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高考都是万众瞩目的大事。高考改革更是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了一定的顶层设计,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今年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考改革前行之路到底应该指向何方?本刊特约请五位专家学者分别从自主招生、难点突破、分类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高考改革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高考改革势在必行,前行之路更是不易,需且行且稳重。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之后,对原来的教学体制模式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应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必需的,它可更好地有效地测试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促使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更合理的使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结果.针对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内容政策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启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机电教育》2000,(3):43-43
1977年:高考恢复,考试科目文理分科,理科考试科目为7科,文科为6科。  相似文献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征求意见稿第十二章,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四)、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五)、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六)、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三十七)等四个方面,作了不少深刻的论述。其中也有诸多观点值得商榷或推敲。概言之,高考改革规划需要更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这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也就是说,尽管高考改革是势在必行,必须动真格的,但是改革的推进又是异常的艰难,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丝毫不夸张.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基于此,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不但被列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战略规划之中,而且其科学规划与全面推行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课题之一.笔者认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需要全面考量其所深植的社会现实,明确定位其使命,从而通过理念革新和制度设计实现“扩张”与“超越”.  相似文献   

7.
指出工程力学课程特点和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中的地位,阐述工程力学考试的意义.通过比较传统考试优缺点,从工程力学应注重知识和能力运用出发,提出工程力学考试改革措施和方法,着重介绍工程力学五种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为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纽带,对于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具有重大的导向功能,对于高等教育则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高考又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其不仅是教育界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此,对于高考进行的任何一项改革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近十多年来,高考改革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期,在分省命题、自主招生、科目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均展开了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2009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考改革仍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总体方向被概括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那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总体构想?高考改革究竞应该如何具体推进?自主招生应该如何进一步走向深入?高考究竟应否取消文理分科的模式?“中国高考应向何处去”是理论工作者必须直面、必须追问的一项重要教育改革议题。本刊为此组织了以下几篇高考改革研究专题的论文,分别从不同方面对于以上追问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海峰 《广西机械》2013,(12):255-256
课程考试作为教学和教学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在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方面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考试方式受传统考核方式的影响,考试僵化死板,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多年高职工作经验,在分析高职考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课程考试改革的方法,为高职工作者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深化文科教学中的考试方式方法改革,我们自1998年起陆续提出和有计划地推动了大学文科考试方式方法改革,在“两课”教学中首先进行试点,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的来说考试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分类考试”,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的与“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并列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大目标之一,有其深刻的历史印记与强烈的现实需求.厘清“分类考试”形式的古今之变,汲取“分类考试”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辨明“分类考试”的当代内涵及其动力之源,是科学推进分类考试改革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针对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与海事局颁布的新考试大纲,从理论教学内容、教学与考评方法、教学设施等方面对《船机辅机》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对教学内容、教考方法进行了改革,并提出了“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素质能力培养与应试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院考试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实际运用获取大量的、具体的考试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中的交叉表分析和相关分析获得相关的分析结果将有助于完善计算机教学计划的更好实施.通过分析笔者提出今后在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时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对自测学习及考试系统的集群架构、核心技术、系统算法以及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并创新性应用了RIA技术于机械学科复杂CATIA,UG三维模型题型展示.通过多门课程的实际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考试效率.对学生自主学以以及考试方法改革做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应该站在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实施.考试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革.近年来,随着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调整,原有的单一闭卷考试已经不能做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为此,根据工程图学课程的内容及教学要求,在以考核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下,提出了多种测评方式相结合的、较为合理和完善的考试方法,以期达到"以考促学"、提高学生工程制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不但没有实现均衡发展,而且中小学校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化。那些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普通中小学无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同类学校。而来自社会优势阶层的子女在获得这些学校入学资格的竞争中明显占据有利地位。而由于高校招生的唯一依据是高考分数,这样享受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学生又极有可能再次占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可见,高考不仅未能成为维护或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反而以高考录取分数平等的表象掩盖了因基础教育资源分配极度不均所造成的教育失衡。尽管如此,在现有条件下,我国高校还不能效仿西方高校实行水平测试加综合评价的招生方式,高考仍然有存在的空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在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降低高考分数在录取中的比重;在提高自主招生考试有效度的同时,为农民和弱势群体子女参加自主招生提供资助,使高校自主招生的实施更加有效和公平。远期目标是,应在建立健全中小学校的增值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学生进步幅度作为高校招生重要指标,使高校招生制度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推手。  相似文献   

17.
王剑勇 《钟表》2012,(4):20-20
"书到用时方恨少",每年到了六七月份都是学生参加高考、结业考的时节,此时用陆游老先生的这句名言来形容大多数考生,应该是不过分的。对于国内钟表圈子来说,这个时期也是各个企业在每年当中最重视的一个时间节点,很显然,每年深圳钟表展对于大家来说,颇有点考试的意味。  相似文献   

18.
以《机械CAD/CAM》课程为例,在改变以往单一卷面考试的传统考核模式,采用上机考试的过程中,从试题库及考试系统两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建立完善可行的考试题库,如何建设开发成熟稳定的考试系统,改善上机考试的缺陷.以进一步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从而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上海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在整个教育体系乃至整个社会体系中肩了十分重要的使命,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都在不断研究与探索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上海因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地位而在全国的改革中具有一定的先导性。本文对上海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历程作了一番整体的梳理,对其得失作出了初步的评价,进而提出了改革构想:凸现高校与考生的主体地位,转变高考职能,建立起“多元考试、自主招生、独立录取”的多层次、多规格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20.
高考自1977年恢复至今已有30余年时间。考试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这些年来,除”高考之声不绝于耳。本文从多角度审思,认为“取消”随着历史的发展,高考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围绕高考兴废问题存在各种不同观点。“取消”“废除”不可取,高考改革须慎言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