续化、自动化,而且对煮熟茧质量有一定好处,生产指标优于人工送茧方式的指标,其台产、运转率提高,丝胶溶失、类吊降低,洁净分数提高,光折差别不大,解舒降低。  相似文献   

10.
广西蚕茧属多化性茧,存在茧层薄、洁净差等特点,较难生产高品位生丝.针对广西茧的茧质特性,通过煮茧前触蒸技术及煮茧工艺改进的方法,探讨适合广西原料茧特性的茧处理生产工艺,来改善广西原料茧茧质,以达到生产高品何生丝的目的.结果表明:如果选用洁净93分以上的原料茧为原料,通过优化茧处理及煮茧生产工艺,可以实现用广西茧生产出5A以上高品位的生丝.  相似文献   

11.
张爱平  张军会 《丝绸》2002,(3):46-46
煮茧是制丝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煮茧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缫丝的产、质、耗 ,尤其对缫丝的缫折、生丝洁净影响很大。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 ,同样的市场原料茧 ,谁的生产成本低则谁的利润就高。在制丝生产中 ,原料茧成本占总成本的 75 %以上 ,故降低原料成本是降低总成本的关键。降低原料成本必须降低缫折 (消耗 ) ,这与优化煮茧工艺有关。为此 ,运用科学的方法来优选特殊原料茧 (茧型小、茧层薄、缩皱松、薄头多 )的煮茧工艺是厂丝生产中的主要课题。1 煮茧工艺试验在通过初试的基础上 ,确定是否触蒸处理、助剂使用部位、…  相似文献   

12.
对现行煮茧机及煮茧工艺而言,提高出丝率与提高解舒率之间存在着矛盾,作者通过分析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采用低温长时间煮茧的方法,并开发适合此工艺的煮茧机。文章介绍了适合此工艺路线的JD-104G型高效节能煮茧机结构性能、煮茧工艺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毛脚茧易发生蒸热及嫩蛹破碎从而影响茧质,降低丝厂效益及收购部门信誉的问题。提出从评茧技术,行政调控和宣传等多上出售毛脚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天然绿色蚕茧色彩特性与煮茧工艺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煮茧后绿色蚕茧色素流失量的工艺参数-温度、时间及绿色蚕茧的品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煮茧工艺对绿色蚕茧的丝胶溶失率与色彩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煮茧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煮茧后绿茧的丝胶溶失率和色差的工艺参数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时间、品种;随着煮茧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绿茧的丝胶溶失率和色差整体呈增加的趋势。浅色绿茧相对深色绿茧应该选择较低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使得煮后的茧子具有适当丝胶溶失率,而又最大化地保留了其天然色彩。  相似文献   

15.
罗斯杰  陈庆官  林枫 《丝绸》2006,(12):21-23
对“煮茧茧腔内外温度测量装置”实地采集的多组煮茧茧腔内外温度曲线进行分析,把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作对照,得山茧腔内温度比处理室温度的变化幅度要小;比较茧腔内温度相对于处理室温度的反映特性,能掌握原料茧关于煮茧抵抗等品质情况;对于煮茧机各部位所采用的温度以及时间的长短需视茧子、煮茧机的不同而定;同一煮茧机因进水管、进气管的位置或出水量的不同,左右茧笼温度略有差异;通过比较、分忻茧腔内外温度曲线,便能掌握煮茧过程中与茧子的吸水、吐水等煮熟特性有关的煮茧温度特性,从而为确立生产中煮茧处理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何华丰 《丝绸》2004,(6):22-24
在自动缫丝机中,利用茧量探测装置,探测新茧补充槽内的茧量、理绪锅内的正绪茧的茧量及给茧机内的茧量,根据探测的茧量多少,加入合适的茧,以保证上述装置内的茧量比较理想,提高生丝品质。  相似文献   

17.
韦留海 《丝绸》1994,(2):15-16
应用普通电子计算器,经局部改造就成了煮茧机出茧桶数电子计数器。可代替出茧工人工计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计数精确度,而材料成本仅需3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桑蚕荧光茧色与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虞晓华  金秀珏 《丝绸》1999,(5):12-13
试验以现行二化性多丝量品种苏5×苏6为材料,对桑蚕茧荧光色与茧质的关系作了分析,发现黄白荧光色茧的茧质优于紫蓝荧光色茧,紫荧光色茧的茧质又高于蓝荧光色茧,具体表现在黄白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分别比紫蓝荧光色茧提高1370%、373%、325%,紫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比蓝荧光色茧分别提高1363%、1078%、338%。  相似文献   

19.
家蚕天然有色茧品种间色素差异及烘茧对茧层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不同茧色蚕品种的血液、丝腺、内外茧层中色素含量及成分的差异,调查了烘茧处理对茧层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茧品种几乎不含类胡萝卜素,而其血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与丝腺和茧层的不同;黄红茧系品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高出类胡萝卜素10倍以上,其成分有异于绿色茧,另外茧层中类胡萝卜素的成分有异于血液和(或)丝腺。烘茧处理对绿茧、黄茧及红茧的色素含量和成分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根据各茧质指标的特点建立隶属函数并对茧质进行模糊评判;运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具有自学习功能的煮茧工艺专家系统。根据模糊评判的结果及煮茧目标,可自动进行煮茧工艺的设计;根据试煮结果可对煮茧工艺进行调整;随着数据积累的增多,通过自学习,本系统性能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