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通过采用小基线InSAR技术,将离散的DInSAR观测连接起来,获取吉林省九台营城矿区线性地表形变量,通过去除大气延迟相位计算非线性形变量,进而获取时间上连续的沉降场。经实地调查验证,InSAR计算结果较好地吻合了矿区开采范围和地表建筑物破坏情况。最后分析了营城矿区2012年沉降的分布和地表形变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揭示矿区沉降漏斗的分布、发展和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利用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对37景TerraSAR-X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准确地估计沿线区域的地表形变。此外,引入同期二等水准测量数据验证了计算结果可靠且精度较高;采用最大信息系数分析高铁的形变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将变形结果与收集的地下水、降水、可压缩层厚度等资料结合,定量描述其与沉降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沿着高铁跨丰台区、东城区段年均沉降率小于10mm/a,至朝阳区前段沉降率增大,至中段达40~60mm/a,通州区年均沉降速率稳定;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的变化有很好的响应,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和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该地区的沉降量增加;地面沉降与地质构造有着一定的关系。确定沉降监测的重点区域,为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的带来使得计算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进而不断丰富人们日常生活内容、改变工作方式,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由于其系统受内外部运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加剧了其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此,本文首先主要分析了计算机系统可靠性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种可行性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S InSAR技术监测天津蓟县滑坡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PS InSAR观测技术监测蓟县境内的滑坡,我们在天津蓟县的五名山滑坡上安装了3个角反射器(Corner Reflector).探讨了InSAR技术在滑坡监测中应用的潜力和局限性,综述了PS InSAR技术处理步骤并分析了PS InSAR观测技术监测滑坡的流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运行分析技术在信息领域中所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浅谈了计算机可靠性的概念和要素以及计算机系统可靠性运行技术的意义、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抗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6.
研究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量需有精确估算.为了减少盾构机隧道挖掘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利用FEPG系统,结合盾构法施工的实际过程,综合考虑了开挖面泥水压力、应力释放、注浆力学性质变化、盾构机身坡度、注浆压力等要素,建立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上海崇明越江隧道特大泥水盾构施工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计算所得的地表沉降量结果与施工现场测得的实际地表沉降量较为吻合,表明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数值仿真影响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结果分析上看,施工中合理地增大开挖面泥水压力、注浆压力可以有效减小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分析了ADSL系统中ATM层和物理层之间的UTOPIA LEVEL2接口时序,采用FPGA实现了UTOPIA接口设计,应用在ADSL系统中,数据收发正确,工作稳定;该方案的实现对解决现有专门通信芯片的成本较高、功能固定和灵活性较差等缺点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方案和变形分析的设计中,要着重考虑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总体观测监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然后根据监测数据制订对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同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保障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介绍了高层建筑通用的沉降观测技术和变形监测流程,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严重的地下水开采导致地表沉降十分显著,开展广域沉降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获取的59幅Sentinel-1A SAR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相干点目标分析(IPTA)方法对该区域开展沉降监测,采用大量水准数据验证监测结果精度,基于验证后结果对研究区域沉降时空分布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与水准数据对比,Sentinel-1A IPTA监测结果均方根误差(RSME)为±2.70 mm·a-1。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内存在严重的不均匀地表沉降,最大沉降速率高达218.31 mm·a-1。同时研究进一步表明Sentinel-1A时序差分干涉应用于广域地表沉降监测具有较高的精度水平和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应用InSAR 与GPS 集成技术监测地表形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及其差分技术在地面沉降等研究与监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由于系统本身因素以及地面植被、湿度及大气条件变化的影响, 其精度及适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与此同时, 利用GPS 技术监测地面沉降日臻成熟与完善。GPS-InSAR 集成方法作为两种方法的结合, 能够在空间域和时间域同时提升地面沉降监测的能力, 已开始成为国内外地面沉降测量技术研究的重点。介绍了InSAR 与GPS 两种技术的特点及互补性, 分析了利用GPS 数据消除InSAR 对流层延迟误差及轨道误差的方法, 探讨了利用双插双估计( DIDP) 方法实现In-SAR 与GPS 两种数据融合的方法, 并给出了DIDP 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1.
We applied the Interferometric Point Target Analysis (IPTA) technique to study the city of Rome (Italy) aiming to detect and measure the surface movements of buildings and urban structures. The available SAR dataset has been delivered by ESA CAT1 3258 and ranges the period 1992-2005. In particular ERS1-ERS2 data processed covers 1995-2000, while Envisat ASAR 2002-2005. The Point Target velocity map shows a general stability except for some very local areas affected by subsidence rate larger than 10 mm/year. The analysis of the time series, compared to a detailed geological and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lithostratigraphy of the alluvial sediments of the Tiber River, and combined with a tempor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city over the alluvial valleys, allowed us to depict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observed subsidence. These are: the in situ effective stress conditions, the related compressibility and visc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aded soils, the thickness of the compressible stratum, the time since loading instant, and the entity of loading. Furthermore the observed subsidence is time-dependent, even at a long time-scale, with respect to the age of the buildings being most of the buildings constructed since the '50s still affected by slow subsidence. We mainly focused on the Grottaperfetta stream valley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nomalous high and time-lasting subsidence. Original data on the lithostratigraphic setting of this alluvial valley indicate that the high subsidence rate measured up to 2005 is caused by a still active primary consolid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NDVI 时间序列数据集重建方法述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NOAA/AVHRR、SPOT/VEGETATION 以及MODIS 等卫星影像得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时序资料已经在植被动态变化监测、宏观植被覆盖分类和植物生物物理参数反演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受云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NDVI 数据集存在大量的噪声, 因此对NDVI 时间序列数据集进行重建, 提高NDVI 数据集质量的研究逐步受到关注。对近年来普遍使用的几种NDVI 时间序列数据集重建方法(最大值合成、最佳指数斜率提取、中值迭代滤波、时间窗内的线性内插、傅里叶变换、S2G 滤波) 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3种滤波算法对NDVI高质量数据保真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标准MODIS NDVI产品时间序列仍然存在噪声,必须在利用前处理。理想的去除噪声算法,应该最大限度地去噪,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数据中无噪声像元的真值。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不同滤波算法对噪声的处理能力,往往忽略不同算法在滤波处理时对原始高质量数据保真性的研究。基于Timesat 2.3时序滤波工具所提供的3个滤波算法,探讨了原始数据质量差异对滤波算法的保真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滤波算法对原始高质量数据保真性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非对称高斯算法(AG)对原始高质量数据保真性最高,双逻辑曲线拟合算法(DL)性能次之,SG算法拟合结果的保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地下煤炭资源大量开采导致的地表形变,引发严重的安全和环境隐患,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高精度、大范围地表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煤矿为例,采用SBAS-InSAR技术探测2018—2019年矿区地表形变结果,获取了采煤引起地表形变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采场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变形诱发因素,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观测形变结果进行模拟分析,进而讨论了蒲河煤矿地面沉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形规律和机制。InSAR形变监测结果显示,开采区域内存在两处沉降漏斗,且数值模拟结果与InSAR形变观测值分布规律一致,反演结果接近实际情况,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地面沉降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法(InSAR)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监测地表形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一些具有特定特征的地方应用非常成功,比如:有足够的散射体,坡度比较缓,植被变化比较慢等的地方。我们研究了两种不同的测量技术,结果表明他们能很好的测定我国四川郧阳县的山体滑坡,并且测定数据与通过地学测量法获得的数据相吻合。研究结果证明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在山体滑坡和地壳表面运动的探测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时序定量遥感的冬小麦长势监测与估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遥感技术是高效、客观监测农作物生长状态的重要手段,对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龙亢农场为研究区,收集了中高分辨率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并进行了定量化处理,构建了冬小麦叶绿素密度、叶面积指数的遥感反演模型,生产了长时序冬小麦植被参数卫星遥感产品。通过监测冬小麦叶绿素密度、叶面积指数的时序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品种冬小麦的长势情况,发现高产量小麦在越冬期长势显著优于低产量小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冬小麦估产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小麦抽穗期和乳熟期的累计NDVI值可以实现产量的精确估算,据此绘制了龙亢农场2017年冬小麦产量遥感估算地图,产量分布与实际种植情况吻合良好。实现了基于时序卫星定量遥感数据的冬小麦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为区域范围内农作物长势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监测拓扑可靠性设计与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立勤  林闯  张琪  陈振国 《软件学报》2014,25(8):1625-1639
物联网结合各种主干传输很适合远程实时监测,但随着监测范围的不断扩大与应用的不断普及,监测系统中断所造成的代价和影响与日俱增.系统的拓扑可靠性是保障远程监测系统可靠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三江源大面积物联网远程生态监测中需要设立监测区域的实际需求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分簇的可扩展的模块化传感器节点部署方法,对设置传感器的拓扑结构层数、监测面积和监测节点数等参数的相互关系给出了量化的计算公式,针对不稳定的信息传输环境给出了保障监测区域和远程主干拓扑可靠性的有效机制及量化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给出了关键传输节点(簇头节点和协调器)拓扑可靠性的动态优化策略.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具有数据融合均匀、有效节能和灵活可扩展等特点,对提高物联网远程监测的可靠性有显著效果;同时,所得出的相关理论对诸如农业、牧业和林业等相关行业的偏远大面积物联网远程实时监测的拓扑可靠性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时序定量遥感的冬小麦长势监测与估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是高效、客观监测农作物生长状态的重要手段,对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龙亢农场为研究区,收集了中高分辨率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并进行了定量化处理,构建了冬小麦叶绿素密度、叶面积指数的遥感反演模型,生产了长时序冬小麦植被参数卫星遥感产品。通过监测冬小麦叶绿素密度、叶面积指数的时序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品种冬小麦的长势情况,发现高产量小麦在越冬期长势显著优于低产量小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冬小麦估产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小麦抽穗期和乳熟期的累计NDVI值可以实现产量的精确估算,据此绘制了龙亢农场2017年冬小麦产量遥感估算地图,产量分布与实际种植情况吻合良好。实现了基于时序卫星定量遥感数据的冬小麦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为区域范围内农作物长势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过程贯穿软件开发和验收使用的全过程,是软件可靠性的重要评价手段。重点介绍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方法,阐述了软件可靠性参数分析、可靠性预测、可靠性模型选择和可靠性测试充分性等主要内容,对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过程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