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过国内众多水利专家多年勘测、设计、论证、比选,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调水穿越大江大河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终于尘埃落定:"南水"在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上游30 km的荥阳市王村镇李村,通过内径7 m的双隧洞输送过黄河,预计2004年年底开工。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基于生态效率理论,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水源地2000-2007年循环经济状况进行评价发现,水源地的循环经济在波动中发展;中央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与地方政府的产业引导对水源地循环经济的影响很大;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关键因子。因此,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科技发展,提高大众环境意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通道工程选线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海峡通道工程线路的选择,首先是考虑铁路和公路的起点和终点,原则上是选择在交通枢纽、大都市、经济中心,要符合经济地理的有利条件。至于线路的选定,当以两端点间最短距离为最有利,如有特殊的地质地理上的要求,可以略加偏离,根据前述地形、地质及地震特征条件的综合分析,在台湾海峡进行隧道选线,我们认为可以考虑的海峡地段是北纬25.5°~23.5°,即从北部的福建莆田市平潭岛—台湾的新竹市;或从南部的福建厦门市附近的金门岛(经澎湖列岛)—台湾的嘉义市海滨。在此段海峡区以北及以南地区,因海面加宽,水深加大很…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跨越多条河流及湖泊,沿途交叉建筑物100余座,其工程地质问题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有施工期地下水涌水、涌砂,渠道边坡稳定,渠道渗漏及浸没,渗透变形,软土地基,膨胀土,饱和砂土振动液化和次生环境工程地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装备》2002,3(4):28-32
南水北调是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北方地区(主要是黄淮海流域)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它关系到我国黄淮海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遵照慎重研究,充分论证,科学决策的原则,近年来,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分别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研究和论证,对北方地区的缺水形势、节水治污安排、长江可调水量、生态环境影响、调水线路总体规划、工程规模、工程建设与运营的有关经济、管理政策等问题取得了共识。……  相似文献   

6.
《地质装备》2003,4(1):46-46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开工。为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急需解决一些关键工程技术问题。为此国家在“十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中安排了南水北调工程成套设备研制项目。 由水利部主持开展的“南水北调工程成套设备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断流对华北平原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将越来越严重。形成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1)中游水土保持改变了产水环境,加上降水减少,产水量大量减少;(2)黄河流域分水方案没有根据流域内环境改变,产水减少而调整分配水量。总的来说,是流域内及其相邻地区的用水量超过流域供水能力而形成的。缓解的主要对策,除了强化节约用水,调整、控制、减少用水量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应加速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应以工程相对较简易、效益大的东线南水北调工程为首期工程,这样可以加速华北地区工业的空间布局调整,建成环渤海滨海节(谈)水工业带。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工程下伏采空区是一种特殊的岩土工程问题,它给采空区上部工程建设带来了特殊的困难与要求,本文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特点和其所通过的焦作煤矿开采的基本情况,提出了采空区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分析了上部渠体荷载对采空区的影响,得出了渠体对地基的最大扰动载荷深度;应用ANSYS软件对冯营矿采空区进行了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根据稳定性评价标准,结合实际判断采空区在渠体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得出渠体对采空区的影响造成的移动变形未超过工程建设所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2004年6月3~10日,长江设计院、黄委会设计院穿黄工程联合项目组编制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北京顺利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6月3~4日,部分评估专家先赴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其后,专家在北京正式对可研报告进行评估。中咨公司、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局筹备组、水利部调水局、长江设计院和黄委会设计院的有关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3种现场水文试验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潮河渠段砂性土及少粘性土的渗透性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确定了在砂性土层中最可靠的水文地质参数,为该渠段的水文地质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南渠段沿线穿越大量黄土状土,其中郑州1段是比较典型的黄土状土分布区。黄土状土作为次生黄土,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生成的,与西部黄土相比,有其不同特点。南水北调工程在该区采取了大量黄土状土原状样,进行了矿物分析、电镜扫锚、物理力学试验、湿陷试验等试验。通过对上述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揭示了该区黄土状土的物质组成、微观结构、物理力学特性、湿陷特性及湿陷性的影响因素,比较了其与西部典型黄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南水北调南阳二标段十二里河梁式渡槽大直径桩基旋挖钻进施工技术以及相关工艺要求,同时对塑性土地层施工大直径桩基的施工流程、检测新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也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潞王坟膨胀岩(土)试验段设计桩号SY1+179.7~SY1+240.5段左岸边坡二—四级马道之间,施工开挖过程中,先后发生了3次塌滑。从渠坡工程地质条件出发,通过对该段渠坡地层岩性特征、粘土岩的膨胀性及其结构面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了渠坡塌滑主要受粘土岩的膨胀性及软岩结构面与边坡坡向的组合关系所控制,粘土岩的膨胀性是边坡塌滑的决定性因素,结构面与渠坡的不利组合为渠坡塌滑创造了有利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5.
济宁市截污导流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干线的重要工程,该工程从济宁市污水处理厂铺设管道5.9 km,再利用明渠输水,把中水引到蓄水区,确保南水北调调水期间中水不进入干线。其中管道施工需穿越济宁南部的老运河、洸府河。因洸府河为行洪河道,采用非开挖定向钻进拖拉埋管技术,不影响河道原有功能,较好地解决了管道穿越河道问题。结合该工程实例,介绍了非开挖定向钻进牵引拖拉埋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膨胀土对于渠道工程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造成土层结构破坏,引起边坡失稳,其结果直接影响输水工程的安全运行.根据郑州1段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特性,采用工程类比法度室内试验,分析了膨胀土的力学参数,并提出了合理的地质建议值,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膨胀土裂隙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胀土的裂隙性是区别于其它土类的重要特征之一,裂隙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关于膨胀土裂隙的分类,以及由裂隙影响形成的膨胀土滑坡及其形态特征,国内、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膨胀土的现场研究,对膨胀土的裂隙进行重新分类,分析裂隙的产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以及对土体渗透性和强度的影响.滑坡实例调查结果说明,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考虑裂隙的影响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8.
引青济秦东西线对接工程降云顶隧洞全长3.487 km,于2006年8月3日开工,至2007年10月14日全线贯通,历时15个月。隧洞洞身穿越硬质安山岩、安山角砾岩、灰岩及石英砂岩,遇到了断层破碎带、泥化火成岩段、软弱夹层段3种类型9处不良地质段,采取了超前钻探、超前支护、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等手段,及时加强支护,严格进行变形监测,采用钢格栅跟进外加混凝土喷层的加强支护,后期按Ⅳ类围岩进行了混凝土全断面衬砌,结构内、外层环向钢筋由原来的16@20 cm调整为18@15 cm。混凝土衬砌完成后,对该洞段进行了回填和固结灌浆。通过以上处理措施,确保了围岩稳定和工程安全及施工安全,取得了良好效果,工程运行以来未发现任何异常。  相似文献   

19.
"大西线"调水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讨西部大开发的“大西线”调水工作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大坝、隧道及引水渠道工程的选址、选线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对策,供大家参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