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我国旧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兴起以及发展状况研究,结合我国旧城更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公众参与旧城更新的成功经验,阐述了当今公众参与在我国旧城更新中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旧城更新中公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变,旧城更新作为"存量规划"的主要形式地位日益凸显。该文引入"治理"理论,提出了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旧城更新规划策略。首先,探讨了在利益博弈激烈的旧城更新中,引入治理理论是解开旧城更新困境的"新契机",也是目前旧城更新理论研究的"薄弱点"所在。然后,分析了旧城更新"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公众主导"这三种经典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问题根源是由于更新目标的不均衡、利益主体的博弈困境以及多方参与流程的缺失,走向多方治理的规划方法是解决旧城更新问题的重要途径。最后,以治理理论为导向,针对上述问题,从规划目标转变、参与角色职能转变、规划流程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一套旧城更新走向治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旧城由于物质环境日益衰败、产业萧条等原因逐渐走向没落。近年来,随着城市规划管理从增量转向存量,在旧城基础设施改造、景观风貌整治等方面,许多城市已探索出较为成熟的方法。但旧城更新是一个综合问题,物质空间环境的优化无法取代产业升级、转型给旧城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参与思明区(厦门近代城市发源地)城市转型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旧城资源的分析和发展方向的探索,试图从盘活存量,以产业升级促进旧城更新的角度,寻找旧城更新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昶 《安徽建筑》2014,21(6):17-18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对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城市有着现实意义.文章首先总结分析了当前解决城市规划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思路.以旧城更新为情景规划在规划中应用的落脚点,探讨了如何在旧城更新规划制定过程中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达成共识以及在共识的基础之上建构出多个合理情景,以求全面考虑环境和规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通过对多个场景形成策略的逻辑分析及综合比较,最终形成综合各方利益的、可行的旧城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旧城更新演进中的文化空间规划建设是衡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伦敦近百年的旧城更新历程中,泰晤士河南岸Coin Street片区的文化空间演进历经类型增多、分布变广的过程;从社区教堂点状分布,发展成为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多类文化空间网络化分布。进而从文化定位、格局建构、空间培育、治理主体、民生保障、技术支撑六方面总结文化空间建设经验。就中国现阶段旧城更新中的文化空间建设带来重要启示:文化空间的生长是旧城更新的内在动力;文化空间与旧城更新的互动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挖掘旧城精神文化内涵,注重文化空间的物质建设和感知性、体验性提升;加强文化空间相关学科交叉研究,将文化空间的规划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结合。  相似文献   

6.
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杭州也在探索把公众参与纳入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过程的道路.如果说以前的规划公示只是让公众有知情权的话,那么近年来推行的"阳光规划"则是改变了以往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形式主义,真正把公众意见切实反映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作为规划编制人员,作者有幸参与了杭州武林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从编制到公众参与再到将公众意见纳入规划的全部过程,深刻体会到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因此本文将从旧城市中心地区社区发展特点分析入手,折射出旧城地区公众参与的独特性,进而对如何在进行控制详细规划过程中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对中国规划的时代背景及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博弈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宜宾旧城区滨江带的旧城更新,本文提出了基于针灸学原理的设计理念,借用其中特殊的腧穴论、经脉论和表里学说对旧城更新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期望将其推广到城市规划的更大领域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旧城更新的复杂性日益加剧,更新规划也常常由于"规划方案与土地资源不匹配、多元利益诉求难以协调,规划实施缺乏政策配套"等等因素而难于实施。基于此,文章以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为基本原则,从可实施的角度出发,根据旧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协商评估的结果为底图指导规划方案,实现规土匹配;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应对明确的利益问题;将技术文件转变为政策文件,保证方案的可操作性"三大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旧城更新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旧城更新对由自然环境、景观质量、文化环境等构成的原旧城生态环境将产生系列影响。作者认为旧城更新不仅与城市生态建筑具有相同的目标,也是推进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契机,研究旧城更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确立科学的旧城生态建设指导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旧城更新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以成都市水井坊社区更新为例,通过空间生产视角切入,探究其背后各个参与主体的生产动机和策略,分析其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变化,并反思造成旧城更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参与主体力量的不均衡、缺少中间协调的力量和公众参与制度的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空间的蔓延扩张,往往忽略了对旧城区的环境保护以及与新城发展相融合等一系列问题,旧城区逐渐成为城市的失落空间。城市设计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它可以使城市空间成为一个整体,将失落空间再生,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结合,打破彼此之间的界限。结合国内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相关经验,对城市中的失落旧城区进行研究与总结,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中旧城区的更新与再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提出城市规划的软环境概念,介绍旧城更新中软环境规划的重要意义,并以东莞莞城可园历史片区更新改造为例,分析旧城更新中如何实现软环境规划和物质空间设计的科学互动,以保护当地极具价值的地域文化、历史人文和传统产业等非物质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初探:旧城更新中的居民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旧城更新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焦点,规划中的居民参与尚在起步阶段。本文认为渐进式更新是我国未来旧城建设的主流,并对居民参与旧城更新进行初步探索,提出应对政府、公众、专业人员等各方的角色和地位进行调整,形成居民参与的普遍观念,并通过社区自治等方式,逐步形成合理的居民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杨家本 《云南建筑》2012,(3):142-146
针对国内城市旧城区以大拆大建为主的实践特征.通过玉溪旧城改造更新规划研究系统更新的方法,提出构建更新框架、政府主导、社会评价、经济模式等四种科学有效的旧城更新策略和调整用地功能、优化交通和传承历史文化三大重要手段,实现城市旧城更新和复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梳理中国旧城更新的发展脉络,大城市已经产生许多成功的案例,然而小城镇的旧城更新面临着更新定位不清、缺乏资金来源、更新主体不明确、历史文化资源状况不佳的困境。[方法]以江西省永新县旧城更新为例,采用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式,通过建筑更新、街道更新、公共空间设置、滨水绿地建设等措施,在尽可能保持原状建筑和城市肌理的情况下植入新的功能与空间。[结果]实践一方面解决了破、危房带来的安全与风貌问题,另一方面以低造价、实用性的更新原则提升了老城的物质环境,保存了古城的历史文化并且满足于当代的生活需求,延续了场所精神,促进了文化的复兴与经济的发展。[结论]永新实践为当代中国小城镇旧城更新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旧城改造贯穿了城市发展史。发达国家自19世纪开始为解决城市问题而推动的大规模改造重塑了现代城市和理性主义的现代住宅与城市设计;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自上而下城市更新的反思促使旧城改造走向多元合作。伴随城市扩张,涉及公共服务、市政和城市功能的全方位旧城改造在上海城市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而旧城改造中的公共空间建设又支撑着城市功能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提升。南丹小区自1949年以后历经的3次改造与自治共治的落实证明了旧城改造在物质环境与社区关系上具有双重价值。通过对城市发展史、上海城市建设史与南丹小区的社区更新实践的反思,文章指出通过公共服务重塑人与环境关系将成为当代旧城改造的核心目标;公共空间建设是解决社会分异并重塑空间正义的有效手段;公众参与有助于共建追求美好生活的社区关系。  相似文献   

17.
《规划师》2017,(8)
国内大量旧城住区正处于加速衰落的过程中,面临城市更新的压力和困境。文章以广州西关住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形态学研究理论,在深入解读旧城住区的历史形态特征和演变动因的基础上,从多等级的形态要素逐层进行形态解析,最终综合形成多层级的城市形态区域研究结果;研究住区形态的演变规律和发展模式,建立形态基因的影响评估模型,分析空间适应性变化规律,探讨开发强度评估和形态预测的互动作用关系;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角度探讨旧城住区的保护更新策略及形态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8.
以旧城更新中房地产开发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旧城和旧城更新的概念入手,提出旧城更新与房地产开发的相互关联与促进关系,通过选取三个不同城市各具特点的典型房地产开发案例,对其区域背景、项目特征与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定位和对比研究,归纳出三种旧城更新中房地产开发的成功模式,探寻一条适合中国不同城市特点的旧城更新范式。  相似文献   

19.
《低温建筑技术》2016,(8):27-28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全国大规模的旧城更新活动对历史文化名城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旧城更新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值得深思。文中以拉萨八廓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更新改造过程中采取的保护和发展措施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旧城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20.
陈芬 《山西建筑》2010,36(31):47-48
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与运动的发展历程,并对我国近年来旧城更新改造中公众参与进行总结反思,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公众参与旧城更新改造的“民主化”道路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