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X3D室内三维立体场景设计是利用X3D虚拟现实语言的几何节点、背景节点、模型节点、空间变换节点、内联节点以及动态感知节点等,设计出了生动、鲜活、逼真的三维立体室内场景造型。X3D虚拟现实技术是目前计算机领域最前沿科技,是21世纪初在国内外刚刚兴起的一种新型语言,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X3D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的前沿科技,是把握21世纪软件项目开发的关键技术,它是在虚拟现实语言VRML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代三维立体网络程序设计语言。虚拟现实X3D技术融合VRML语言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X3D标准是XML标准与3D标准的有机结合,X3D被定义为可交互操作、可扩展、三维立体、跨平台的网络3D标准。2004年8月,X3D已被国际标准组织ISO批准通过为国际标准ISO/IEC19775,正式成为国际通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X3D虚拟现实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3D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的前沿科技,是把握21世纪软件项目开发的关键技术,它是在虚拟现实语言VRML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代三维立体网络程序设计语言。虚拟现实X3D技术融合VRML语言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 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X3D标准是XML标准与3D标准的有机结合,X3D被定义为可交互操作、可扩展、三维立体、跨平台的网络3D标准。2004年8月,X3D已被国际标准组织ISO批准通过为国际标准ISO/IEC 19775,正式成为国际通用标准。  相似文献   

4.
X3D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开发与设计利用了X3D虚拟现实语言的基本几何节点、复杂节点、背景节点、模型节点、空间变换节点、内联节点以及动态感知节点等,开发设计出生动、鲜活、逼真虚拟现实仿真三维立体场景和造型,也可以实现动画游戏设计。  相似文献   

5.
X3D影视多媒体动画开发与设计是利用X3D虚拟现实语言的复杂节点、背景节点、模型节点、空间变换节点、内联节点以及动态感知节点等,开发设计出生动、鲜活、逼真的三维立体影视多媒体动画效果,在虚拟空间欣赏电视节目和影视作品,聆听环绕立体声音效果。  相似文献   

6.
X3D行驶的汽车动画场景开发与设计是利用X3D虚拟现实语言的复杂节点、背景节点、模型节点、空间变换节点、内联节点以及动态感知节点等,开发设计出生动、鲜活、逼真的三维立体行驶的汽车动画场景造型(在公路上有行驶的汽车,路边有树木和人行道等)。  相似文献   

7.
钟勇  何岭松  杨红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30):263-265
本文简略介绍了X3D标准及其类库X3DToolKit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基于X3DToolKit扩展X3D标准的新节点和组件的关键技术以及通过X3D浏览器的EAI修改虚拟场景中X3D模型属性值的新方法,同时使用VC6.0设计实现了Windows平台下的一个简单原型实例对该方法加以说明,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前信息可视化所面临的一个瓶颈就是,需要一种模型来把场景图形内容和特定领域的语义信息进行有效集成,使用户可以有效地解释个性化可视化信息。基于X3D标准以及本体用本体描述语言OWL描述X3D标准,构建了一个X3D标准本体和一个映射本体来实现X3D标准本体和其他具体领域本体之间类和属性的映射,以达到丰富虚拟场景语义的目的。基于X3D标准本体和映射本体设计了语义虚拟环境本体可视化模型,从而为具体领域本体实现可视化提供了一种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X3D:新一代WEB交互式三维图形规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网络的发展,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RML)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阻碍了面向WEB的交互式三维图形技术的深入发展.因此,出现了下·代面向WEB的交互式三维图形规范X3D,它具有小型化、可扩展、与WEB上的多种标准交互操作和媒体紧密集成的特性.本文主要介绍从VRML发展到X3D的必然性,X3D的新的结构以及新的设计目标,并详细分析了X3D的关键技术:组件化思想及XML在X3D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游戏设计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子集。X3D虚拟现实游戏动画设计是利用X3D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设计三维立体游戏动画动态交互场景,使游戏者在虚拟空间感谢游戏魅力。利用虚拟现实语言X3D中各种几何节点、时间传感器节点、触摸传感器节点以及动态感知节点等对游戏三维立体场景进行开发与设计。在虚拟现实游戏场景环境中,体验身临其境的游戏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1.
Web3D技术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前在解决和应用Web3D技术使网络课程更具可视性、多彩性、交互性、动态性等方面仍然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从Web3D技术的国际标准标记语言X3D在万维网上进行三维图像设计、虚拟场景开发及其交互浏览和模拟仿真等方面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虚拟物体间碰撞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X3D是开放式的基于WEB的虚拟现实3D标准,是XML和VRML集成应用技术。首先介绍了X3D的碰撞检测的模型;其次描述了碰撞检测算法;通过X3D规范中提供的可扩展的插件机制,提出了一种用于X3D的碰撞检测系统的结构,通过测试该系统,它能够在具有大量的运动物体的环境中进行较为准确的碰撞检测,实时性和健壮性也基本上达到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可扩展性是X3D规范的重要特性,而现有的X3D场景编辑环境都不提供面向用户的对规范扩展的支持.基于可扩展的X3D规则库,提出一种可扩展的X3D场景编辑器,编辑器由X3D规则数据库、浏览器类库和编辑器框架组成模块化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可实现对包括内节点和原型节点扩展的X3D规则扩展的完整支持.分析系统体系结构,并重点探讨规则库的组织及实现、节点扩展的归一化处理、场景信息转换及X3D编码转换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地质体3维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体3维模型是地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矿山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质体3维模型研究涉及构模方法、数据模型、数据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在对国内外地质体3维模型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地质体3维模型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相关的构模方法、数据结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类对比分析,提出了地质体3维模型应遵循的原则。对地质体3维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就构模方法、数据结构、空间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综合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层TIN和TEN的3维地质体模型,并对该方法的可用性做了实验。  相似文献   

15.
Web3D联盟发布的X3D标准作为下一代面向互联网的三维图形描述规范,已经被ISO批准成为国际标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训练、模拟等方面。该文从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情况入手,深入分析了X3D规范的文件结构和语法结构。提出了利用X3D规范进行虚拟现实场景建模和系统优化的方法,对于提高景物建模的真实感和降低景物建模的复杂度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Web3D联盟发布的X3D标准作为下一代面向互联网的三维图形描述规范,已经被ISO批准成为国际标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训练、模拟等方面。该文从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情况入手,深入分析了X3D规范的文件结构和语法结构。提出了利用X3D规范进行虚拟现实场景建模和系统优化的方法,对于提高景物建模的真实感和降低景物建模的复杂度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三维GIS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当前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特别是在网络信息表达技术和海量数据的获取与存储调度技术的最新发展的技术上,来设计面向Web的网络三维GIS。针对新型GIS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网络三维GIS的初步解决方案,并设计实现了区域网路三维GIS系统的原型。这些初步的探索,为开发有着丰富功能,完全开放的大型网络三维GIS系统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水轮发电机组的结构比较复杂,有关专业的学生或水电站技术人员在 了解水轮发电机组的结构与安装过程时,往往面临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在应用 Pro/E 对水轮发电机组三维建模的基础上,对应用Xj3D 工具包、Java、Java3D 实现虚拟场 景的动态交互技术进行了研究,将三维模型转换为虚拟场景,进而实现了水轮发电机组的虚 拟安装。实际应用表明,所开发的系统在教学和技术人员培训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X3D浏览器的一种实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3D(Extensible3D,可扩展3D)是一个软件标准,定义了如何在多媒体中整合基于网络传播的交互三维内容。文中根据Web3D提供的一个开放源代码开发一个X3D浏览器。本课题使用具有跨平台性的Java语言进行开发,以Java3D,swing等类库为基础,开发出了能够作为应用程序运行的X3D浏览器,并且通过Applets实现了在InternetExplorer中作为小应用程序运行的X3D浏览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