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4-色满酮类化合物和色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笔者曾发现4-色满酮3位Mannich碱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为了考察在4-色满酮的3-位Mannich碱类化合物中3-位胺甲基侧链是否为加强活性的必需基团,为确定其药效构象提供信息,笔者设计合成了4种4-色满酮芳环Mannich碱类化合物,同时又合成了3种色酮芳环Mannich碱类化合物。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组成和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认。采用Born's比浊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体外筛选。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ADP和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均具有显著的体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4-色满酮曼尼希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4-色满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为了考察4-色满酮类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构效关系,笔者设计合成了10种4-色满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其组成和结构经熔点、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其中6个(5d~5g,5i~5j)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采用Born's比浊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体外筛选,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均具有显著的体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寻找新型潜在的抗炎药物,设计合成系列目标化合物,并测定其抗炎活性。以1H-1,2,4-三唑-3-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分别与不同取代苯胺经一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鼠耳肿胀法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的测定。所有合成化合物结构经1HNMR和13CNMR进行确证,其中N-(4-十二烷氧基苯基)-1H-1,2,4-三唑-3-甲酰胺对小鼠耳肿胀度的抑制率为50.3%,略优于阳性对照药布洛芬(45.6%)。设计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4.
色满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设计合成了4种色满酮类化合物,并利用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确定了其结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200mg/kg剂量下所合成的3个目标化合物6-[2-(4-吗啉基)乙氧基]色满酮、6-[(喹啉-2-基)甲氧基]色满酮、7-[2-(4-吗啉基)乙氧基]色满酮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丹皮酚为起始原料,以体积分数为95%乙醇水溶液为溶剂,与多聚甲醛和有机胺经Mannich反应得到得到丹皮酚曼尼希碱衍生物2a~2e。目标化合物2a~2e经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表证。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得目标化合物2a~2e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胶原(collagen)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且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香豆素-3-羧酸-烟酸前药并研究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以发现活性更高的新型抗血小板聚集剂。利用拼合原理,以不同的连接桥将香豆素-3-羧酸和烟酸偶联,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体外抗血小板聚集试验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设计、合成了5个新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ESI-MS、IR及1 H NMR确证。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均强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其中化合物6a的活性最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活性更强、副作用更小的烟酸前体药物,以烟酸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5个硝酸酯类NO供体型烟酸衍生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确证了该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过体外抗血小板聚集试验、及体内调血脂作用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及体内良好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吡咯并吡嗪酮类化合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构效关系,寻找具有抗炎镇痛活性的新型吡嗪酮类化合物.以2-甲基-3-苯基吡咯并[1,2-a]吡嗪-1(2 H)-酮化合物为母体,合成系列化合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分别进行了抗炎和镇痛活性实验.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经1H-NMR和MS确证其结构.小鼠实验表明,一些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或镇痛作用.化合物WLY-113、WLY-115的镇痛活性较好,WLY-103、WLY-114的抗炎活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谭日红 《甘肃化工》2004,18(3):14-16
由于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具有抑制单胺氧化酶、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癌等生物活性,我们以邻苯二胺和不同羧酸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的方法合成了2-(苯甲酰胺甲基)苯并咪唑和2-[(E)-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还实验了不同溶剂、不同反应时间对目标化合物产率的影响,并利用熔点、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确认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戴卫国  张灼  黄晨  何黎琴 《化学世界》2019,60(5):295-299
以间二苯酚为原料,经Vilsmeier-Haack,Knoevenagel等反应得到7-羟基香豆素-3-羧酸乙酯(3),利用其7位羟基与不同碳数的二溴烷烃反应得到7-溴代烷氧基-香豆素-3-羧酸乙酯(4a~4e),再将其与硝酸银反应得到7-硝氧烷氧基香豆素-3-羧酸乙酯(5a~5e)。化合物5a~5e经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证。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得目标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达32.86%~40.71%,强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19.33%)。  相似文献   

11.
以2,4-二硝基氯苯为原料,经过3步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当温度为78℃,反应时间为8.5 h,目标化合物的收率可达65%。通过IR、1HNMR、13CNMR和MS光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运用SRB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人体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初步的生物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对癌细胞H1792、A549、H157和Calu-1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发现其能诱导Calu-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宋杰  陆小琴  纵秋瑾 《广州化工》2012,40(13):92-94
以5-甲氧基色胺为基本骨架,与肉桂酸衍生物或苯乙酸衍生物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3个新型的5-甲氧基色胺衍生物Ca1、Ca2、Ca3。化合物结构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确证,并且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瘙痒模型小鼠的抗痒活性。抗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Ca3具有较强的抗痒活性,有望成为新型的抗痒药物。  相似文献   

13.
以间异丙基苯胺为起始原料,与水合氯醛、盐酸羟胺反应后,经Sandmeyer法环合、溴化、氧化得到目标化合物2-氨基-5-溴-4-异丙基苯甲酸。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1H NMR和MS确证。该合成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短,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的优点,总收率由文献报道的28%提高到39%,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以聚乙二醇二胺、叶酸、5-对羧基苯基-10,15,20-三间羟基苯基二氢卟吩为原料,合成了2个光敏化合物:5-对羧基苯基-10,15,20-三间羟基苯基二氢卟吩-PEG-叶酸(3a)和5-对羧基苯基-10,15,20-三间羟基苯基二氢卟吩-PEG-NHBoc(3b),其结构经UV、IR、HPLC、1H MNR和MS确认。采用L9(33)正交实验法优化目标物3a的合成条件,在n(DCC)∶n(卟吩)=2∶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5d时,3a收率最好。  相似文献   

15.
易琴  朱雄  周志旭  赵春深 《化学试剂》2020,42(3):337-339
标题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及农药等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该化合物暂无文献报道其合成工艺,具有非常好的研究价值。根据文献报道,具有类似结构的化合物对IDO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地治疗、减轻或预防由免疫抑制引起的各种疾病,包括由肿瘤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设计并优化了该化合物的合成工艺,以N-Boc-2-吡咯硼酸为原料,经Suzuki反应、脱保护、羧酸化等步骤合成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确证,总收率为40.8%。  相似文献   

16.
Seventeen limonoids (tetranortriterpenoids 1-17) were isolated from the n-hexane extract of Azadirachta indica (neem) seeds. The previously unidentified compound 16 was established by spectroscopy to be 17-defurano-17-oxosalannin. The effects of six compounds, 6 and 11-15, on melanogenesis in B16 melanoma cells was evaluated; 2 compounds, salannin (13) and 3-deacetylsalannin (15), exhibited marked inhibitory effects (70-74% reduction of melanin content at 25 μg/mL) with only minor cytotoxicity (79-85% of cell viability). Eleven compounds, 2, 3, 5, 6, and 9-15, were evaluated for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 (TPA)-induced inflammation (1.7 nmol/ear) in mice; all exhibited marke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D(50) values 0.22-0.57 μmol/ear). In addition, compounds 6 and 11-16 exerted moderate inhibition (IC(50) values of 410-471 mol ratio/32 pmol TPA) of TPA-induced Epstein-Barr virus early antigen (EBV-EA) activation in Raji cells. The triacylglycerol fraction of the n-hexane extract contained oleic acid (50.2%) as the most predominant fatty acid constituent.  相似文献   

17.
原路彤  黄燎城  宫晓宁 《化工时刊》2010,24(1):35-36,40
近年来1,2,4-三唑引起很大的关注,因为它能够与过渡金属离子生成配合物,其中一些配合物具有自旋转换功能,在分子电子器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乙基-4-对甲氧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的合成,并用红外、核磁(1H-NMR)及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8.
以对硝基苯胺和巴比妥酸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及偶合反应合成了5-[(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嘧啶-2,4,6(1H,3H,5H)-三酮(A),化合物A经硫化物还原,得到单偶氮化合物5-[(4-氨基苯基)二氮烯基]嘧啶-2,4,6(1H,3H,5H)-三酮(B),该化合物可作为重氮组分与一些具有活泼氢的偶合组分反应,从而制备出酰胺键多、对称性高及稳定性强的双偶氮化合物。考察了还原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化合物B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料比n(A)∶n(Na2S)=1∶1.7,105℃下回流48h,化合物B的收率为84.6%。利用1H NMR、FT-IR及元素分析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陶晓璇  郑志兵  陈伟  李松 《化学试剂》2012,34(7):581-584
以5-(4-氯苯基)-1-(2,4-二氯苯基)-4-甲基-1H-吡唑-3-甲酸与二氯亚砜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反应、酰胺反应、霍夫曼重排以及水解反应生成中间体5-(4-氯苯基)-1-(2,4-二氯苯基)-3-氨基-4-甲基-1H-吡唑,再经过与氯甲酸苯酯反应、胺酯交换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总收率26.9%。  相似文献   

20.
以没食子酸为原料合成3,4,5-三甲氧基苯甲醛(TMB),利用活性基团拼接原理,将TMB和乙酰基二茂铁通过固相缩合,制得1-二茂铁基-3-(3',4',5'-三甲氧基苯基)-2-丙烯-1-酮。目标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