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后殖民主义的批判视角为出发点,本着平等对话的原则,分析当代中国建筑的文化现状,提出在中西建筑文化对话中不以自己身份的缺失为前提,并以国家大剧院为例,提出在建筑学研究中建立后殖民主义视角的重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文英 《城建档案》2013,(11):82-83
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了在历史建筑内进行档案展览活动时对建筑本体和展厅设计的若干生态低碳保护方法,以达到对历史建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在利用过程中感受历史遗产传递给当代生活的气息,并体验建筑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费恩的职业生涯当中,钟情于通过地域化的建筑语言和成熟的建筑手法对材料和结构来进行建构,在建筑中融入了历史的生命和自然的环境,每个建筑都在向世人诉说与环境的诗性对话,而这些无疑丰富了建筑的空间构成。  相似文献   

4.
刘琳 《城乡建设》2012,(4):74-75
古村落不仅有固化的有形建筑,而目传承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传统,许多古村落还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并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古村落居住建筑形态生成和发展的进程,从被动地适应自然到主动地适应和利用自然,以致巧妙地与自然有机相融的过程。居住建筑作为古村落的主体建筑,在特定的自然因素影响下,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了稳定的建筑形态,这些形态对我们今天研究乡土建筑具有实践意义。建筑形态指建筑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古村落居住建筑形态的产生完全是自发自在的过程,有形的形态往往伴随着一种无形的控制因素,而表现出对整体环境的某种协调与礼  相似文献   

5.
文章不仅记录了业主与建筑师针对蒲园陈宅改造项目的一次对话——面对同一项目时的不同身份决定了两人思考与立场的差异,甚至冲突;也是一位人类学者与一位建筑学者的对话——两人将该项目作为介质,讨论了建筑、建筑师、设计等话题在不同历史社会进程中所体现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丁力扬 《建筑师》2022,(6):113-118
本文回顾了2022 年1月底至6 月初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费舍尔美术图书馆和建筑档案馆举办的“中国建造: 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旨在呈现展览的原貌,本文概述了展览的背景和缘起,介绍了展览的具体内容和策 展思路,并回顾了展览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来自各界的反响和评价。本文将“中国建造”展置于近二十年来一 系列有关宾夕法尼亚大学与中国现代建筑关系的学术活动的框架内,强调其目标是在立足于“第一代“中国建 筑师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扎体系首次交集的一个世纪之后,审视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中的跨文化对话,揭示中国 建筑实践中的跨世纪连贯性,并对全球性建筑技术的探索和设计创作中本土身份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地诠 释。文章指出本次展览是对中西现代建筑“百年对话”主题的一次有意义的深入扩展性研究,并提出了中西建 筑文化交流这一宏观话题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7.
围绕一栋并未被列入法定保护清单的历史建筑的移位、保护和再利用展开,从现状与价值评估、移位方案的确定、移位与保护、新旧关系与再生设计4个方面对此项目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解析了该项目对于广泛存在的"无身份"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生在方法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们将要实现一个梦想:发现一处可以做梦的场所,同时,会议、辩论、对话、沉思、沉默、庭院、历史……甚至气味和呼吸也全都被容纳其中,并在这里创造出可以供我们以及更多的人分享的建筑和景观。  相似文献   

9.
谢天 《华中建筑》2010,28(3):15-17
城市的"第三空间"是充满想象与真实的社会空间,它通过对话实现认同的目标。对话产生于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交往。在通往"第三空间"的旅程中,主体身份的建构诉求于对话,从而使主体由边缘走向多元化的中心。开放的对话将充满现代性想象的公共空间祛魅,因此,"第三空间"充满"狂欢"。  相似文献   

10.
与都市环境的关系圣贾科莫教堂复合建筑建议作为引入地区的催化剂而提出来,通过加强社会化、教育和互动,创建能够建构当地社区内身份的新支点。通过使用轻量有机建筑将建筑设计为欢迎的姿态,朝向人群。这些有机建筑与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老费拉拉粗大致密的材料截然不同。小树纤细的身姿环绕着整个区域,形成亲密而熟悉的环境。建筑通过雕塑控制了景色,同时采用它激发的形式语言,保持了与周围环境的对话。教堂前面大广场的设计证明存在天然的延伸和引导社交的分组,集会的地方及其与教会扩建空间的联合  相似文献   

11.
秦凡 《华中建筑》2012,(11):45-48
在当前的建筑形式研究中,形式美法则的研究几乎替代了形式观念的研究。建筑不仅仅是物质固化的存在,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主体对象化的存在。我们可以从美学的历史中找寻建筑形式的主体特征。在建筑形式观念确立的研究中,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主体因素,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建筑形式观的主体性思考,以及对其基本发展线索的梳理,整理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和组成要素、基本特征等,对于我们分析、释读历史和当下的建筑现象,进而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方法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新旧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环境新旧对话是指一种能为人感知的新旧建筑及环境在功能、形式等方面配合作用下来共同塑造整体环境的过程.“新旧对话”同时也是一种观念.新旧建筑及环境的并存与差异构成了新旧对话的必然性。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城市开发更新提出的要求构成了新旧对话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在岁月的长河中,乡村建筑的变迁呈现出"千村一面"的现状.中国当代的乡村建筑如何确立既符合中国特殊国情又能彰显本村文化特色的新形势与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对待乡村建筑必须强化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身份,避免表面化的理解而带来...  相似文献   

14.
现代建筑的隐喻主义建筑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隐喻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法。由于它不拘泥于后现代,所以将后现代向前推进了一步。隐喻主义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在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国际式建筑反传统、隔断历史、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许多建筑师都用多种手法来创造建筑隐喻,他们强调建筑意义,建筑语言及符号功能,利用符号功能创造出生动而意味深长的建筑形象。隐喻主义手法可以丰富建筑,使建筑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建筑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文化事业的快速推进,大部分具有历史意义和保留价值的老旧建筑均面临着改造与修缮问题,改造修缮过程中既需要保留原建筑的历史文化,又需要满足改造后的使用要求.而装配式木结构取材于大自然,天然具备融合历史文化的特性,且由于材料与结构特点,具备平面布置灵活、方便运输、装配简单易行的优点,与历史建筑改造修缮的要求相契合.该文介绍了某文物历史建筑设计及改造施工的过程,详细阐释了装配式木结构改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对装配式木结构改造技术在历史建筑以及在农村老旧房屋改造中应用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文化事业的快速推进,大部分具有历史意义和保留价值的老旧建筑均面临着改造与修缮问题,改造修缮过程中既需要保留原建筑的历史文化,又需要满足改造后的使用要求.而装配式木结构取材于大自然,天然具备融合历史文化的特性,且由于材料与结构特点,具备平面布置灵活、方便运输、装配简单易行的优点,与历史建筑改造修缮的要求相契合.该文介绍了某文物历史建筑设计及改造施工的过程,详细阐释了装配式木结构改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对装配式木结构改造技术在历史建筑以及在农村老旧房屋改造中应用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对话这位受伤的"长者"建筑并不仅仅是建筑师与客户之间需求沟通的结果,而是设计者基于现实所建立的一种形而上的抽象对话。这种深层意义上的对话,就像你面对一个能言善辩却始终保持沉默的对话者,需要你拥有足够的敏感度去感知他默不做声却渴望被了解的内心。你必须用心去理解它,体会它,向他们展示你的同理心。  相似文献   

18.
魏强 《新建筑》1999,(4):44-46
在对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创作时,强调建筑师作为创作主体应积极介入到对历史的诠释中去。尊重历史并非服从于历史,而应从现实现发,对历史中那些能产生有效意义的对象进行选择和重构,以表达我们渴望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与自然对话的开放之所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圣贾科莫教区综合体作为催化剂被提议引入该区域。其旨在提供一个支点,通过促进社会化、教育和互动,撬动当地社区内身份认同的形成。轻质有机建筑材料的使用,试图为该建筑打造一个友好、开放的形象——这与费拉拉历史上前存的稳健而紧凑的建筑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纤细的树木围合了该区域,创造出私密且温馨的氛围,区域内的建筑以一种雕塑般的形式控制场景,同时,建筑通过运用汲取于自然的形式语言,与环境保持紧密的对话关系。以教堂前大型广场的设计为例,空间的自然延伸和分区促成了社交活动的展开,集会场所及其与教堂扩展空间的汇合,向城市敞开了大门。  相似文献   

20.
陈杰 《中外建筑》2003,1(6):67-69,20
建筑与自然的对话,雕塑与自然的对话,说到底还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的参与,本文主要论述了人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崇拜自然、关注自然、回归自然、心系自然的原始发生,并在这发生对话过程中建筑与雕塑的创造.从而回归到人类的终极关怀——人与自然对话的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