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控失性复合肥料的研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束维正 《化肥工业》2012,39(6):46-48
利用天然矿物材料和生物高分子材料复配物经辐射改性制成控失剂,研制出控失性复合肥料。控失性复合肥料可以在原复合肥料造粒装置上进行生产,无需增加新的附属设备,适用于圆盘、转鼓、氨化、喷浆等造粒生产工艺。添加控失剂后,配方成本仅增加5%左右。经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肥效明显,能控制肥料养分流失,且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腐植酸》2020,(1)
正2019年12月29日,欣闻吾司获得"中国腐植酸肥料十大品牌",当日即发布获奖新闻,通告全体员工,公司全员欢欣鼓舞。作为高效肥倡导者的心连心公司,致力于高效肥的研发与生产,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掌握先进煤气化技术,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国氮肥工业(心连心)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水肥一体化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已经形成腐植酸、聚能网、控失三大系列高效肥产品,是行业转型发展的积极践行者。心连心对腐植酸肥料的研究开始于2003年,2009年腐植酸经典产品开始推广,2011年心连心与新疆双龙腐植酸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采用优质的腐植酸原料,研发出系列腐植酸尿素、腐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控失BB肥的优越性并发现其在施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控失尿素产品提出建议,对控失BB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大田试验和示范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控失BB肥能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但氮肥利用率随氮肥使用量的增加而下降。示范结果表明,控失BB肥比普通BB肥处理小麦增产372.0 kg/hm~2,增产率4.7%。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了控失性桉树肥新型肥料。介绍控失性复合肥提高化肥利用率机制,控失性桉树肥生产配方、工艺选择、工艺控制以及肥效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控失性桉树肥可使用氨酸法生产,对桉树生长有促进作用,施用方便。  相似文献   

5.
控失型复合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控失型复合肥在安徽主要农作物上的肥效,在玉米、小麦、水稻上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控失型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比较,玉米、小麦、水稻分别增产13.5%、13.6%和16.8%;施用控失型复合肥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均比施用其他试验肥料有所增加。控失型复合肥省工、增效、环保,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置网型缓控释复合肥生产工艺、控制指标、控失剂用量对产品N控失效果的影响,获得优惠的w(控失剂)为3.2%,其产品N控失率可达到80%以上,施用该肥料农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内置网型缓控释复合肥N控失机制独特,环境友好,每年为公司新增销售收入4 900万元。  相似文献   

7.
0前言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公司)拥有尿素1250kt/a、复合肥600kt/a和甲醇200kt/a的生产能力。心连心公司多次安排人员外出考察尿素生产的新型节能技术,尤其是尿素高压圈技术,考察的目的都是为了了解高压圈改造前、后系统的运行及节能状况,在掌握的实际数据基础上,对心连心公司的尿素生产装置实施高压圈改造在经济上的可行性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评价。  相似文献   

8.
“控失型”复混肥的控失机理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控失型"复混肥所用的"控失剂"的控失机理进行简单介绍,对"控失型"复混肥的机理、肥效及增产效果、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及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云天化云峰分公司产能为300 kt/a磷酸铵DAP/NPK装置生产控失DAP(16-44)产品技术背景,阐述了控失原理、生产工艺流程、控失剂加入方法,并对生产控制措施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薛宏光  黄滨  徐文峰  李刚 《化肥工业》2013,40(2):24-25,44
控失氮肥是在对原有高塔造粒装置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将粉状氯化铵或硫酸铵及尿液与可降低其溶解性或改变其流失特性的化肥养分控失剂充分混合后制备的无膜型缓释脲铵氮肥,适合于大田作物。概述了控失氮肥的形成机理、技术路线及创新点、产品特点及质量标准,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化肥利用率低、流失严重的问题不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带来水体蓝藻疯长、食物污染,威胁人畜安全.中科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出的氮肥控失技术在巢湖水域经过近两年大规模生产实验后,效果良好.与传统化肥相比,"控失"化肥氮素农学利用率提高20%以上;所有试验点平均增产14.2%.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控失尿素的施用方法,发现控失尿素在施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冬小麦为试验对象,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考察了不同施肥处理和施肥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的冬小麦产量高于不施氮处理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氮素施用量和施肥方式相同时,控失尿素处理的冬小麦产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氮素施用量和肥料品种相同而施肥方式不同时,底施+追施的增产效果优于全底施的,处理间差异显著;控失尿素氮素施用量比普通尿素减少20%的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与施用普通尿素的处理相比,施用控失尿素的处理不仅氮素利用率高,且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施用控失尿素可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控失型复混肥的控失机理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控失型复混肥所用控失剂及其控失机理,控失型复混肥的肥效及增产效果,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控失尿素养分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验室土壤培养的方法,研究控失尿素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情况,并分析控失尿素对土壤电导率(E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尿素的释放率高于控失尿素,说明控失尿素比普通尿素有更长的肥效期;控失尿素的氮释放率随着控失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控失尿素能够提高土壤EC值。  相似文献   

15.
控失型复混肥的控失机理与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化肥利用率,减轻肥料对环境污染,以中科院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利用天然材料凹凸棒土和生物高分子材料复配物经辐射改性,能吸附N、P、K,达到控制养分流失的目的,生产出控失复混肥。介绍控失肥的控养、节肥、改良土壤、环保、增产等特点以及肥效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化肥利用率低、流失严重的问题不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带来水体蓝藻疯长、食物污染,威胁人畜安全。中科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出的氮肥控失技术在巢湖水域经过近两年大规模生产实验后,效果良好。与传统化肥相比,“控失”化肥氮素农学利用率提高20%以上;所有试验点平均增产14.2名。  相似文献   

17.
《大氮肥》2008,31(1):13-13
日前由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和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控失化肥试验示范总结暨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推出的化肥固定化技术,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运用这项新技术可使化肥养分利用率提高25%以上。这项新技术是通过对天然材料进行物理和生物改性,与复配材料协同作用,形成巨大互穿网络,“网捕”住化肥养分,从而达到减少养分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控失尿素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失尿素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控失尿素追施处理比习惯施肥处理667 m2增产68.03 kg,增产率13.7%;控失尿素种肥同播处理比习惯施肥处理667 m2增产48.98 kg,增产率9.9%;控失尿素减量20%不会造成玉米产量下降;施用控失尿素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发明的"化肥固定化技术"是通过对天然材料进行物理和生物改性,研制出化肥养分控失剂,利用其形成的巨大互穿网络,"网捕"住化肥养分,从而达到减少养分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该技术已转让给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处于产业化推广阶段。  相似文献   

20.
压裂液降滤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层水力压裂是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一项重要工艺措施。压裂施工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所用的压裂液。而压裂液的滤失是影响压裂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本文首先对压裂液滤失的危害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压裂液的滤失机理、影响因素,同时对降滤失技术进行了研究,目前常用的降滤失技术能提高压裂液粘度,添加压裂液降滤失剂和液氮降滤失技术等。最后对降滤失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