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生物质气喷口位置对锅炉燃烧特性影响,针对600 MW机组煤粉混燃生物质气锅炉,基于ANSYS软件数值研究了生物质气喷口位置变化对炉内温度分布、组分分布以及NOx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得到了生物质气喷口位置对炉内燃烧及NOx生成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煤锅炉混燃生物质气对煤粉燃尽率影响不大,相比于纯煤燃烧工况,炉膛出口烟温和NOx质量浓度降低;在研究的工况范围内,随着生物质气喷口位置的升高,炉膛出口烟温上升,NOx质量浓度先降后升,燃烧器区域O2和CO质量分数降低,CO2质量分数上升;当生物质气喷口位于第2层一次风喷口处时,炉内混燃状况最好,炉膛出口NOx质量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中储式制粉系统对高水分燃煤的适应性,国电谏壁发电厂通过分析研究,对9号锅炉制粉系统创新性地进行了抽高温炉烟掺混技术改造.改造后采用炉烟风机来抽热炉烟掺混进制粉系统,提高制粉系统干燥出力,降低了制粉电耗,也大幅提高褐煤等劣质煤种掺烧比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为同类型锅炉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燃煤电厂炉烟循环水处理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厂锅炉冲灰水泵为炉烟处理喷射器的动力将炉烟送至循环冷却水中,以烟气的CO_2抑制重碳酸钙的分解,以提高冷却水极限碳酸盐硬度,使水质稳定,达到防止结垢的目的。详细阐述了炉烟处理循环水系统中处理循环水所需烟气量、喷射器各部分的工作参数的确定以及安装的工艺要求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珠江电厂2号炉末级再热器AB侧烟温偏差较大,末级再热器后局部烟温比设计烟温高的问题,使用CFX-TASCFLOW三维流动燃烧传热计算软件对炉内燃烧工况进行模拟计算,最终确定了燃烧器反切改造方案,并在改造方案实施后对锅炉燃烧进行了优化调整,测试结果表明,燃烧器改造后末级再热器AB侧烟温偏差下降了36℃,断面最高烟温平均下降了30摄氏度,末级再热器管壁最高温度下降了4-10℃,减少了锅炉超温爆管的危险,有效保证了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华能南京电厂贫煤锅炉的抽炉烟干燥技术,分析了该锅炉掺烧烟煤后热炉烟风机磨损、积灰、振动、出力不足等问题。对此,通过对热炉烟风机实施选型优化、叶片防磨治理、合理安排检修等措施后,大大延长了热炉烟风机使用周期和寿命,减少了检修时间和检修费用,保证了贫煤锅炉掺烧烟煤制粉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喷射器炉烟水处理系统系利用电厂锅炉冲灰水泵或其他离心水泵的富裕容量作为炉烟处理喷射器的动力水源,将炉烟送至循环冷却水中,抑制重碳酸钙分解,提高其极限碳酸盐硬度,稳定水质,防止结垢。正确设计喷射器和合理的安装烟气管道是保证炉烟处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许晓骏 《黑龙江电力》2014,36(6):506-509
针对生物质与煤混烧影响锅炉经济燃烧特性现象,笔者采用处理软件Gambit建立锅炉流场空间网格物理模型,利用Fluent模拟混烧过程并对其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模拟混烧过程,并根据长春某电厂生物质混烧参数,计算分析了不同混烧比时的锅炉炉内流场与温度场变化,得出了不同混烧比例下炉内燃烧流场、温度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与煤混烧比例的提高,炉内流场动力特性无明显变化,但炉内燃烧温度下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京能热电厂#2炉HG670/140-13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运行中燃烧调整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偏差的成因以及对锅炉运行的危害。通过对该炉燃烧调整试验减小了炉膛出口烟温偏差,改善了过热器结渣又降低了炉内NOx。实践证明,燃烧调整降低炉内NOx是既经济又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直燃发电厂通常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或炉排型锅炉,两种炉型采用的脱硝方式不同,但都存在中低负荷下NOx含量易超标的问题。提出一种轻型燃机和生物质炉排型锅炉耦合的系统:生物质炉排型锅炉利用轻型燃机排烟中的热量和氧量,用于调节炉内燃烧温度,同时减少风机负荷。通过将两套系统耦合,可以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大幅缓解生物质炉排炉内结渣和排烟中NOx超标的情况,达到高效、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为了保证携粉能力,一次风量不能随负荷等比例降低,导致燃烧初期氧煤比增大,NOx生成量增加。采用一次风掺烟方式,将风量与氧量解耦,分别控制一次风量和氧量,保证一次风量的同时降低含氧量,可从源头减少NOx的生成。以某330 MW机组锅炉结构参数和低负荷运行参数为依据,对该锅炉在低负荷一次风不同掺烟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不同的掺烟量对炉内截面平均温度、氧体积分数、CO体积分数以及NOx生成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负荷一次风掺烟能有效降低锅炉NOx的生成,随着掺烟量的升高,炉内截面平均温度逐渐降低,CO体积分数逐渐降低,炉膛出口平均温度逐渐升高,NOx生成质量浓度减少;掺烟量为15%时与未掺烟比较,炉内NOx生成质量浓度降低79.92 mg/m3。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不同电源对环境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风力发电、天然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几种电源型式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编目分析,计算了其污染物排放量,并且都与燃煤发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DSP嵌入式系统某些特殊应用场合升级不方便、维护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串口通信向片内Flash在线烧写程序的方法.描述了该在线烧写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步骤,并结合工程实际需要,优化了接收升级指令的时机,并在片内Flash设置应用程序备份区,进一步提高了烧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强了系统的容错性和自愈恢复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方便可靠,相比于传统基于JTAG烧写,可摆脱仿真器进行程序升级,提高了嵌入式系统的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3.
该文将办公室天然采光与光生物效应相结合,通过分析在不同光气候、季节时段、采光口朝向、亮度水平的天然采光条件下,人眼瞳孔大小、主观感受等变化规律,研究在光生物效应作用下,天然光的光色(光谱分布)、光照强度(亮度)与人的视觉心理生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整理在不同光色下瞳孔变化与亮度水平函数关系式,以期能提出符合节能要求、有利于办公人员身心健康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空间采光环境方案,完善办公空间天然采光的健康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绿色照明和健康照明。  相似文献   

14.
基于Linux的SCADA系统后台服务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Linux为代表的自由软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针对自由软件Linux应用到电力SCADA系统后台服务器中这一课题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通过与传统的Unix工作站后台服务器相比较,提出了基于PC/Linux的SCADA后台服务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一种开放式全数字舵机控制器。控制器采用了全数字三闭环控制,实现了舵机位置伺服控制功能,其中位置环采用PID参数模糊自整定的算法,电流环、速度环作为内环采用PI调节的算法,并对采用PID参数模糊自整定的算法和传统PID算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动、静态性能,可达到位置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6.
CCD图像传感器广泛用于图像采集,受其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的影响,采集到的图像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硬件改进提高图像质量面临经济与技术两方面的难题。为此本文利用多幅微位移图像间的冗余信息重建出高分辨率图像,既低成本又易实现。针对CCD与目标物间有相对微位移来获取序列低分辨率图像的情况,采用一种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对采集到的4幅微位移图像进行重建,并对这种算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图可清晰地看到重建图像可分辨更多线对,高频信息量增加,算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状态估计是基于单相纯正弦模型的,但实际电力系统的三相并不是完全对称,这就导致了传统的状态估计存在着固有的误差.随着基于GPS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文提出了一种以PMU为基础的三相状态估计和谐波状态估计算法以消除这种固有误差.利用PMU的电压幅值测量值和相角测量值与SCADA原有的测量值构成的混和量测系统一起用于状态估计,从而提高网络的可观测性及状态估计的精度,来弥补传统状态估计的不足.所以这种算法可根本解决系统三相不平衡和状态向量非纯正弦带来的误差问题.最后讨论了对该算法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逆变系统设计的是重要方法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SVPWM方法,探究了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747生成SVPWM波的方法和实现过程。对SVPWM实现的软件和硬件均进行了设计,并在此基础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该逆变系统的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推进,需要研究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后对电压、 电流和继电保护带来的影响.首先,根据分布式光伏和配电网的典型结构,基于RTDS建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仿真模型.其次,仿真分析在不同的光伏渗透率、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下分布式光伏对配电网电压和电流的影响.然后,研究电网故障状态下分布式光伏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后使电压增大、系统提供的电流减小,分布式光伏渗透率较大时可能使过流保护拒动以及重合闸失败,因此需要重新整定保护定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频率试验和阻断电压试验,研究了过电应力对IGBT模块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液液晶(LC)技术,对失效模块的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报道了试验结果及失效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