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硬材料工程》2017,(1):51-51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难加工材料和超硬材料被广泛应用,随之机械加工刀具也面临严峻的考验,研发各种耐磨性好,热稳定性强,抗冲击性优良的超硬切削刀具是必然趋势。高效加工、硬加工、干式加工、超精密加工和新型难加工材料加工是刀具行业的发展方向,cBN刀具作为目前加工高硬度难加工的黑色金属材料最具优势的刀具材料,是未来实现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必备刀具。  相似文献   

2.
郭春丽 《陶瓷》2005,(12):45-47
1 用陶瓷材料制造切削刀具 在金属材料机械加工中,切削加工是最基本、最可靠的精密加工手段,刀具材料的性能对切削加工效率、精度、表面质量、刀具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现代切削加工中,陶瓷刀具材料以其优异的耐热性、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在高速切削领域和切削难加工材料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郭春丽 《陶瓷》2007,(2):43-45
前言 在金属机械加工中,切削加工是最基本而又最可靠的精密加工手段。刀具材料的性能对切削加工的效率、精度、表面质量、刀具寿命有着决定性影响。 刀具材料一般是指刀具工作部分的材料,它在高温下进行切削,还要承受较大的压力、摩擦、冲击和振动。  相似文献   

4.
近代金属切削刀具材料从碳素工具钢、高速钢发展到今日的硬质合金、涂层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氮化硼等超硬刀具材料,使切削速度从每分钟几米飚升到千米乃至万米。随着数控机床和难加工材料的不断发展,刀具实有难以招架之势。要实现高速切削、干切削、硬切削必须有好的刀具材料。在影响金属切削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刀具材料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机械加工中,切削加工是最基本而又最可靠的精密加工手段。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本质上是精密高速切削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全方位的。针对严峻的形势,国内工具行业应审时度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开发适应汽车、高铁、家电等有关民生的新刀具。  相似文献   

6.
《江苏陶瓷》2006,39(4):7
刀具的性能是影响切削加工效率、精度、表面质量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现代化加工过程中,提高加工效率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采用超硬难加工材料,以提高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而陶瓷刀具则以其优异的耐热性、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在高速切削领域和难加工材料方面显示了传统刀具无法比拟的优势。新型陶瓷刀具更由于有很高的硬度(HRA93~95),从而可加工硬度高达HRC65的各类难加工材料,免除退火加工所消耗的电力和时间;可提高工件硬度,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陶瓷刀具的主要原料Al、O和Si是地壳中最丰富的成分,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新型陶瓷刀具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UPC-T是一种采用三角切削刃的UPC超精金刚石刀具,主要用于菲涅尔透镜模具和液晶导光板等衍射光栅模具的超精加工。近年来,光学元件的高精密化、小型化和集成化发展迅速,从非球面透镜到能够实现薄型轻量化、集成化的菲涅尔透镜,对超精加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本加工模式是用1把UPC-T超精金刚石刀具超精加工微细光栅部分和非球面形状的实例,因此要求车刀刀尖切削刃R〈100nm并具有优异的切削性能。UPC-T的刀尖切削刃为50nm的微小切削刃,能够实现超精加工。  相似文献   

8.
高速切削刀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切削能加工出精度较高的零件。还能降低加工成本。高速切削技术已经成为最有前途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其应用领域正在持续迅速地扩展。高速切削技术是随着刀具技术如刀具材料、刀柄技术、刀具平衡及设计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本文介绍高速切削刀具技术的进展,以促进高速切削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速切削刀具材料的开发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所使用的高速钢刀具、陶瓷刀具、涂层刀具、超硬刀具的性能特点及应用,探讨了选择刀具所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电镀超硬磨料砂轮以其优异的磨削性能在难加工材料的精密成形磨削加工领域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磨削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难题,而电镀超硬磨料砂轮的修整就是难题之一,该问题严重制约了此类砂轮的进一步拓展应用。文章针对电镀超硬磨料砂轮的修整技术,综述了电镀超硬砂轮在工程应用中主要的修整技术和先进的修整技术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各种修整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对于不同复杂程度和精度要求的电镀超硬砂轮所对应的修整方法,并对电镀超硬砂轮修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