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直接执行者,是保证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关键.本文希望能够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的决策进行分析,试图提出有效的激励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的措施,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培训活动目标 本活动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让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和教师得到进一步发展.我们深入实践,向教学一线的教师学习,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和谐发展.虽然短短一周的时间不可能让教师掌握全面的教育技术手段或者大幅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但是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活动,能够点燃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激情,唤醒教师内在的主体意识,传播有效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从根本上调动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促进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中职教育重要改革趋势,这也为中职数控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启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围绕信息化的时代教育背景,加强信息手段、网络手段以及仿真手段的运用,以此来打造视听一体、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数控车教学新常态,从而在增添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与实践热情的同时,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以中职数控车教学为论点,就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路径做了详细探讨,以期能够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教学借鉴,共同为数控车教学的现代化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交互式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媒体与技术,已经走入义务教育农村中小学课堂。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讨了交互式白板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于红  徐曼 《计算机教育》2006,(12):72-73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要促进教师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当前,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技术素养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方面它是信息时代教师完成教学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它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实施有效的教育技术培训,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医疗社保等方面已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国家教育教学方面、保障和改变民生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当前"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师教学技能的热门话题。如何提升职业教学、高等教学和基础教学信息化水平,推进了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体系,很多教室已经配有智能化网络设备,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现代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本文以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电工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介绍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对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也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教与学。加速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可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对教学设计、媒体应用等方面的介绍,阐述了教学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微格教学一度成为培养教师专业教学技能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传统的微格教学已渐渐不适于现代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要求,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核心是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就是要在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中,较全面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但教学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教学管理现状,阐述了教育管理的理论指导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举措,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时代背景下,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迈进,教学信息化、网络化已经不再是难事。教师应当对新兴的教学方法及时跟进和学习,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手段带动学生进行学科学习。微课作为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应当加以学习并运用在课堂当中。尤其是对于电子CAD这样的信息化课程而言,作用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和移动媒体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以及资源共享为教育带来了变革。MOOC、微课程等课件制作已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运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安全和易受控制的环境中实践所学的内容,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把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正确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呢?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当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课件是教师日常进行整合教学的有效辅助。我们可以看到,多数教师走上新课程之路进行现代化教学是从运用课件开始的,而真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个人全面提高是从制作课件开始的,因此笔者认为,课件制作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的理论性与技术性相对来说还是较强的,并且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除了覆盖面广,实用性也很强.信号与系统这门课除了是电类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工科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所修课程中最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课.但学生对它的学习兴趣却并不浓厚,反而还有些望而生畏,课堂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本文初步探究了如何在课程中合理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手段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目前信号与系统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产生的问题,随后分析采用了信息化手段后教学的优势,初探了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程前、课程中以及课程后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的发展步伐稳健而快速,信息化在中学教育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信息化教育需要进行硬件设施建设、信息软件平台的搭建、同时教育手段,教育资源、教师提高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信息化的工程培养,这样才能有效的实现中学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教学在中学的作用显著,可以综合性的做好教育评价工作,可以方便学习资料学习资源的电子备份,可以实现信息化考试等等,多种节约资源,方便快捷多元化的操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各种电教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形象生动,为幼儿创设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优化了教学手段,促进了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同伴、幼儿与多媒体之间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减负增效的今天,全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和采用。概念图是一个有较强整合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它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某些不足,极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五步导学法”是近年来兴起的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新型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是将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乃至多媒体计算机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也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五步导学法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发挥其有利因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育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按照教师设置的授课内容按部就班开展教学。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入,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发挥了更大的优势。本文立足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研究多媒体技术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并探索职业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旨在为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9.
龚晓君  林菲  赵伟华  马虹 《计算机时代》2022,(4):109-112,116
二级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以"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通过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形成信息化教学和改革的环境,开展多维度的教学培训和教学咨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方案,实现专业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二级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整体教学质量获得提升,教...  相似文献   

20.
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手段,教师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教育的信息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就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各方面素质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