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西安断陷盆地地热资源属于中低温盆地型地热资源,其分布主要受断陷区内的盆缘大断裂带及其次级伸展断裂的控制.地热盖层主要为第三系泥岩、砂质泥岩;热储层为第三系中、粗粒砂岩和中、细粒砂岩层.热储层的赋水性和温度与区内活断层构造带的活动性强度呈现出明显的相关特征.近年来由于开采的不合理性,开采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环境负效应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地热水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备受重视。为了探查吉安断陷盆地的热储资源,分析该区域的地热特征,为地热开发工作提供依据,以吉安断陷盆地东缘电性及热储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方法,对盆地东缘研究区内的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进行解释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以及地热条件,依照地热系统划分依据,讨论了研究区内的拥有热储的可能性。本文依据反演电阻率剖面图推测出2条断裂,有效识别出了区域的沉积岩及变质岩地层;其次,结合低温热水型传导类地热系统的特点,分析了研究区内的热储条件,分别指明了研究区内“热、储、通、源”所对应的构造特征,推测一处重点地热区域;最后,本文认为CSAMT能够有效区分研究区内的电性层及构造展布特征,适用于地热勘查工作;同时吉安断陷盆地拥有深部低温地热资源开发前景,对今后的地热资源开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汤泉地区地热资源的分布范围,确定汤泉地区地热田的地热地质条件、热储层分布特征及导热和控热构造,开展了地面地质调查、高精度磁测、高精度重力勘探、井中温度测量、抽水试验、水质分析与同位素分析等工作,最终基本查明了汤泉地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热流体的动力场、温度场和流体化学场特征,进而明确了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4.
在东汤峪地区已有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区内地质构造特征,着重分析了山前断裂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史,认为山前断裂经历了挤压和拉张交替作用的多期(次)活动过程;并探讨了该区温泉的构造控制因素,认为东汤峪温泉主要由区内山前断裂所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断裂构造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断裂解释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分层、分期和分区发育强度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断裂可以分为以逆冲构造为主的盐下基底构造、以盖层滑脱为主的盐上下古生界、以断层相关褶皱为主的上古生界和新生界4个构造层,自盐上下古生界至新生界构造变形总体逐渐减弱;平面上,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更为强烈,以叠瓦冲断构造为主,次级断裂更为发育,密集分布,而玉北地区中西部冲断作用较弱,以逆冲滑脱、高角度逆冲构造为主,次级断裂不太发育,相对分散分布;断裂演化时间上,加里东中期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强,中西部断裂活动较弱,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东部断裂相对稳定,中西部断裂活动相对较强,反映断裂活动自东向西的迁移特征;断裂构造发育位置、走向和分布受先存基底构造、构造应力场背景和膏盐岩滑脱层等共同控制;加里东中期断裂主要密集发育于先存基底构造薄弱带,受SE向挤压应力控制,断裂沿中、下寒武统由NW向朝SE向被动逆冲,形成多排NE向差异分布的逆冲断裂带。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勘探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南洼陷油气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地区油气分布具有以下4个特征:平面上分布不均:不同层位分布不均;不同圈闭类型分布不均;油气分布受构造因素控制。同时,结合该地区圈闭形成期与油气生成期的匹配关系对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查明研究区内地热资源富集区,从已知推断未知的指导思想对研究区的地热资源进行了调查。首先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地层、岩性、构造以及区内已知天然热泉点特征分析得知区内热泉为基岩裂隙地热类型。从而确定了调查的主要目标是断裂及裂隙发育带。然后根据断裂构造由于岩石破碎而富水,在电性特征上表现为低阻。而区内岩性主要为致密的砂岩及灰岩,电性特征为高阻,因此确定了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来圈定富水构造及地层特征,推断出了研究区地热资源富集位置和深度等信息,再结合区内已知天然热泉点的水文以及地质特征推断出了研究区内的水文补、迳、排条件、地热成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银东地区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地区具有典型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特征,铀成矿控制因素包括铀源、构造、目的层沉积体系、古水文地质、层间氧化带等,在总结这些控制因素的基础上,指出该地区乃至整个鄂尔多斯盆地北西部铀矿找矿应将构造,特别是对构造发展史的研究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9.
以康定市小热水地区为例,基于区域地层和地质构造形态,采用温泉点调查、大地电磁测深、钻探以及水文地质测试、放喷实验等技术手段,初步查明了研究区的温泉赋存规律、断裂构造延展形态,分析了热源特征、地热水含水层结构及补径排特征,最后评价区内地热资源开采潜力和允许开采量,可以为类似山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八面河地区孔店组具有特殊的油气成藏特征,且油气资源丰富。在剖析了该地区的成藏基本条件、油藏发育类型以及成藏控制因素的基础上,认为,该地区主要发育地层超覆不整合油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及构造油气藏;油气成藏主要受断裂活动和油气疏导体系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天津地热水开发利用状况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天津地热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所存在的缺乏统一规划、地热利用率低和回灌量少等问题,提出了分区管理、总量控制、强度控制、利用方式控制和优化配置的保护原则.依据保护原则,根据所划分的限制开采区、控制开采区、鼓励开采区和探采结合区,分别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及保护目标,为有限且宝贵的地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银川市浅层地温场分布特征及影响浅层地温场的控制因素,采用自动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对银川市90~200 m地温监测孔进行监测.数据显示,200 m以内浅层平均地温梯度一般为1.5~4℃/100 m,高地温带呈NNE向展布于银川市区中部,形态分布与该区重要隐伏活动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研究表明,银川张性断裂是银川市浅层地温场分布的控制因素,是造成浅层地温异常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地面调查和勘探资料,作者系统地分析了龙门地热田的构造特点、温热水的分布及水化学特征,指出龙门地热田温热水的分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地热田的南部主要受F1断层的控制呈线状分布;二是在地热田的北部由于F41断层与F1断层相交和滑动构造(HF3)的共同作用,呈面状分布.温热水的形成是热源、构造、盖层以及热储层等因素最佳配套的产物.地热田的南部,沿F1断层带是寻找温热水的主要场所;北部、北西部,F1断层带、F41断层带、滑动构造(HF3)分布区均是温热水赋存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浅层水温统测、综合物探、钻探,基本查明了鹤壁新区地质构造、地温场及热储分布特征.发现了古近系、寒武—奥陶系热储均赋存有"热、医疗矿水、气体"三位一体的综合地热资源,古近系热储温度相对偏低,产量较小;寒武—奥陶系热储温度高,富水性极为不均,产量差异大.提出了综合利用及保护建议,开发井深宜控制在3500m以内,靠近古潜山北北东向断裂带寒武—奥陶系热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类似地区及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能源和环保成为影响和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深层地热资源的存储及利用状况,提出我国深层地热资源开采和利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深层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工程应用给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热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绿色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的工作原理,其因采用人工场源的方法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较高等特点,相对于利用天然场源的方法更适合于受干扰的区域工作。本文以该方法在湖南某地地热勘探中的应用为例,研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地热勘探中的应用效果。介绍了测区基本的地球物理及地质构造背景,采用GDP-32Ⅱ型多功能电法探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四条测线结果做了解释和推断,分析地下水有利聚集空间及圈定有利储热部位,效果显著,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综合物探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安全、清洁、储量巨大的特点,可用于发电、工业和直接利用等。介绍了地热资源的成因和类型,分析了几种常见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综合物探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8.
山西断陷盆地蕴藏着巨大的地热资源,榆次经纬厂-带位于该盆地中部.地热水资源非常丰富.应用CSAMT法进行探测显示新生代厚度约2500~2700m,钻探取样水化学分析矿化度极高,含盐度接近于海水.D、O同位紊分析表明比值接近雨水线,氚值很低,说明地热水补给源较远,交替更新的循环周期长,水流速迟缓,在含水层内储存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9.
陕西关中盆地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是中国典型的隐伏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区。为研究关中盆地中、低温地热系统形成机理,认识深部热源条件,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分析了该区壳幔温度结构。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居里面平均深度为25.0 km,莫霍面平均深度为36.6 km,地壳平均地温梯度为22.60 ℃·km-1,咸礼断阶、西安凹陷、固市凹陷地壳地温梯度高于平均值,是地热地质条件较好的构造分区。咸阳、西安之下,上地幔存在向南下倾的高温带,咸阳北侧约175 km深度是一个温度大于1 500 ℃的高温区; 其上,莫霍面、居里面上隆,形成高温基底,加热沉积地层中的地下水。富平、渭南之间,上地幔存在“下沉”低温区,低温区北、南两侧约175 km深度分别对应温度大于1 450 ℃的高温区; 高温区之上,莫霍面、居里面上隆,形成聚热中心,为地表地热资源提供稳定热源条件。总体上,关中盆地新生代潜水受莫霍面、居里面上隆带入的地幔热量传导加热,热物质随莫霍面、居里面向上抬升,是盆地中、低温地热田的深部热源。上地幔流变边界层控制研究区重要的构造活动,此边界层受周缘构造带不同动力作用,在重力均衡调整过程中,导致深大断裂活动,进而引起地壳深、浅部水体沿断裂带热对流,形成带状分布热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