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类型之一,而宗教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立足于漳浦县威惠庙环境景观规划,以威惠庙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场地环境景观的规划思路,并对规划用地进行了重新布局,最后从园林布局、山水营建、草木选择搭配三个方面探讨了寺庙园林空间中宗教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2.
3.
刘小源 《华中建筑》2020,38(6):127-130
该文从建筑现象学延伸的知觉体验这一理论为背景,着眼于今天已逐渐衰落和消亡的传统公共休闲空间,以成都茶馆这一川西地区具有典型性的大众性场所为例,对其进行知觉体验的梳理以及意蕴的剖析。通过分析人在这一场所中的独特感知与体验,从场所整体感受到知觉个体探寻,归纳出成都茶馆的场所特点和空间意蕴,逆向实现传统公共休闲空间的场所恢复。这一思考使人得以重新审视城市传统公共休闲空间,为地区的空间恢复与保护提供了一种视点。  相似文献   

4.
氛围,是指围绕或归属于一物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书法展示的氛围是指围绕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以及作品表现出的意象特征,而创造的一个适合于该作品主题的高度个性化的空间,并使之在观赏者的心理上和生理上产生反应,最大效率地传递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与商品展示一样,书法作品同样需要展示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消费模式从“观光旅游”转变成“度假旅游”,处理目标顾客个性化体验需求和品牌酒店标准化运营的矛盾已成为目前度假酒店设计面临的新课题。顾客二元体验理论中有关人群分类和体验维度的研究成果为度假酒店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以三亚和丽江的度假酒店设计为例,从市场细分、心理需求、行为特征和空间感知四个方面进行顾客体验的解读,并提出顾客体验主题化、顾客印象线索化和感官刺激多重化的度假酒店空间氛围营造原则。  相似文献   

6.
自从1993年格雷格·林恩(Greg Lynn)将折叠与褶皱的概念正式引入建筑空间领域以来,折叠建筑成为一种表达空间知觉的独特建筑形态,为许多建筑设计师所青睐.文章选择坐落在唐长安西市遗址上的中国首座民营遗址类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为例,探析折叠建筑在空间知觉表达方面的独特诠释.  相似文献   

7.
该文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知觉,分析了视知觉的完形性、相似性、接近性这三大特性,并从这三大视知觉特性出发总结出设计方法,运用于凹舍建筑空间的解读,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在视知觉作用下建筑空间的形成,此时反映出来的是人们在不同空间里产生的丰富心理世界。通过此方法设计出来的建筑空间,理性又不失感性,能使人们对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知。建筑师若能从心理的角度出发,设计出的建筑空间也将更容易被人们领悟及感知。  相似文献   

8.
李忠 《百年建筑》2006,(7):36-37
商业地产的活力实现.最终依赖于消费者是否买单。与住宅相比.商业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与脆弱性.商业策划需要更细致的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中国传统书院空间和中国高校“现代书院”空间氛围的案例展开研究,并且在浙江音乐学院方案设计中对“现代书院”空间氛围的营造进行尝试,总结出“现代书院”高校校园空间氛围的营造主要从外部空间特征、空间构成、空间形态、空间序列、空间尺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11.
李渊  张娜  黄竞雄 《中外建筑》2021,(11):94-100
跨文化居住空间研究对于建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跨文化居住空间研究多侧重空间形式等显性要素而对空间类型所涉及的隐性要素关注不足,本文基于空间图式和空间句法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旨在揭示跨文化居住空间的抽象秩序与意图、内在结构与逻辑.研究发现,跨文化形式的借用只影响居住空间的表层结构,而影响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中国的景观学科尚未建立兼顾自然和文化特征的方法论,中国的景观从业人员不善于把握人文生态景观的变化、演替的内在规律;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谷“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的中小尺度人文生态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讨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重点——空间图式与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大舍工作室的上海西岸龙美术馆为例,从建筑学空间结构的逻辑入手,解读龙美术馆的单一空间、空间序列、场所营造和建筑技术.并充分结合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把抽象的空间真实化,使我国当代美术馆空间氛围成为可理解的,以期为当代美术馆空间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对中国传统中式建筑空间氛围的案例展开研究,并在南京泱著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对传统中式建筑空间氛围营造进行尝试,总结出营造传统中式建筑空间氛围主要从规划形态、空间序列、空间环境、空间界面等方面着手,继承传统中式建筑的精髓,营造中式建筑空间氛围。  相似文献   

16.
17.
商业展示设计意为通过对于商品展示环境的人为参与,使得整体陈列环境与商品更为协调,商品更具吸引力。通过对商业展示设计中的空间氛围营造的背景和发展态势研究,肯定了空间氛围营造对于现代商业展示设计的重要性,提出空间氛围营造更有利于展示企业文化,实现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信息的更好流通。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下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传承和转译的困境,借鉴语言学的结构系统逻辑和图式的心理认知方式,重新梳理了传统聚落空间的组织模式和内在伦理功能。以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逻辑为理论基础,在当代语境下提出一条适应重识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体系的研究路径。运用语言学的结构主义认知逻辑,将传统聚落文化空间从载体的物质性表征引向对居住环境的结构性思考;借鉴空间图式语言的表达形式,解析聚落整体空间的尺度、结构、秩序和意义特征,揭示聚落空间的形成机理和营建智慧;基于语汇要素、句法结构和语境规则三大系统,构成微观—中观—宏观多维尺度嵌套下的聚落空间语汇和语法逻辑体系。传统聚落空间基于"空间–路径"的基本空间语法结构,转译成新的空间结构形式以满足新的空间功能需求。在水平维度上,按照语言学的词法和句法将单一维度上的空间语汇类型化单元进行组合拼接,形成空间语汇词库;在垂直维度上,按照语言学的语法将多维度语汇单元依据语境限制规则折叠和嵌套成复合的物质空间结构。因此,构建的空间图式语言结构认知体系和转译生成方法,为传统聚落空间营建和重构提供新的认知视角。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社会行为的产物,城市必然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而普遍意义下,人类的行为则是受自己或是群体意识所控制的,因此,城市空间必定反映一定的人对空间的共同认知--空间图式.而现代城市的趋于同一和混乱是来源于人们认知结构的同一和混乱.我们试图重构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就必须理解我们建设城市空间所依据的文化图式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房硕 《建筑与环境》2007,1(5):140-143
美国著名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并把道路放在各要素之首进行描述。从城市设计角度看,街道的意象是建筑和街区空间环境的综合反映,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自然可反映街道特色,高质量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比建筑更宜体现街道特色,街道的意象特色依赖于空间环境特色。本文针对近年来步行商业街发展,结合河南省郑州市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影响步行商业街氛围的相关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