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2.
叙述了以尼龙为基材、六羟基乙基副品红氰化物(HPR-CN)为染料的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的配方研究及其剂量学性能测试结果。研制的、可批量生产的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具有较好的剂量学性能。剂量计厚度约60μm,剂量计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它尤其适用于低能电子束吸收剂量、电子加速器场分布以及深度剂量分布的测定,并可被广泛地用于辐射加工中的中、高水平剂量测量和能量测量中。对自制的、批量生产的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的性能与美国远西技术公司生产的FWT-60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种具有低剂量响应特征的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范围从几十至若干个千戈瑞。选用隐色孔雀绿(LMG)为染料,以聚乙烯缩丁醛(polyvinyl butyral,PVB)为基材制备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该剂量计经几百Gy剂量辐照后颜色从无色变成深绿色,利用钴源对该种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的剂量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剂量计具有较好的剂量响应线性特性和较大的剂量响应范围(20~6 500Gy),可用于血液辐照、食品辐照和环境辐射监测等更多领域。 相似文献
4.
5.
本工作的目的是建立γ射线和电子束传递标准用的辐射变色薄膜剂量体系,为辐射加工中高剂量测量建立传递标准。 本工作研制的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以尼龙为基材,酒精为溶剂,隐色的氰化物为染料。实验所用的染料有进口和国产的六羟基乙基副品红氰化物染料(HPR-CN)及副品红氰化物染料(PR-CN)。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太阳,日光灯,紫外灯光源的光谱特性,确定了各种光源光照度随距离的变化关系。研究了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暴露于上述光源及人自然光源下,单位厚度光密度变化与暴露时间的关系,说明了不同光尖对响应影响的程度并指出如何控制这类无法进行修正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辐射显色薄膜电子高剂量计的剂量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报道了用PR-CN(PVB)辐射显色薄膜测量电子吸收剂量的某些重要的剂量学特性:在0.3-120kGy范围内,吸收剂量(D)与单位厚度光密度变化(ΔOD/mm)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电子能量的依赖性小,~(147)Pm和~(90)Sr ~(90)Y响应之比约为1:2.4;对中能以上的电子剂量响应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与电子平衡条件下~(60)Co γ辐射剂量响应相同;在实验用到的平均剂量率范围内(约0.1—5×10~4Gy/min),响应和剂量率无关。建立了用于电子束工业辐射加工的吸收剂量常规刻度方法。最后给出了测量静电加速器1.5MeV、电子迴旋加速器6.9MeV电子束在有机玻璃中深部剂量分布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9.
10.
辐射加工工业已显示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获得了急速发展。作为研究辐射效应及辐射加工技术重要手段的辐射剂量测量法受到了重视。剂量测量的任务是正确而又能重现地测量辐照物品的吸收剂量、剂量分布及其均匀性。现场常规剂量测量的目的是提供快速、经济而又可靠的质量控制,在保证辐射加工产品的质量方面起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制备高剂量水平吸收剂量测量的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的方法,对相应的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批量制备了以尼龙为基材,副品红氰化物为染料的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在60 Coγ参考辐射场中对辐射变色薄膜的各剂量学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复性好于1.0%,在5~210kGy剂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剂量响应线性,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辐照后置于低温条件下贮存2周内信号较稳定。此外,该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在本实验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剂量率依赖性。通过上述剂量学性能研究,在线性剂量范围内,测量吸收剂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4.2%(k=2)。通过在加速器上进一步实验表明,该膜可用于电子束辐照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热诱导相分离技术制备出密度约 1 mg/cm3的超低密度聚合物泡沫,研究了凝胶、冷冻及干燥条件对泡沫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聚苯乙烯的合成与改性工艺研究,并用 L-B膜技术和流延法制备出厚度<50 nm 的聚合物超薄薄膜;研究了聚苯乙烯泡沫的液体浸润性能和机械性能,并采用溶液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聚丙烯酸酯泡沫;进行了铜、铁柱腔制备技术的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13.
采用Pt-SDB疏水催化剂与亲水填料混装,考查了氢同位素氘从气、液两相间相互交换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天然水流量的增大,开始时催化交换效率增大,而后趋于平稳;在相同的液体流量下,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大,催化交换效率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交换效率增大;在同一温度下,随着液体流量的增大,气相总传质系数(Kya)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而反应温度对Kya影响显著,高、低气体流速下两者的活化能相差很小。 相似文献
14.
确立了制备XH-3001型闸门式全身污染监测仪大面积检测源(活性区100 mm×150 mm)的方法。通过研究电流密度、氧化时间、填充时间、填充液浓度、用量、pH等参数变化对源表面发射率的影响,确立了符合要求的生产工艺条件,并对源的表面发射率、牢固性和均匀性作了鉴定试验。鉴定结果:源的表面发射率满足1 500~3 500粒子/(2π.s),均匀性小于10%,总脱落量小于200 Bq。 相似文献
15.
对试验堆临界装置中的周期监测系统抗干扰问题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在缺少专用的检测仪器的情况下,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用现场实验方法来判断和寻找干扰源或受干扰的途径,以排除电磁干扰的问题。在找到电磁干扰的原因后,采取了四项抗干扰措施,使得该周期监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有了较大增强。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