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微缺陷的超声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微缺陷的超声检测能力,针对一些人工缺陷试样进行了超声检测试验。试验主要采用了纵波垂直入射法和泄漏瑞利波法。通过试验结果,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差动式涡流探头几何尺寸大、缺陷检测灵敏度低的问题,在传统差动式涡流探头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跑道型差动式涡流探头。它由激励线圈包裹2个尺寸相同、反向连接的感应线圈而构成。首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建立了跑道型差动式涡流探头模型,比较了跑道型差动式涡流探头与传统差动式涡流探头涡流场分布的差异,并研究了在不同缺陷深度、不同扫查角度下2种差动式涡流探头的检测灵敏度。接着,制作了跑道型差动式涡流探头实物和碳钢板缺陷试件,利用试验测试的方法比较了跑道型和传统差动式涡流探头的检测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差动式涡流探头相比,跑道型差动式涡流探头具有更紧凑的结构、更高的缺陷检测灵敏度。研究结果可为小尺寸、高精度差动式涡流探头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特定工况下会出现无法将超声换能器放置在杆状构件底面完成常规检测的问题,如服役桥梁的平行钢丝构件、装配式建筑中灌浆套筒内的插入钢筋。为了提高超声导波技术的适用性,提出了将频率为50 kHz的自发自收式干耦合横波超声换能器置于杆状钢丝侧面进行长度检测及缺陷定位的方法。结合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和试验验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干耦合横波超声换能器的最优激发角度为90°,即激发方向垂直钢丝轴向;对于不同长度和不同缺陷位置的钢丝,长度检测和缺陷定位的仿真及试验结果的预测相对误差均小于2%。  相似文献   

4.
唐海波  袁媛  董国香 《硅谷》2010,(2):140-141
以钢板中规则缺陷以及平板对接焊缝缺陷为研究对象,按照JB/T4730.3-2005标准,利用横波探头对钢板中规则缺陷以及焊缝中已知缺陷用不同的测长方法测长,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工作获取钢板及平板对接焊缝中缺陷长度的超声检测数据,并与缺陷的实际尺寸进行比较,为实际工作中选取恰当的缺陷测长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带钢表面缺陷视觉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满足钢板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宽幅面、高速、高分辨率的检测要求,讨论了基于线阵CCD的钢板表面缺陷视觉检测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优化设计了视觉检测系统的光学照明部分,以检测不同类型的缺陷。通过软件系统的特殊设计,以保证实时在线检测。针对缺陷图像低对比度、高噪声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灰度统计特性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并实现了对缺陷图像的自适应阈值分割。依据图像的缺陷统计特性,定义了缺陷的灰度、几何等特征量,用于缺陷分类。本系统样机已在实验室环境下运行。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的环境条件限制常导致混凝土出现密实性缺陷问题,如何对混凝土的密实性缺陷进行精确的无损检测,是保障结构承载力及耐久性的关键。该文结合此前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藏木大桥与广西南宁实地开展的混凝土超声试验结果,基于不同气压下混凝土实体的超声波速计算模型,建立了以气压、水胶比为参数的混凝土实体部分超声波速计算模型;进一步对混凝土在不同孔隙率、缺陷条件、骨料分布情况条件下的超声波速进行了计算分析。揭示了孔隙率及缺陷条件对混凝土超声波速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了骨料分布占比对混凝土超声检测结果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混凝土整体超声波速的多因素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超声波速的混凝土密实性统计分析方法,可以为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密实性的超声无损检测结果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区域分等级的印刷品缺陷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田敏  刘全香 《包装工程》2015,36(21):122-127
目的为了体现印刷品不同区域的重要性等级,提高印刷品缺陷检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分区域分等级的印刷品缺陷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检测区域的特点和重要性不同,把印刷品分成不同的区域进行前景提取,并且设置不同的检测等级;对印刷品进行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缺陷识别,并对提取缺陷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分区域的缺陷检测可以实现不同区域的同时检测,在检测耗时、检测准确率及误检率上都优于不分区域的检测方法。结论基于分区域的印刷品缺陷检测方法能很好地满足印刷品质量检测的需求,提高印刷品缺陷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落锤试验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焊接接头试件和钢轨母材落锤试验。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通过对仪器的实际检测,我们制定出了落锤试验机校准方法,从而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落锤试验机的技术性能,满足了工业生产的试验需要。  相似文献   

9.
张震宇  刘阳  刘福才 《计量学报》2023,(9):1375-1382
针对传统人工检测方法效率低且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3-spp网络的自动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图像切片提取缺陷区域,然后将提取的缺陷图片经过数据增强后组成数据集并以此训练YOLOv3-spp网络,接着对比分析了不同深度学习网络及数据集筛选方法对轮毂表面缺陷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业现场采集的数据集上,训练好的YOLOv3-spp神经网络可以准确地定位,并识别出点状、线性、油泥油漆、针孔4类缺陷,其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4.5%、93.4%、95.4%和89.5%,检测速度达到35 ms/幅,满足检测的实时性要求,且检测准确率优于Faster R-CNN和SSD两种常用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0.
采用错位散斑检测技术对含脱胶缺陷的蜂窝纸板试件进行了无损检测,准确地确定缺陷的位置、形状和缺陷的大小.试验过程显示,此方法具有非接触、实时、快速、灵敏度高、全场等优点,有望成为蜂窝纸板脱胶缺陷的现场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质量控制观念及大数据管理为视角,阐述了计量性的概念、意义和价值,指出了计量性实质上就是产品状态参量的可激励性、可控制性和可观测性。按照技术目标与能力要求,将计量性划分为5个不同的技术等级,以贯穿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到使用维护的全寿命过程。讨论了计量性对提升产品成熟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碱硅酸反应与碱碳酸盐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碱集料反应(AAR)可分为两类,即碱硅酸反应(ASR)与碱碳酸盐反应(ACR)。二者的共同点是与碱发生的化学反应可导致混凝土中集料的体积增大,从而可能使混凝土甚至整个建筑物或构筑物发生膨胀开裂。文章着重从膨胀过程和机理以及岩石的结构特征探讨二者的特性与差异。ASR类型岩石具有碱活性的前提条件是较低的二氧化硅结晶完整度。只有隐晶质、微晶质、玻璃质或发生过应变的二氧化硅才会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导致混凝土破坏。通过系统研究证实,对碱碳酸盐反应,虽然结晶的完整程度以及白云石(CaCO3·MgCO3)分子式中Ca/Mg比也将影响其与碱反应的速率,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白云石晶体的尺寸及其在岩石中的分布状态和被基质包围的紧密程度。从微观结构得出的这些特征将有助于加深对碱集料反应膨胀机理的认识。文中还介绍了形成活性白云石的地质环境和碱硅酸反应与碱碳酸盐反应的区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周嘉骏  万然 《包装工程》2022,43(8):280-288
目的 研究中国宫廷艺术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宫廷美学与大众文化的联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科技相结合,在提升文创设计美学价值的同时,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方法 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宫廷器物和民间艺术,以及每个时代的造物哲学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其材料、工艺、造型、哲学文化,以及隐含的内在联系,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提供资源和灵感,从而更好地实现古为今用、文化复兴。结论 中国宫廷艺术作为皇权美学的核心,其造物思想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智慧结晶。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国宫廷艺术真正融入了民间,从上层精英的欣赏品转变为大众的日常生活用品,促进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提高了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需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极致的造物工艺和科技相结合,通过对器型、颜色、材料、美学思想的整理,使其融入现代科技产品中,为大众审美做出正确引导,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在色彩、材料与(表面)工艺效果即CMF的创意设计实践中,充分发挥CMF的功能性,达到CMF的主观体验(包括感官、审美、情绪和意义方面的体验)和客观功效(CMF赋予产品与系统的功能)的最佳协调。这是设计师进行CMF设计时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议题展开讨论与分析,以便为设计师提供参考性指导。通过文献研究、理论阐述和设计案例分析,对CMF常见的一些功能性问题,包括识别、自洁、吸音、变色、发光、抗菌、透气、磁性、生物医学等多种功能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系统阐述和梳理。一般情形下,CMF的主观体验和客观功效需要同步兼顾,在产生可能的冲突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对象确定优先权。CMF功能的区域化和梯度化以及多功能组合可以实现一材多用、事半功倍的目的。CMF的设计往往有多种方案,不同的方案对于美学和功能两者的兼顾与协调程度,包括实现的方式和代价都不尽相同。最终,需要在感知与美学体验、实际功能效果两个方面,并结合其他的制约因素,诸如工艺难度、成本、环保等进行综合权衡。  相似文献   

15.
非线性振动 分叉和混沌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主要是从非线性振动的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非线性振动、分叉和混沌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主要成果和发展前景。首先,本文回顾了非线性振动理论的历史,阐述了应用分叉和混沌理论研究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必要性,进而给出了近期非线性振动八个重点方面的研究方向。其次,我们详细地综述了非线性振动系统的解析方法、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局部分叉理论及分析方法、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全局分叉及混沌、非线性随机系统的振动与分叉理论四个方面近期国内外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最后,本文说明了今后分叉和混沌及其应用于非线性振动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隧道施工中,防水工序的施工质量及效率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针对采用传统的脚手架人工棍棒托顶铺设防水材料存在劳动强度大、铺设效率低、安全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多功能铺设台车及其液压控制系统。首先,介绍了台车的总体结构,它由门架支撑机构、行走机构、卷扬机构、爬行小车及同步机构、伸缩平台及顶撑机构等部分组成;然后,在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液压系统的参数及液压元件进行了分析计算和选型,确定了最优方案;随后,根据液压系统并联回路的特征,重点针对整升回路采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液压仿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得到液压缸工作时的压力、流量、位移等响应特性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液压系统设计合理、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可满足工作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铺设台车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孔祥铮  丛珊  李美  孙喆 《包装工程》2024,45(4):158-165
目的 在我国文博事业发展向好的背景下,研究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文博场域,促进文博事业有创新、长久的实质性提升与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掌握文博发展现状和发展困境,将文博场域从前、中、后,以及全过程的游览角度进行分析,避免研究主体的空泛、不落地;通过理论分析法,立足于数字孪生技术,对文博场域的管理和应用展开设计,提出数字化技术文博场域设计的三要素,进而将数字孪生技术融于文博场域游览的全过程,更好地打造精准、一体化的体验,以智能化技术改善和提升文博场域的管理和应用。结论 在精神需求与日俱增的背景下,文博场域与数字化技术手段的结合具有极高适配性,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推进文博场域物理和虚拟空间的融合,为观者带来更加沉浸、长远的体验和感悟。打造文博场域的数字化管理和游览全过程,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文博事业的发展提供实践性参考。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automobile mold repair and surface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s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form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laser cladding nickel(Ni)-based alloy coating were studied. The optimal parameters were: laser power 2000 W, powder feeding rate 15 g/min, scanning speed 4 mm/s. Under this process, the cladding layer and the substrate can exhibit good metallurgical bonding, and the cladding layer has fine crystal grains and a low dilution ratio. On this basis, different mass fractions of niobium carbide (NbC) powder were added to the nickel-based powder and laser cladding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urface of die steel. The phase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niobium carbide addition, the hardness of the cladding layer decreases, and the wear loss of the cladding layer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When the niobium carbide addition reaches 6 wt.%, the wear loss of the cladding layer is the least, and the wear resistance is the best.  相似文献   

19.
天然植物抑菌成分提取及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娜  马晓军 《包装工程》2018,39(13):71-77
目的综述天然植物抑菌成分提取技术及其在食品(肉类)和果蔬保鲜包装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介绍天然植物抑菌成分的提取技术、方法及其在食品贮藏和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结果天然植物提取的抑菌成分可有效抑制冷藏食品和果蔬的微生物侵入,防止其腐败变质及营养损耗,从而延长食品和果蔬的货架期。天然植物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环保、安全无毒等优点,其内提取的抑菌成分在食品贮藏和果蔬保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论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天然抑菌剂,在国内外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使肉类和果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最长的保存期,但抑菌成分提取技术的结合使用和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研究还不够深入,是今后值得关注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婴儿推车是婴儿用品中使用率较高的产品之一,但是目前使用周期较短,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为了延长婴儿推车的使用年限,将矩阵法应用在远行婴儿推车设计中。方法 首先,根据产品特点,运用矩阵法分别分析婴儿推车和行李箱两类产品的特点及功能,得出各产品的功能模型;其次,将各产品划分成功能和对应元件组成的单元,并依据功能模型中所对应的位置排序后进行分析,得出两种产品的功能相似性矩阵及各产品的元件-功能矩阵;最后,将婴儿推车与行李箱的元件-功能矩阵重叠,并与功能相似性矩阵相乘,将功能模型进行简化后,对相应元件进行分析整合,使其根据最终表格呈现关系及参考比例形成所需功能的元件,并将其应用到远行婴儿推车设计中。结果 在矩阵理论的支撑下,遵循产品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对婴儿推车进行用户调研、市场调研、人机结构等分析,通过总结需求,最后得到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再通过模型制作与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远行婴儿推车方案的可行性。结论 通过矩阵法对产品设计元素进行分析和计算,将其应用于远行婴儿推车的设计研究中,可以很好地帮助设计师找到产品的创新方向,使远行婴儿推车的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并为未来相关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