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2.
阐述了互感器新国家标准中电流互感器短时电流的要求及试验等有关问题 ,并对修订短时电流试验导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结合现场的运行条件 ,就一些典型倒闸操作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了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7.
利用专业的电能质量测试装置,对国内某高铁线路上典型牵引变电所开展电能质量综合测试,结合实测数据,基于相关标准定量评估了该典型牵引变电所谐波、负序、电压偏差等电能质量指标及牵引网电压波动特性;此外,对比了平衡接线变压器与既有Vx变压器对牵引变电所负序电流的抑制效果,为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牵引变电所电能质量混合动态治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解决牵引变电所功率因数低,谐波含量及负序含量大的问题,结合有源和无源的优势,提出一种由多级大容量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和一台小容量静止无功发生器构成的低成本混合动态补偿系统:前者根据负载对无功功率进行分级补偿,后者对前者补偿差进行补偿,两者以2倍变比配置实现有源容量最小化。通过控制牵引所2个臂的无功功率以减少系统负序电流;同时根据静止无功发生器发出的无功功率,进行载波变频控制,提高对谐波的抑制效果。将该系统投入运行,对比分析投入前后电能质量参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共模电流问题是光伏并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德国DIN VDE 0126—1—1对共模电流做出了相关规定。当共模电流超过规定值时,系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断开。考虑到共模电流在光伏并网系统中的重要性,建立了共模模型。通过分析可知,共模电流与调制技术和电感的安放位置相关。针对上述特点,设计了能够抑制共模电流的新型单相光伏并网系统,即带有交流旁路且电感对称分布在相线和中线上的全桥光伏并网系统。与传统的基于单极性调制技术和双极性调制技术的全桥逆变器系统相比,此结构不但能消除系统产生的共模电流,而且能提高系统效率和并网电流质量,从而提高光伏并网系统的整体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模型和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总的无功补偿容量一定的情况下,补偿容量在各补偿端口的不同分配,负序电流存在一个最低点,即固定并联电容补偿在各补偿端口的不同分配存在一个最佳容量配置点.建立固定补偿容量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采用广义拉格朗日乘子法对补偿容量的配置进行优化设计.并用牵引变电所实测数据验证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当前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保护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设计牵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必要性及其系统结构模式,介绍了设计牵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在通信管理、显示功能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指出了牵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符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自动化系统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13.
14.
柯迪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6,34(16):86-88
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产品应包括如下几部分基本功能:监控子系统、微机保护子系统、备用电源自投控制、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任务。该文根据铁路牵引变电所的特点探讨了无人值班对综合自动化产品基本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17.
提高牵引变电所(简称牵引变)功率因数以改善系统电压质量、减少系统损耗是改善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的有效措施。分析了我国牵引变在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上采用的6种方案后,采用带降压变压器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方案。牵引变可调并联电容补偿系统由补偿支路、采集支路和微机控制支路组成。论述了各支路的设计,该系统具有根据无功量的大小自动补偿、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方便等特点。通过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补偿系统在正常运行时,能保证所补偿的对象全天内的平均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满足电力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8.
Davood Ghader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i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2020,48(10):1724-1743
This study presents a symmetrical photovoltaic (PV)-connected inverter topology for eliminating the common-state leakage current in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A new inverter topology is introduced that minimizes the leakage current, increases efficiency, and is economically viable because it consists of six power switches and two power diodes that, compared with similar ones, consist of the same element numbers. In this inverter, power losses are lower than popular topologies such as H5, H6, and HERIC, and the voltage stresses of the switches are reduced. These features are due to the unique composition of the inverter branches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switches and diode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suitable freewheeling path for the current. The freewheeling path separates the alternating current (AC) side from the direct current side in the converter and cuts off the PV array leakage current to the AC grid. This will improve network reliability indices and maintain conservation standards. Finally, the content of this method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proposed inverter with the existing conventional topologies. A prototype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inverter and result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智能牵引变电站网络架构及组网方式,将智能牵引变电站划分为"三层两网"结构,给出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的2种不同网络架构方案。结合VX接线的牵引变电站间隔分布,讨论了网络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冗余方案,对比国内外实现方案,给出了一种含并行冗余协议(PRP)的站控层双环网拓扑结构和含PRP冗余协议的过程层双星型拓扑结构,优化了常用的冗余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