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江淮地区大米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市售三种不同品质大米,从大米外观品质、理化指标及加工品质三方面进行研究,探究江淮地区大米质量品质并筛选出优质地方特色大米。结果表明:黄粒米及整精米率对大米外观品质影响较大,垩白度相差较大;理化品质中大米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品质呈负相关,样品大米的含水量15.5%,直链淀粉含量为13.5%~18.2%,符合国标优质大米要求;糊化特性中优质大米的崩解值的绝对值较大;质构特性中硬度适中,弹性良好。江淮地区大米质量品质均高于对照组中低品质大米,部分大米质量与优质大米接近可作为地方优质大米推出。对江淮地区大米进行质量品质分析,有利于推动实施优质粮油工程,树立地方特色品牌,为江淮地区大米质量标准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7年日本大米进口到我国,每千克销售价格高达198元,江西景德镇产的大米也曾标价每千克136元,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草炭米”每千克销售价78元。这虽然是销售数量较少的特例,但据市场调查,我国大米销售价格确实存在巨大差异,即使在一个相同的地区,销售价格也在10倍以上。同样是大米,销售价格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关键在于商品品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市场中蜕变:正在崛起的品牌大米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米作为中国人的传统主食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超过6亿人口把大米作为主食或经常食用,中国年均消费量在1.2亿吨以上.“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正是这个巨大而又寻常的产品市场,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消费者的重视,大米市场及其品牌运作也一直被营销界所遗忘.近年来,随着一批全国性品牌大米企业的崛起,这块市场的角逐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新时代,行业领导者即将确立,竞争格局正在形成.此文旨在介绍和分析品牌大米市场的基本特征,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促进品牌大米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国家和省"优质粮食工程"的总体部署,我县有效利用"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的平台功能,着力打造大米区域品牌,充分挖掘泰来大米品质特点,积极强化市场营销,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泰来大米"质优价不优"的窘迫境况得以极大改善,区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泰来大米这篇文章做的有定位、有组织、有支持、有行动、有成效,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形成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光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大米加工业的现状,介绍在新建或改造米厂过程中,各个工段应注意的事项及所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通过改进以生产出优质大米。  相似文献   

6.
为加速鉴别市售大米品牌和质量,以国内外大米为对象,针对碱消度法,在时间和碱浓度方面进行优化研究,最佳实验操作条件为30℃,2.2%KOH溶液,恒温5.5h,即可得到有代表性米样的碱消度图谱,从而可依图鉴定出米样是否为某品牌以及纯度,为快速鉴别大米品牌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普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查哈阳大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哈阳大米为黑龙江特色品牌大米,为保护查哈阳大米品牌,实现查哈阳大米原产地快速真伪鉴别。通过构建不同地域和品种水稻试验田,收获期内对试验田大米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全波长扫描,筛选与产地相关特征波段。在特征波段处对来自查哈阳地区及非查哈阳地区的233份大米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产地因素主要相关的波长为5 136~5 501 cm~(-1),利用此波段采用因子化法建立定性分析模型对查哈阳大米正确鉴别率为100%,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对查哈阳大米正确判别率为95.83%。  相似文献   

8.
金龙鱼大米一出,激起千层浪。有人说,随着金龙鱼与中粮两个巨头在粮油领域短兵相接,中国的粮食或者说大米新一轮的洗牌马上就要开始,大米将进入品牌消费时代。也有人说,金龙鱼做大米,前景未明。对此,方圆品牌营销机构认为,简单地说金龙鱼大米成败都未免太过武断,金龙鱼大米是先驱还是先烈,还要看金龙鱼怎么走,看市场环境怎样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稻谷连年增产,供需形势继续向好。粳稻增产明显,农户售粮压力增加,黑龙江、安徽相继启动粳稻托市收购;籼稻产量持平略增,从越南、巴基斯坦低价进口大米增加,抑制了籼稻米市场单边上行的行情,但加剧了国内"稻强米弱"格局,企业加工利润下降。2013年,国内稻谷市场供应充裕,在价差推动下进口大米数量难以骤降,预计稻米市场价格上行继续承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常市通过实行大米品牌整合,已经逐渐把品牌的优势转化为效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正>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是典型高纬度北方寒地粳稻稻作区。正是由于她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黑龙江大米具有不同于东北其他地区的寒地黑土、水清天蓝的特征。笔者出生在黑龙江,是吃黑龙江大米长大的,对黑龙江大米情有独钟。这米在我眼里,既是美味食品,也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视觉上,她晶莹剔透,粒青如玉;味觉上,她缕缕清香,唇齿留芳;触觉上,她绵绵润滑,弹而不硬。然而最让我倾心的,是她绿色、有机的高品质内涵。黑龙江农业开发时间短,土壤肥力消耗少,土壤  相似文献   

12.
大米蛋白功能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米蛋白是一种高营养、低过敏性优质植物蛋白源,具有很高开发价值和良好应用前景。该文介绍大米蛋白的结构、组成,并对目前国内外有关大米蛋白功能性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台上好戏连台,台下有尝有送,今年端午节,爱吃米的福建人真的有福了。"6月18日下午,在第十四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上,黑龙江大米现场品鉴推介会吸引了众多展会观众的目光,参与活动的市民纷纷表示,黑龙江大米透、香、润,好吃果然名不虚传。作为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走进福建专项营销行动的"重头戏",黑龙江大米现场品鉴推介会围绕方正县、泰来县、通河县、绥滨县、汤原县、肇源县六个品牌县的重点大米代表企业,展开丰富多彩的品牌宣传活动,各县结合本地大米优  相似文献   

14.
大米蛋白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米蛋白是一种优质的谷物蛋白,是目前稻米深加工的研究热点。制备大米蛋白的常用方法有溶剂提取、酶法提取、碱法提取、物理分离和复合提取法。溶剂提取和酶法提取成本高,碱法提取耗用大量碱性溶液,物理分离需要特制设备,复合提取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黑龙江主产区主栽品种大米淀粉糊化特征值及其与直链淀粉的关系,以黑龙江两个大米主产区2012年种植的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丹麦福斯公司的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和德国BrabenderOHG公司的Brabender淀粉粘度仪分别测定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特征值,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比较黑龙江两个产区品种大米淀粉糊化特征值的差异及直链淀粉含量与淀粉糊化特征值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选取黑龙江省两个主产区的大米直链淀粉含量变化范围为17.3%~18.3%.属于低直链淀粉含量;大米的最高粘度与最低粘度、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消减值、起始糊化温度极显著负相关;最低粘度与最终粘度、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最终粘度与回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崩解值与消减值、起始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消减值与回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起始糊化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大米样本中直链淀粉含量与淀粉糊化特征值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大介绍了国际、国内及四川绿色食品开发现状后,提出了四川大米的开发必须走绿色大米之路的主张,因为:①有利于推动四川优质水稻的科研、开发;②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③有利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啬农民收;④有利于四川优质大米的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17.
大米蛋白具有低过敏、易消化的特点,是公认的优质膳食蛋白,主要源自大米淀粉、淀粉糖浆的加工副产物。文中重点介绍了大米蛋白的主要性质、改性方法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现状。经酶法改性后,大米蛋白可以加工成为速溶大米蛋白粉和大米肽等高价值食品,其中大米肽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治疗糖尿病等多种保健功能。高纯度大米肽的高效制备、分离纯化及其相关技术研究是大米蛋白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粮食政策的放开 ,国有粮食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 ,全国各地的大米加工业向密集化发展 ,使本来靠生产量大来维持企业利润的大米加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大米加工企业为了在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不断追求集团化、品牌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像安徽的稼仙米业、湖南的盛湘米业、黑龙江的北大荒米业等企业 ,都是在整合资产 ,营建绿色基地 ,打造市场品牌中形成规模经营 ,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显然 ,集团化、品牌化、基地化、规模化的经营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但是 ,设备的选择、操作使用等是否合理也是大米加工…  相似文献   

19.
正五常大米闻名天下,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抓好五常大米品牌建设和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五常市出重拳推进五常大米"保真打假",从十个方面入手保护好"五常大米"品牌。五常大米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以639.55亿元人民币位列全国大米类第一;在2017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中,五常大米品牌价值670.70亿元,净增31.15亿元,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在2018中国·黑龙江首届国际大米节稻  相似文献   

20.
大米蛋白是一种优质的谷物蛋白,是目前稻米深加工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制备大米蛋白的常用方法如溶剂提取、酶法提取、碱法提取、物理分离和复合提取法,并且探讨了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