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谌龙兴 《印刷技术》2011,(10):30-31
UV上光是包装印刷行业常见的一种表面整饰工艺。彩盒印刷企业(特别是在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有出口业务的彩盒印刷企业)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对印品进行UV上光后,UV光油膜层的耐磨性和附着力不佳,尤其是印品采用金属油墨(金墨或银墨)印刷后再进行UV上光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1什么是印刷上光所谓印刷上光,就是在完成图文印刷的复制品表面,用实地印版或图文印版再印一次或两次上光油,使印刷品表面获得光亮的UV膜层。印刷上光可以增强油墨的耐光性能,增加油墨层防热、防潮的能力,起到保护印迹、美化产品、替代覆膜的作用。印刷上光与覆膜等相比,不仅价格低廉、工艺简便,而且既可以满版上光,也可以局部上光。2纸印刷品UV上光油的特点UV上光是利用UV(Ultravi-ole的缩写,即紫外线)照射来固化上光涂料的方法。具有涂料快速固化和低温固化的特点,有助于纸印刷品光泽加工过程诸多问题的解决,因此在纸容器、商标、封缄…  相似文献   

3.
黄革 《今日印刷》2005,(3):62-63
UV上光即紫外线固化上光.采用UV上光油涂布在印刷品表面.经紫外光照射上光油可以在短时间内固化,无溶剂挥发,既安全又有利于环保。由于采用丝网印刷方式进行局部UV的施胶层相对比采用其它方式局部UV上光效果厚得多,产生非常好的艺术效果并具有一定的防伪特性,其综合成本也较低,是目前国内较流行的局部UV上光方式。  相似文献   

4.
刘锡华 《印刷技术》2008,(10):50-50
在现代包装印刷工艺中.为保证印品在流通中不被划蹭,提高防水能力和提高产品档次等,一般会在印品表面上光或覆膜。UV上光时.因UV光油与纸张的亲和力较差,经常会造成在糊盒或糊箱时出现开胶现象。覆膜时,因薄膜的表面张力会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值,再加上不同品牌胶黏剂的黏结力不同.经常出现开胶现象。有的企业为了尽量避免开胶现象.不惜加大成本采购进口或国产高档糊盒用胶黏剂,但有时仍然不能避免开胶现象。  相似文献   

5.
随着卷烟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烟包产品也日渐高档化、时尚化。这就要求印品光亮度高、表面保护性好、消除油墨气味等。要达到这些要求,通常采用较多的方法是上光。常用的上光方法有:油性上光、水性上光和UV上光。通过实践发现,这三种上光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现做简单的分析。一、油性上光油性上光用的是油性光油。它是普通胶印油墨的一种,具有普通油墨的特性。生产中用普通洗车水、洁版膏等即可从橡皮布、PS版上将其去除。它通过墨辊、PS版、橡皮布转移到承印物上,只需红外烘干或自然干燥即可。这种上光具有一定的光亮度和保护作用,但其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对包装追求高档化。近几年,UV上光在全国悄然兴起,它作为增加印品表面光泽度的方法之一,具有取代传统上光、复膜等现有的增加印品表面光泽度方法的趋势。以下通过三个方面介绍UV上光。  相似文献   

7.
上光是在印品表面涂、喷、印上一层无色透明的上光油,经流平、干燥、压光后,在印品表面形成一层薄且均匀的透明光亮层的方法。与覆膜工艺相比,上光工艺的成本更低廉,简便。  相似文献   

8.
对干胶印工艺的同步上光与烫金工艺进行探索。通过实验分析、材料验证以及小批量生产等方法,以光油的性能指标、上光后印品表面的表观特性、烫金后印品表面的表观特性为测量依据,得出可同步上光光油与烫金纸之间的匹配关系,为以后选用同步上光光油与烫金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发来 《今日印刷》2005,(12):51-52
随着人们对包装装潢要求的不断提高,UV印刷因油墨不含挥发性溶剂.可在非吸收性承印物表面快速固化及印品亮度高、耐摩擦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烟包装潢当中应用较多。现在很多中高档烟包的装潢采用在亮光金、银卡纸或镭射纸上用UV胶印印刷层次丰富的连续调图案,用UV光油上光、部分镂空进行压凹凸的工艺,由于纸张及UV光油的亮度较高,压凸部分看起来非常醒目,可以达到烫金、烫银的效果。采用这种工艺后整个装潢看起来很上档次.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在整个印制过程中,UV胶印工艺的掌握是很重要的,也是比较困难的,同时也是产品质量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提高UV胶印工艺操作水平,改善产品质量?下面笔者根据工作经验谈一下需要注意和掌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再谈UV上光     
杨永刚 《印刷杂志》2004,(10):74-76
<正>UV上光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且应用较为普遍的印品表面上光整饰方式。无论是书籍封面、包装品外观图案,还是宣传招贴、金属印铁,都留下过UV上光的影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感知、对各种物体装饰性图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UV上光就会一直发展下去,其应用领域也会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11.
去年,陕西省小学教科书中的语文、数学、自然三科课本的封面一律换上了新装。共4000万册的课本封面均作UV上光处理,结果不仅提高了课本封面的彩色效果,而且增加了对课本的保护功能。封皮脏了,用水一擦就净。鉴于这种良好的使用效果,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拟从今年起,全省中小学教科书的封面将统一采用UV上光工艺。UV上光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与其它印刷品表面光泽加工方法相比,其优点何在?本文仅就此问题作出简单的介绍。一、UV上光的原理UV上光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照射引发瞬间光化学反应,使印品的表面形成具有网状…  相似文献   

12.
陈虹 《印刷技术》2012,(22):57-57
上光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印后加工工艺,在印品表面整体或局部涂布一层无色透明光油,光油干燥后的膜层不仅能保护印品表面图文,还能提高印品表面光泽度,美化产品,提高印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13.
局部 UV,即局部 UV 上光,是印刷品表面整饰技术的一种。因其采用具有较高亮度、透明度和耐磨性的 UV 光油对印刷图文进行选择性上光而得名,在突出版面主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印品表面装潢效果。局部 UV 主要应用于书刊封面和包装产品的印后整饰方面,以达到使印品锦上添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②固化速度快。陕西新世纪印刷材料有限公司为适应教科书封面UV上光的需要,研制开发出教科书专用上光油,这种上光油对油墨亲和力强,附着牢固,固化速度可达60~120m/Min。 ③上光质量好。经UV上光工艺处理后的印刷品,色彩明显较其他加工方法鲜活亮丽,光泽丰满滋润,而且固化后的涂层滑爽耐磨,更具有耐药品性和耐化学性,稳定性好,能够用水和乙醇擦洗。 ④成本低、UV上光油有效成分多,挥发少,所以用量省,一般铜版纸的上光油涂布量仅为4g/m~2左右,成本约为覆膜成本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15.
简红伟 《印刷技术》2009,(18):44-45
如今,印品的表面处理已不仅局限于烫印,过胶,压纹等工艺,更多地会选择上光工艺来提高印品亮度和手感,上光已被印刷企业视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表面整饰工艺,各大印刷机械设备制造商也纷纷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6.
潘杰  郝发义  肖颖 《印刷世界》2006,(11):30-32
辐射固化UV光油由于其突出的性能优点,已经成为美化印刷品的主要手段,广泛用于包装装潢、书刊封面、挂历、招贴等各种印刷品的表面加工.本次研究的特殊效果的UV光油是在普通光油的基础上,通过加入特殊的珠光颜料组成具有幻彩效果的特殊光油,用于特殊商品的装潢修饰.通过分析UV上光油的组成、上光油的固化原理,主要解决颜料在上光油中的分散以及加入颜料后对光油固化速度的影响,通过加入光引发剂调整固化速度,并对固化后的涂层进行性能测试,以获得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7.
刘锡华 《印刷技术》2012,(24):74-75
应用优势在包装印刷工艺中,为保证印品在流通过程中不被蹭花,以及提高印品防水性能和产品档次等,一般都会在印品表面做一些保护处理,如上光或覆膜。从目前来看,上光工艺中,因UV光油与纸张的亲和力较差,容易在糊盒或糊箱时出现开胶现象;而覆膜后,因膜的表面张力及表面能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所不同,加上不同品牌胶黏剂的黏结性能不同,也经常会出现开胶现象。为应对开胶现象,一些包装印刷企业不惜加大成本采购进口或国产高档  相似文献   

18.
逆向UV工艺     
正逆向UV工艺,指能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高光泽与沙哑的不同效果,减少了印刷品的表面处理环节和工序,经过印刷机一次完成,节省了覆膜的加工过程与生产时间的工艺。逆向UV上光还能达到普通上光做不到的反差效果,能使印品的印制效果更好、更精美,印刷质量得到提高。本文浅述逆向UV工艺的相关内容,供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印品表面进行上光,不仅可以增加印品表面的平滑度,使其呈现出更加亮丽的光泽,而且能够对印刷图文起到保护作用,使印品能够耐热、耐磨、耐水。上光工艺作为一种重要的印品表面整饰手段,能有效帮助企业提高印品档次,增加印品的附加值,因此得到了大多数包装印刷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上光后必须马上进行烘干。单张纸胶印机根据印刷品需要。常采用水性上光、UV上光和UV油墨印刷,并且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而随时变更。其相对应的干燥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使用油性油墨+水性光油时,采用IR(红外线)或热风干燥:使用UV油墨+UV光油时,采用UV干燥(固化)。具体选用,应按上光油和产品的用途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