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前言目前 ,我国机床行业已经进入了数控机床的时代。它主要的优点是高效与柔性的高度结合 ,其主要表现在数控机床能够完成对不同零件的加工仅需改变的是机床控制的零件程序 ,对于使用位控模块的单轴数控滑台的位置控制也只是改变其数据区的数据而已 ,这正是数控加工区别于其它传加工之处。因此 ,数控系统的使用不仅提高了产品零件的加工精度 ,而且 ,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2 双工位枪钻组合机床结构特点双工位枪钻组合机床 (型号 :ZHS - 2 88)是一台多功能的组合机床 ,它能够对被加工零件进行锪端面、钻孔、扩孔、铰孔、攻螺…  相似文献   

2.
新设计的滑枕热伸长补偿机构消除了滑枕达到热平衡之前因热变形造成的瞬态热误差。通过试验,测出机床达到热平衡后主轴的温度误差和机床对应的温度场,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该误差和温度值之间的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输入数控系统中进行机床主轴的稳态热补偿,即温度误差补偿。这两种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保证了数控龙门柔性生产线各种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讨论了开发适合中,大批量多品种生产的加工设备应采取的型式。 作者认为,通用动力部件的数控化,以CNC三坐标柔性加工单元模块为基础,开发适于纳入自动线的柔性加工单元模块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单轴和多轴转塔和数控换箱机床是组合机床柔性化的主要途径。图2幅。  相似文献   

4.
滑枕是影响数控龙门镗铣床加工精度的关键部件。针对切削加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立导致滑枕热变形的热源,对轴承生热率进行计算,建立热变形数学模型;对滑枕进行热性能分析,并对主轴轴系结构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滑枕的最高温度在主轴轴承支承处,为64.13℃;滑枕的最大的热变形在主轴轴承支承端,为38.9μm;采用冷却套结构、后轴承自由支承方式,减小主轴、滑枕热变形,从而提高数控龙门镗铣床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
龙门加工中心主轴滑枕结构是连接刀具和机床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受切削力和受热变形将直接影响刀具的加工精度.通过建立龙门加工中心主轴滑枕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计算热源发热量以及主轴滑枕结构热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其工作状态下进行切削力变形分析、稳态热变形分析以及热-结构耦合分析.得到了主轴不同转速条件下主轴滑枕结构热态性能及刀盘直径方向变形规律,为该型龙门加工中心主轴滑枕结构优化设计和热变形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FANUC POWER MATE i-H系统在组合机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多通道功能适应了组合机床多工位独立工作的要求,但是,这套系统不具有伺服主轴功能。文章将介绍利用FANUC的模拟输出模块ADA02B与变频器实现主轴无级调速和主轴的多通道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7.
某卧式双面双工位组合机床主要用于汽车前轴两端面的铣削及主销孔的U钻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等特点。工件的夹紧、辅助夹紧及移动工作台的驱动等由液压系统来完成。通过对卧式双面双工位组合机床液压系统主要工作过程的分析发现,系统的发热、液压缸的爬行是影响其液压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分析系统发热、液压缸爬行的原因后,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有力地保障了该卧式双面双工位组合机床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连杆是发动机的重要传动部件之一,连杆体、连杆盖螺栓孔的精度直接影响连杆的工作精度。通过分析连杆螺栓孔加工难点,并对比传统加工方法的优劣,提出双工位三面同时加工多副连杆的全新工艺方案;通过对机床工艺方法、运动装配、精度要求、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等的分析,确定机床的整体布局,重点介绍后端五主轴变速箱及进给数控滑台的结构。生产实践表明:设计的工艺及装备使连杆螺栓孔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0%左右,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棱面水晶加工要求和现有加工装备生产效率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和能耗浪费严重等问题,研发了一种工位组合式多棱面水晶数控磨抛一体机,采用双磨盘和双水晶工作台的动态组合工位机床结构构建磨抛双工位。设计了具有回转和轴向运动功能的磨盘单元和具有回转、摆动功能的水晶磨抛工作台单元,通过磨抛盘和水晶工作台交叉组合实现水晶研磨和抛光不停机同时加工。通过建立水晶三维模型和设定加工位姿关系来获取加工参数,结合PLC搭建的控制系统,可实现多种复杂形状水晶单一工序的高精度完整加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苏联莫斯科组合机床与自动线专业设计局和明斯克自线专业设计局为了提高组合机床自动线的柔性,设计的十字工作台、回转主轴头、带有回转主轴箱的回转头、转塔模块、用于自动线的三座标模块等新颖的通用部件系列的主要结构。图5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